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高山顶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那高山顶上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73 6.0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果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20122330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86876

上书时间2023-11-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果,70后,男,四川汉源海螺坝人,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古路之路》《勇闯法兰西》《听.见:芦山地震重建故事》等报告文学作品多部。作品曾被翻译成英语和塞尔维亚语等,三次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多次获中国作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协重点创作扶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等,获大地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好书”等奖项。现居雅安。

目录
目录

001 序 章 并不如初见

多情的汁液

默默浸泡平坝山冈

浸泡庄稼树木

浸泡我们

最初和最终的生命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汁液》节录

023 第一章 去二坪

巫师说:

所有的影子都不相同

说完他就咬住了烧红的铧口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影子》节录

067 第二章 阿木尔日

谁打碎了蛮荒的古巢

彝山长出一对美丽的翅膀

——彝族诗人李骞《横空出世》节录

097 第三章 “校花”

她可以放心地追随一条河流

就像每滴水珠

把自己

全部交付给这日日夜夜沉默

又奔涌不息的大河

——彝族诗人鲁娟《追随一条河流》节录

131 第四章 阿木读布

那些刚刚从睡眠中醒来的人

被巨大的热情鼓舞

——彝族诗人沙马《过洒拉地坡》节录

159 第五章 夫妻学校

那些深色的旗幡

无数次点燃久病的森林

雪开始渗入一个民族的肌理

从此 冷与暖不再分离

——彝族诗人罗庆春《雪史》节录

209 第六章 呷呷尔日

为什么我有时是泪

有时是歌

为什么我有时是水

有时是火

——彝族诗人杨佳富《故乡》节录

231 第七章 家在二坪村(上)

曾被泪水浸润的土地

用那金色的手帕擦干

当石榴花开的时候

故乡的太阳还没有开放

——彝族诗人李阳喜《山魂》节录

263 第八章 家在二坪村(下)

我们没有

面对冲动的世界摆起否定的手势

只想踟蹰母语的山野

发现生存的理由

——彝族诗人鲁弘阿立《骨头》节录

291 第九章 “英雄”

