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光的伦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目光的伦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19 4.7折 45 全新

库存17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洋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1493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8398195

上书时间2023-10-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起在《看电影》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多次采访戛纳、威尼斯等大型靠前电影节。此外还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作家》《文景》《书城》《环球银幕》《影响》等杂志发表文章、访谈和影评三百余篇。译著有《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2006年创建公益电影知识网站“中文电影百科”[http://www.cinepedia.cn]。2009年赴法国戴高乐大学做访问学者,欧盟大学联合会Erasmus mundus计划特聘教师。

目录
自序

影像的美学

伟大电影的标准

影评是什么

人与影像互为尺度

人的电影大脑

幻想与思想表演

哲学与游戏之间

导演的“政治”

贝托鲁奇的妥协

特吕弗的夜行列车

法斯宾德的奇迹

路易?马勒的脆弱

雅克?塔蒂的现代哑剧

皮亚拉的真实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目光

埃里克?侯麦的讽刺防御

目光的伦理

大屠杀的目光伦理

不设防的城市

布尔乔亚的宴会

他们将回到萨罗

伊斯坦布尔的比利

黑色的黎明

耻辱与需要

奢侈的身体

电影之欧洲

英国电影与“五月风暴”

“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

德国“柏林学派”的兴起

“世界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

精彩内容
Fredric Jameson认为,我们可以把(欧洲)六十年代想像为资本和强权国家在优选退败的一个时期,也可以把这个年代构想成资本借助崭新的生产技术和全副武装的生产方式,开足马力扩张的时期。从福柯的角度看,所谓新的生产技术就是权力话语。六十年代谢幕,留下的是一块巨大的空白话语舞台。七十年代开启,站在麦风前的不再是进步学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而是大众传媒和明星,是非理性的符号消费。如果六十年代是话语中心模式的很后演习,那么七十年代是娱乐工业趁火打劫偷袭大众话语的时代。六十年代结束了,共同话题消失了,战壕解散了,文化代言人面临着话语重构和反思,这个过程带来短暂的话语真空,布满嘈杂的个人主义低语。这就是奇妙的七十年代,精英话语的重构性缄默与娱乐话语的逐步登台,从文化英雄到娱乐明星,话语舞台的交接期间是一个政治压抑、经济低迷的年代。这种失望、颓废和压抑构成了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基本氛围。本书就是作者论及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一个合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