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浦南珠历史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合浦南珠历史文化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5.32 6.0折 108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国一等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5117827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11651263

上书时间2023-10-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001

一、南珠作为奇珍异宝,历代进贡朝廷/004

二、南珠商贸活动的形成,带动了地域经济的发展/007

三、千百年历史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南珠文化/008

四、南珠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009

第一章南珠采捞的历史变迁/013

一、先秦两汉时期/015

二、三国至宋时期/019

三、元明时期/022

四、清代以后/027

第二章古代采珠海域的具体位置/029

一、早期的产珠海域和“珠母海”/031

二、明清时期的珠池/033

第三章沿海珠民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041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043

二、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产生的原因/047

第四章南珠的商贸/049

一、南珠商贸的形式和政策/051

二、南珠采捞与商贸对经济社会的影响/054

第五章南珠采捞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057

一、南珠的多次“迁徙”/059

二、南珠采捞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062

第六章 南珠养殖的历史与现状/065

一、南珠养殖历史悠久/067

二、20世纪50-70年代南珠养殖的发展与停滞/069

三、改革开放后南珠养殖的快速发展/071

四、21世纪以来南珠产业质量的提升/073

第七章南珠传说及其价值体现/075

一、有关南珠的传说/077

二、南珠传说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081

第八章南珠有关的诗、文、赋、疏及碑刻/083

一、诗/085

二、文/093

三、赋/098

四、疏/102

五、碑刻/106

第九章南珠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提升/109

一、南珠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111

二、南珠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升/119

参考文献/123

附录合浦南珠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选粹/127

汉唐之际合浦地区采珠业发展述论/129

明代白龙珍珠城的建立及采珠活动/138

明朝皇帝采办南珠态度初探/168

《天工开物》记载的明代合浦采珠的历史及其价值/174

图版/191

后记/209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南珠采捞的历史变迁| 015

合浦采捞南珠的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南珠的采捞方法多种多样,围绕南珠的采捞活动,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南珠采捞的次数、规模和产量也逐渐增加,采捞的海域不断扩大,给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一、先秦两汉时期

环北部湾沿岸及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在广西灵山县(1965626日起由广东划归广西管辖)东胜岩等地发现了头骨碎片、牙齿等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化石。此外,在环北部湾沿岸地区也相继发现了几处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这些贝丘遗址是以富含古代人类食余抛弃的海生贝壳和蚌壳为特征的文化遗址,其中以20世纪50-60年代在广西防城港市发现的亚菩山、马兰嘴山、杯较山三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最为有名。在这三处遗址中发现了采蚝用的石器蚝蛎啄”204件、石网坠38件、蚌铲1件、蚶壳网坠19件和蚌环1件。遗址中还发现了多件可用于剖贝的石斧,以及大量的文蛤、魁蛤、牡蛎等海洋动物的贝壳和鱼骨、龟壳等。考古工作者在岭南地区发现了距今三四千年的贝丘遗址。例如,广东东莞村头商代贝丘遗址除堆积层中发现大量贝壳外,还发现了用贝壳制成的蚌环。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也发现了牛屎环塘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数千年前,岭南先民打开贝类动物的外壳以食其肉,而珍珠正是由一些贝类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结晶体。因此,岭南先民极有可能发现和利用珍珠。值得一提的是,珍珠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有机物及水分,易分解挥发,难以保存。这些被岭南先民发现和利用的珍珠很可能因材质问题在经历数千年后没有得以保存至今,但是数量众多的贝丘遗址同样可以佐证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盛产珍珠。

以上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了远古时候环北部湾沿岸的原始先民曾经以采蚝、捕鱼和狩猎为生,并兼营农业。如前所述,由于珍珠生长在海洋贝壳动物的体内,因此可以推测数千年前环北部湾沿岸的原始先民在经常使用蚝蛎啄、石斧等工具开启文蛤、魁蛤等海洋贝类动物的外壳采食其肉时,就有剖出珍珠以及认识和食用珍珠的可能。

商周以来,珍珠进一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环北部湾出产的珍珠甚至被列为贡品。史书上多次记载了先秦时期中央王朝要求岭南地区方国进贡南珠。《尚书大传·夏书·禹贡》载:夏成五服,外薄四海。……南海,鱼革、珠玑、大贝。”①《说文解字·玉部》载,珠,蚌之阴精,从玉朱声玑,珠不圜也,从玉几声。这里的珠玑,泛指珍珠。古人很早就知道珍珠有圆形和不规则形状两种,把圆形的叫珠,不规则形状的叫玑。说明或早在夏时,珍珠已被列为岭南进贡的贡品。《逸周书·王会解》载,商代初期,成汤要求四方诸国根据当地特产进行贡献,伊尹受成汤之命,为四方献令,其中对南方诸国的要求是: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③一般认为《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的大部分方国是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方国实体。这里的即战国秦汉时期分布在广西境内的民族西瓯族;桂国的地望,在此或是指广西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从岭南流入中原的南珠多被制成装饰品,供贵族使用。《绎史·晏子相齐》载:景公为履……饰以银,连以珠。”④齐景公的鞋子用珍珠做点缀。《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⑤春申君的门客亦以珍珠作为鞋子的装饰品。

……




精彩内容

本书稿为“合浦海丝研究系列”第三辑中的一册,从珍珠采捞、珍珠商贸等入手,具体梳理古代合浦南珠从采捞到市场交易继而成为贡品的历程,并结合当时的人文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探析古代合浦南珠采捞与商贸的影响,介绍沿海珠民的多神崇拜和祭祀活动,挖掘南珠传说及其价值,以对南珠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措施,继续推动合浦南珠经济、文化的发展。书稿附录部分还收录了多篇有关合浦南珠采捞、商贸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分别为从各个朝代的采捞演变与商贸方式、珍珠文化及其产业、珍珠养殖、生态环境、社会变迁等方面对合浦南珠文化发展进行的研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