• 春华秋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华秋实:::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75 6.0折 58 全新

库存4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利平著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67078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4097048

上书时间2023-11-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乡情一缕一

最忆是故乡

职场片段

在里望营业所的日子

的,平陆岁月

言论天地

“及时雨”当常送

富了也要讲节俭

该谁靠边

9O南郭・吕蒙・市场经济

“口号”要务实

群众期盼改进领导作风

来个投诉“不作为”

种地也要有资格

“追星”的失落

“硕鼠”何以猖獗

孩子,你行!

“封杀”失信者

“导医服务”之外

承诺服务贵在实

仅有笑脸还不够

想象力也是财富

金玉其外又如何

经济地生活

另一种忠诚

学会推销自己

信息扶贫好

信用要靠法律来维护

名牌要练“防身术”

要善于寻找市场断层

危机也是“充电”时

“削足适履”与“量体裁衣”

学会“爬坡”

从“日升昌”的用人看现代金融

银行的钱是谁的

银行经营的吸引力在于服务

银行“惜贷”的背后

何不设立支农信用卡?

民间借贷缘何活跃

$1三种保险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银行私人理财:家庭生活的高参

企业债券缘何受冷落

企业债券能否再热起来

企业资金紧张原因透视

一思想火花

对存款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农行新业务发展策略的探讨

对农业银行支持中小客户发展的思考

L关于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几个问题

C1理顺思路搞存款,转换机制筹资金

的试论农行转轨中沉淀资金的出路

一棵树上为何结出两样果?

一一对农行永济支行减亏增盈和绛县支行增亏的调查

娓娓道来

10华盛顿的进与退

李鸿章与电讯业

学习是一种使命

瑞士人的“小气”

……

哲为家乡添光彩

愿友谊永远珍存

观龙门石窟有感

看春游“圣天湖”有感

我自豪,我是农行人(朗诵词)

庆“三八”有感

看见春天

送张利军主任赴任新疆

种树

并州杂记

一些并州的事和写在并州的事

向上攀登的路途才有风景(代后记)

一位南开学子在大学脱颖而出的心路历程

 



内容摘要

李鸿章与电讯业


提起李鸿章,国人马上就会想到他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是maiguo贼。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与中国的电讯业有一定渊源。


手头有一份李鸿章写于光绪六年(1880年9月16日)的奏折资料, 题为《请设南北洋电报片》,云:“近来俄罗斯、日本国,均效而行之, 故由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电报,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独中国文书尚恃驿递,虽日行六百里加紧,亦已迟速悬殊”,“傥遇用兵之际,彼等外国军信速于中国,利害已判若径庭”,“约计正线、支线横亘须有三千余里,沿线分设局栈”。又言:“并由臣设立电报学堂,雇用洋人教习中国学生,自行经理,庶几权自我操,持久不敝”,“臣为防务紧要,反复筹思,所请南北洋设立电报,实属有利无弊。用敢附片缕陈”。


请示设立电报线,在现在看来是一个普通的民生问题。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实属新生事物,困难重重。顽固派认为,电线埋入地下将使已经入土的祖宗不得安宁,此即不孝,不孝即不忠,把技术和产业问题政 治化、道德化。李鸿章遇到很大阻力,有工部给事中陈彝 1875 年奏折为证:


铜线之害不可枚举,臣仅就其最大者言之。夫华洋风俗不同, 天为之也。洋人知有天主、耶稣,不知有祖先,故凡入其教者,必先自毁其家木主。中国视死如生,千百年未之有改,而体魄所藏为


尤重。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 侵水灌,世所必至,为子孙心何以安?……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钱,尚安望尊君亲上乎?


其实,1865 年,李鸿章致函过总理衙门,提出开设电报的建议。 但如泥牛沉海,不了了之。对架设电报线不光顽固派反对,就是洋务派如曾国藩、崇厚等,一开始也曾认为劳民伤财,屡屡拒绝。但李鸿章一再坚持,于 1879 年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试设电报以达天津,这一成功,更增强了他架线设局的信心。正好中俄伊犁交涉军情紧急,李鸿章再次及时上奏,加上洋务派已转变认识,清政府无暇考虑忠孝问题,批准李鸿章创办电报局。1880 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开办电报学堂。这是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


而今,中国的电讯业迅猛发展,浪潮奔涌。有数据显示,到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 7.4 亿,电话用户达到 10 亿,网民数量超过3.6亿。


岁月如梭,多少历史都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然有些愈远却愈清晰。


(2010年5月19日)



精彩内容

本书稿是作者多半生的人生总结,有随笔、言论和业务研究。 分为六部分:一是《乡情一缕》,是故乡的回忆。二是《职场片段》,记述了三十年多年的农行生涯。三是《言论天地》,这些文章涉及社会、经济及金融。四是《思想火花》,这部分涉及金融业务的研究。五是《娓娓道来》,此部分涉及读书的感想、旅途寻迹、人生的探索,不乏真知灼见,有哲人的思考。六是《并州杂记》。此部分是作者在太原学习的记忆,算是工作的尾声。 这些文字是作者多半生的总结,有对本职工作的思考,有乡愁的记述,有读书的感悟,等等,读来别有一番况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