你那么轻轻一唱就化作了云彩

仿佛轻轻一跃就站在了云端

你那么轻轻一唱就化作了流水

仿佛夏日柳荫下的一泓碧潭

——彝族诗人克惹晓夫《云端》节录

317 第十章 二坪村,2020

孤独的人常在深夜

看见自己的从前在天上闪光

也看见自己的未来

在天上茂盛生长

——彝族诗人发星《大凉山灿烂星空之五》

347 尾 章 两棵树

犁铧犁进深深的土地

土地上,骑马的白云仰望山顶

美丽的索玛花一落千丈

骑马的白云热泪盈眶

——彝族诗人阿苏越尔《正视故乡》节录

363 后 记

内容摘要
     从汉源县马托乡初级中学毕业,李桂林毫不犹豫回了万里村。村小正好要招一名“代民师”,他想试试。 那是1985年夏天。那时候,在当地,初中毕业生比煤油票还要紧缺。 哪怕前边有个“代”字,毕竟是当老师!在李桂林看来,天底下优选的职业也就是老师了——门一关就你一个人说了算,谁也不能有意见。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但玩笑里边,老实龙门阵的成分也是有的。因此,如愿以偿成为“代民师”那天,李桂林心里那个高兴,三个作文本也写不完。 李桂林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不论什么事都想做到优选,好到别人都做不到的程度。教书更是如此。工资高低先不去说,教学成绩绝不能拉稀摆带——学生分数就是老师的面子,何况他也不是不知道,面子和里子通常都裹在一起。他又不傻。 那时候李桂林就晓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了,虽然话不是这么说。嫌按部就班来得慢,他死磨硬缠让校长多给自己安排几堂课。课上完,逮着空当,他挖空心思同老资格的同事套近乎,要么争取上课时允许他旁听,要么让人家抖搂两句“经验之谈”。 “代民师”拿的是死工资,李桂林如此认真,不会是走火入魔了吧?提心吊胆捱到期末,校长眼都直了——李桂林教的学生拿了全学区。这可不是“撞天昏”(四川方言,碰运气之意),接下来的连续几年,李桂林所教的班,成绩在全学区不是也是第二。校长看出道道来了,李桂林想当老师,这个“老师”不是“民师”,前面还没有“代”字。 校长看破也说破,李桂林没有觉得难为情。人往高处走,不丢人。 1990年8月里的一天,李桂林到乡上办事。已经走出乡政府大门,他又折了回来。那些天他有点闹肚子,水火不留情,得把“问题”解决好。李桂林从厕所出来,目光落在了一对彝族人打扮的母女身上。他进去时她们就在这儿,差不多十分钟过去了,她们还站在这儿。要说她们也想“解决问题”,乡政府厕所虽然简陋却也宽敞,用不着“轮蹲”;要说她们在等人,旱厕味道大得能把人抬出三里地,就不知道换个地方? 你们……有什么事?李桂林爱管闲事的毛病说犯就犯。 看看他,母女俩都是一脸茫然。李桂林很快反应过来,把同样问题重复了一次。这一次,他打起彝话。 没什么事。小姑娘脸上泛起红晕。 不便多问,李桂林拔腿要走。 我们就是想上茅房。中年妇女的话拍打着他的后背。 接下来的交谈让李桂林极为震撼:由于不识字,尽管厕所墙壁上“男”“女”斗大,母女俩还是担心走错了地方。 你没读过书?李桂林忍不住问。看样子,姑娘已十四五岁。 读书?姑娘看了李桂林一眼,目光躲到一边。 这才知道,母女俩是从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来马托赶集的。二坪请不来,更留不住老师,村小已停办多年。二坪人很少出村,除了山高路险,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同山下世界隔着一道语言的深涧。都是睁起眼睛的瞎子,长了舌头的哑巴,哪个不怕——这是姑娘母亲的原话。 过了很多年,想起姑娘母亲那天讲起的那件事,李桂林心里仍然说不出的难过。 二坪村有个老乡打到一只野猪,砍了半边下山换钱。卖完肉,饥肠辘辘的他走不动了,撞进一家饭馆。他不会汉话,老板不懂彝话,双方打手势猜起谜语。老板指指他的衣兜,让他把钱装好,不然要掉出来。老乡以为老板怕他没钱,掏出一张“大团结”。“大团结”那时是真的“大”,老板摆摆手,让他把钱先收好,吃完再说。老乡比画半天,“言”下之意,这么大张的钱还嫌小,我可等着找零!老板急了,你不开腔,我又不是你肚里蛔虫,咋晓得你想吃啥。老乡心里苦,红着眼圈又摸出门张钞票。老板被搞糊涂了,转身去找隔了两间门店的彝族朋友做翻译。远远地,老板和朋友见那老乡手忙脚乱背上背篼往外跑,以为他顺了店里东西,拔腿追了上去。把人拦下却发现,事情从一开始就是误会。误会根源却是老乡不光不识字,还认不得钱,先以为老板要敲他竹杠,后来又以为是买肉的人骗了他,给了不顶用的票子。看老板找了人来,以为遇到“棒客”,他更怕了…… P27-29

主编推荐
作者十二年间七赴二坪采访,精心构思、用心书写、匠心打磨,以捍卫文体尊严、坚守人民立场的自觉姿态,将乡村底部的冲突、乡村生活的秩序、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光亮,乡村守望者的赤诚与情义,真争、立体、透彻且富有诗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创作态度,还是整部作品最终抵达的精神高度、叙述张力、艺术水准,无疑都是近年来主题出版物中的佼佼者。

精彩内容
过去的数百年间,高山顶上的二坪村靠直上直下的五道天梯遥望外部世界,开办仅三年的村小停办达十年之久。1990年,误打误撞来到二坪的李桂林把自己留了下来,并把妻子陆建芬也动员上山,将一家人的未来与悬崖上的村庄嫁接在了一起。三十年过去了,知识的力量改写了贫困的基因,文明的火光照亮了无边的寂寞,夫妇二人依然坚守在高山顶上,坚守着不变的梦想与初心……本书以非虚构手法,回放“双百人物”“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深山彝寨、播撒知识星火的历程,管窥凉山厚土上挣脱贫困锁链的斗争,逼真、立体、透彻且富有深意地呈现了乡村底部的生活、乡村生活的秩序、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光亮。

媒体评论
作者十二年间七赴二坪采访,精心构思、用心书写、匠心打磨,以捍卫文体尊严、坚守人民立场的自觉姿态,将乡村底部的冲突、乡村生活的秩序、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光亮,乡村守望者的赤诚与情义,真争、立体、透彻且富有诗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创作态度,还是整部作品最终抵达的精神高度、叙述张力、艺术水准,无疑都是近年来主题出版物中的佼佼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