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76 4.4折 40 全新

库存46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安生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686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9112967

上书时间2023-10-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严安生,江苏镇江人,1937年生于武汉。196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靠前关系·日语专业(五年制)。1979年—1981年作为公派留学生,到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留学。1989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学术博士学位。原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日语组组长等职。主要成果:《日本留学精神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轨迹》(岩波书店,1991年)、《日本人的自我认识?近代日本文化论2》(合著,岩波书店,1999年)、《陶晶孙—另一部中国人留学日本精神史》(岩波书店,2009年)。另著有《日本留学与〈中体西用〉》,《近代中国人日本留学问题》系列,《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论》系列等论文30余篇。

目录
章 留学日本与“中体西用”

风云起处是舞台

出洋一年,胜过读书三年

不要仿效“舍己耘人”的日本

重新确认“忠孝为本”

树立“国家之观念”

从“姿三四郎”热说起

嘉纳一杨度辩论揭幕

嘉纳也说:不要学日本

“到日本来,然而又是拜么?”

从怀疑到警惕

第二章 神山·梁山泊·“文明商贩”——留学生心中的日本像

不服输的一群人

“文明的母国”对“积极进取的母国”

梁山泊与松阴塾

“至东瀛兮,乃以汉魂而吸欧粹”

“一半是异域,一半是古昔。”

于异域“振大汉之天声”

被激励的国民教育理念

连林黛玉都被唤醒的女子留学

“兴学”现场的氛围

“速成法政”与猎官的洪水时代

潮流的变迁

第三章 “人类馆”现象与“游就馆”体验

大阪博览会上的人类馆

“太平之民安从而知”吾心之痛

遭人指戳之后的耻辱烙印

在“文明”与“野蛮”的夹板中

“踯躅于东京之市的拖尾奴才”

蓄发、断发皆为受难之源

台湾馆里听警报

“人以纪其功,我以铭其耻”的游就馆

附录——代结语

第四章 在日留学生与日俄战争

喜迎对俄开战的中国人

与开战前史相关的日本留学事始

“真正令人羡慕死了”的光景

蔡锷的思考与主张

“军国民”热

得不到回报的声援与期待

当听到“我们为中国而与俄国开战”

日俄战争刺激下的士官留学

士官留学的变迁

登上时代舞台的那群人

被拉到列强争夺的场域

第五章 到达日本的前后·软硬两种摩擦

“奋身东渡探神山”

浮槎海上

“黄海旧战场”

被叩开的海,忧郁的海

登陆长崎之后

抵日餐

榻榻米上的安宁与焦灼

入浴摩擦

“自治公约”的表与里

服装上的拘执

第六章 留学生活诸样态

“畸形的学校生活”

师生之间

国旗事件与教科书问题

与就学状况相关的公使报告

“留学界的普遍风气”及其暗流

留学界“满汉相克”的图景

留学生管理诸相

讨人嫌的游历官绅

精英的哀欢

后记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严安生著的这本《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精神史)》所论的大众层面的赴日留学,是与中日不幸时代揭开序幕的同时而兴起的。因此,对精神史的考察也必须要以此为原点和基点来把它抓住、看准。
贯穿这个基点的有纵横两条轴线。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受此震惊,在国内,有国人呼吁民族救亡和维新变法;在外面,日本乘机灌输、拉拢的战法奏效,启发了国人“东洋对西洋”的意识,“黄白竞争”“黄种崛起”“东亚连带论”甚嚣尘上。这样一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叶的中国以及东亚的时空条件,成了发挥正面作用的横的轴线。因此志士们大举到“同文同种”的邻国去寻求维新的范本。然而从留学生活的维度看,等待着他们的还有一条经常发挥负面作用的轴线。
这就是,汉唐以来的文化宗主国对附属国,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化的老大帝国对因明治维新成长起来的新兴帝国,进而是甲午战争之后的被害国与加害国,在时间纵轴上的古今恩仇与位置关系的变迁。由此,作者想把这种横向、纵向的正负交错作用视为留日精神史的整个磁场。

主编推荐

     本书由于获得双奖,一时成为日本书评的热点,仅报刊所见的评论,有二十余篇,其中鹤见俊辅、安部公房等名家的评论尤为引人注目。大佛次郎奖是日本非小说文艺类的至高奖,次授予非日本境内的外国学者,其中一个理由是,该书阐述了中国留学生与日本人接触方式等问题,触发了日本人对自身制度与文化的反思。评委之一的有马朗人赞道:“于近日仍极有参考价值,是我们日本人的反思教材”;另一位评委安部公房则说:“看了严氏之书才明白,我们日本人的丑陋和傲慢,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作为中国人,深植于严氏心中的忧国意识又促使作者不断反复思考中国为什么落后这一命题,使得它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日本已再版五次,并于2005年被译成韩文,由韩国一潮阁出版社出版。 

精彩内容

    《灵台无计逃神矢》一书描绘的是清末留学热潮中一代留日青年的青春群像。作者从他们的留学动机入手,直叙到达日本后的惊叹和羡慕之情,以及在日本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更有日俄战争期间的忧虑和不安,进而透析中日两国制度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摩擦。在充分驾驭详实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人“轻日”、“师日”、“仇日”、“知日”的过程和渊源。作者把自己与当时的留日学生融为一体,在批判性地讨论当时的留学生的同时,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那充满激情的笔触背后,是对鲁迅忧国忧民思想的继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