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72 6.0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丽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4488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9096249

上书时间2023-1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罗丽著庞井君主编的《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中国文艺评论青年文库》力图把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勾画出来,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以一种宏观的视角,为粤剧电影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等阶段性特征清晰地描绘了出来,让读者对粤剧电影的近百年的历程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在分阶段叙述的时候,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概括,对同时期的戏剧、电影、大众文化消费特点也作出概括,特别是抓住了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性质,这就为粤剧电影的生存和消长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理由,以及明晰的文化把握。

目录

绪论粤剧电影发展概述
粤剧电影的研究价值及其研究现状
粤剧电影的定义、研究范围及分类
粤剧电影的比较研究
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粤剧电影的萌芽(1913年至1932年)
珠三角的娱乐图景——从粤剧到电影
默片时代的粤剧电影萌芽
珠三角文化传统与粤剧电影
第二章粤剧电影的形成(1933年至1945年)
粤语电影与香港电影业
粤剧电影与粤剧的共存共荣
“亦伶亦星”与“影剧互动”
第三章粤剧电影的繁荣期(1946年至1965年)
浪潮初显:1946年至1952年
拍摄高峰:1953年至1959年
由盛渐衰:1960年至1965年
第四章粤剧电影群星谱(1946年至1965年)
南国红豆“百花齐放”
任、白的“伶影双栖”
“三王”的“亦伶亦星”
流派纷呈的银幕形象
第五章粤剧电影的转型期(1966年至1999年)
粤剧电影的衰落
粤剧电影的转型
第六章圈粤剧电影的复苏(2000年至今)
21世纪的复苏生机
电影技术与传播媒介
第七章粤剧电影的历史解读
粤剧电影的版本嬗变
香港电影中的“粤剧后台”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从“凝视”到“在场”




内容摘要

《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中国文艺评论青年文库》:
  20世纪30至40年代,是粤剧发生重大变化的20年,电影业在本地的兴旺发展给粤剧带来冲击,粤剧市场不景气,剧团竞争激烈,却由此迎来了粤剧史上最为辉煌的“薛马争雄”时期。20世纪30年代,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以广州为基地,也常到香港演出,马师曾的太平剧团则常驻香港,彼此展开历时长达近十年的艺术竞争。马师曾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男女班,薛觉先随后也组建起男女班,他们适应现代城市观众的要求,接受西方戏剧现实主义观念的影响,吸收运用话剧、电影等所长,竞编新剧,表演吸收运用京剧的武打和做功,也借鉴话剧、电影生活化的表演方法;唱腔改假声为真声演唱的平喉,基本上使用广州方言演出;音乐吸收一批时代曲、新曲,增加了西洋乐器伴奏;化妆借鉴京剧、电影,学习京剧的脸谱;舞台美术学习话剧技巧技术,倾向于写实化;新编写了《佳偶兵戎》、《白金龙》、《苦凤莺怜》、《泣荆花》、《姑缘嫂劫》等剧本。通过“薛马争雄”和香港、广州粤剧艺人的共同努力,粤剧在与电影的较量中获得了新的活力。
  1938年末,广州被日军占领前后,粤剧艺人纷纷赴港避难,香港成为广东粤剧最大的集中地。当时香港粤剧有影响最大的四大戏班,即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马师曾的太平剧、白玉堂的兴中华剧团、陈锦棠的胜利粤剧团,班业颇为兴旺。1941年香港沦陷,粤剧戏班转战澳门和广东湛江一带。当时,澳门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未被日军占领,许多香港艺人都到澳门进行长时间的演出,如“新声”、“太上”、“胜寿年”、“雄风”、“梅花影”、“花锦绣”剧团的任剑辉、陈非侬、靓少佳、罗品超、谭兰卿、上海妹等,马师曾、薛觉先等人逃离香港返回内地时,曾途经澳门,在此演过《小青吊影》、《王昭君》等剧目。一时澳门粤剧发展颇为繁荣,其中新声剧团长期活跃在澳门演出,成为粤剧戏班的主力。1943年还举办过留澳粤剧红伶赈灾大会演,为救助国内灾民义演筹款。战时的澳门,起着维持粤剧生存的作用,为粤剧提供了栖息之所,使粤剧传统得以发展延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四散在外的香港粤剧演员逐渐回归,香港粤剧浙显复兴主要剧团有马师曾的胜利剧团、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曾三多的日月星剧团等新马师曾、何非凡、芳艳芬、任剑辉、白雪仙等演员受到观众关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省港粤剧发展的分岔路口。省港班一分为二,香港的戏班继续原来粤剧的商业路线,广州的戏班则在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对粤剧去芜存菁地进行了整顿和提炼。
  1949年后,内地不少人土移居香港,以致香港居民骤增,他们携带的大量财物及消费要求,有力地刺激了港澳的经济消费和娱乐事业,粤剧蓬勃一时,此时香港名伶云集,戏班纷起,竞争激烈,新老编剧都出产丰盛,但新编剧目良莠并存。1953年,红线女与马师曾、薛觉先组成真善美剧团,在合作编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中大胆进行艺术革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仙凤鸣”、“雏凤鸣”和“大龙凤”剧团演出的《帝女花》、《凤阁恩仇未了情》等剧,在艺术上精益求精,颇受观众欢迎。此时,香港粤剧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变化,作品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方电影,偏重感情抒发、轻于思想表达,艺术风格日趋多元化,剧目的娱乐性和严肃性、粗俗与文雅并存,逐渐形成香港本土粤剧明显的独特风格。60年代中,有不少广州的粤剧演员移居香港,对香港粤剧的演出和革新,也提供了人才和经验。20世纪70年代之后,港英当局对粤剧开始较为重视,邀请香港八和会馆为政府活动庆典演戏、给梁醒波和新马师曾等艺人授勋等,鼓舞了粤剧界的士气,
  新中国成立初期,胜利粤剧团在广州首演了解放区改编的《九件衣》,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的第一声号炮”。从广州解放至1952年,在广州剧场上演的剧目多达一千七百余个。广州方面开始新粤剧的编写工作,在革新的同时,也继承了粤剧的优秀传统。随着粤剧红伶白驹荣、薛觉先、罗品超、马师曾、红线女等从香港来到广州,1958年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相继成立。粤剧界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在艺术上进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有改进,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是广州粤剧剧目创作和表演艺术革新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平贵别窑》、《罗成写书》、《柳毅传书》、《宝莲灯》、《搜书院》、《关汉卿》等优秀的粤剧作品。60年代中期,广州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演传统戏,香港粤剧起了延续传统粤剧生命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州粤剧恢复上演和继续改革、1979年广东、广州粤剧团赴港演出,粤、港粤剧同行也加强了交流合作。
  ……




精彩内容

该书力图把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勾画出来,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以一种宏观的视角,为粤剧电影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等阶段性特征清晰地描绘了出来,让读者对粤剧电影的近百年的历程有了较为完整的了解。在分阶段叙述的时候,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概括,对同时期的戏剧、电影、大众文化消费特点也作出概括,是抓住了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性质,这就为粤剧电影的生存和消长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理由,以及明晰的文化把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