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一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一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1.53 6.0折 86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清果,韩立新主编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20551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14055064

上书时间2023-10-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编有《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等集刊,并主编有《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学文丛》《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两岸关系与海峡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研究论丛》等五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体系、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项目4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华夏传播学引论》《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等著作30部,5次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纪念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30周年

为了中国式传播学的建构——庆祝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承载三十年光荣与梦想,启续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新篇章——第三届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三十年雪泥鸿爪——兼论为中国自主传播理论提供范畴基础的华夏传播

华夏传播学人访谈录

华夏传播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访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建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访郑州大学张兵娟教授

传播考古学研究对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贡献——访南京大学潘祥辉教授

立足中国,建构跨学科式的华夏传播学——访暨南大学李红教授在

交谈中寻找自己的句子——访暨南大学姚锦云副教授

华夏传播研究年度综述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土化关切下华夏传播的“求索”与“突破”——2022年华夏传播研究综述

2022年华夏政治传播研究综述

2022年华夏多村文化传播研究熔建

2022年汉服史化与华夏传播研究综述

2022年茶文化传插研究榨述

德布雷媒介学与中华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华夏传播观念与理论研究

文化一元多线论:历史渊源、理论归纳与实践演绎

观念与制度的“内外合一”:中国古代言论秋序的构成逻辑

华夏传播与新媒体研究

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基于社会资本中介作用的考察

Z世代国家形象的想象:对哗哩哗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评论的幻想主题分析

江苏老字号品牌发展困境及创新策略研究

华夏传播史研究

《史记》译介钩沉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作为媒介的设施:西域驿站的社会意涵解析

作为舆论媒介的《诗经》——先秦贤人的共享语义空间

古代社会秩序的“镜”与“影”——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东林党人舆论活动研究

华夏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视域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现代新儒家“中国文化宣言”中的跨文化传播思想——兼论其情感主义的倾向

华夏传播百草园

“福至闽归”:以福文化助推闽潮品牌建设

福建建福:八闽“福”文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华夏传播研究书评

“代天言说”到“建立共识”:论华夏圣贤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评《华夏圣贤传播论》

礼乐传播理论的开掘:一次富有学术勇气的探索——评《华夏礼乐传播论》




内容摘要

为了中国式传播学的建构

——庆祝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李爽‘Li Shuang

2023年是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重要年份,是以我们将今年确定为“所庆年”。华夏传播事业立足中国大地,展望传播之河,在过往的三十载风雨历程中,华夏传播学人们始终秉持着初心与使命,在不懈耕耘与守望相助中为华传事业浇灌心血。至今,华夏传播这颗乔木上已结出累累硕果。值得强调的是,2023年也是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召开30周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成立40周年、《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创刊10周年、华夏传播研究会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5周年以及《华夏传播研究》创刊5周年,于华夏传播事业而言,实为意义非凡的大年。在2023年这个特别年份,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举办了一系列周年活动,包括所庆典礼、高端学术论坛、系列讲座与特稿专辑等等。此外,众多兄弟单位发布贺信传达与传播研究所的真诚祝福与深厚情谊。本文通过对上述系列活动作出记录(截至6月1日),以期与所有在华夏传播领域钻研与奉献的同仁们共享、共庆、共进。

一、回顾过往,踔厉奋发:30周年所庆典礼纪实

3月18日,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于线上举办纪念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汇聚了来自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一众华传学者共享盛事,共同纪念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30岁生日,回顾光辉岁月,勉励未来学途。所庆活动本着“小而雅”的基本定位,设置序篇与正篇两部分内容。序篇以特别献礼为主旨,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的博硕士青年队伍借微纪录片形式对30年发展之路作出回顾与展望,并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共同为传播研究所送上诚挚祈福。正篇以嘉宾致辞、新书发布会、学术讲座为主要内容。

(一)序篇:培风图南,赓续前行

3月18日晚19时30分,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王婕的主持下,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于云端会议室正式开始。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精心准备了微纪录片,中国舞、古筝、爵士舞等精彩的文艺表演,同时设置答题抽奖环节贯穿于节目衔洽中,为线上观众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庆典仪式。在微纪录片《绵延的传承》中,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谢清果教授的“果园”博硕学子们回顾了传播研究所的光荣历程,分享了自身在传播研究所学习与工作的故事,并对传播研究所的未来作出寄语与祈盼。在文艺表演节目《霓裳》中,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薛睿着一袭紫色汉服,于厦门大学校园起一支清雅翩跹之舞,生动诠释着《左传》所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内涵;在文艺表演节目《琵琶语》中,厦门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王婕着一身素衣白雪,立一架古筝于厦大白城的沙滩上,借动人的音律为传播研究所献上祝福。在文艺表演节目《已过12时》中,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韩雅迪为在线上观众表演了精彩的爵士舞,在所庆献礼中传递新时代的活力与风姿。随后,微纪录片《光辉的历程》以时间脉络梳理了华夏传播从无到有、从有到成的关键节点,回望波澜壮阔的30年征程,重温30年来的成长之路。特别献礼庆祝活动中插答题抽奖环节,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文迪主持,每场献礼活动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提问,评论区做出抢答,获奖人员得赠传播研究所最新出版《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一本。献礼活动后,序篇节目主持人王婕表示,本次庆典活动以温暖深情的歌舞表演作为献礼,不仅是为了为传播研究所庆生,亦是为了华传同仁们以此为契机,在相互砥砺中赓续前行,共同开创华夏传播更加辉煌的未来。

……



精彩内容

“华夏传播研究”是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发起,是以探讨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旨趣,致力于建构有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以建构“华夏传播学”为根本目标。本书是“华夏传播研究”系列2023年的第一辑,也是整个系列的第十一辑。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将联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续在本书推出华夏传播思想研究,华夏传播史,华夏传播艺术、华夏传播研究动态等栏目,全书拟收录16篇业内权威专家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该书对华夏传播学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