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残酷,又温柔:闫红新解《红楼梦》
  • 又残酷,又温柔:闫红新解《红楼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又残酷,又温柔:闫红新解《红楼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15 4.7折 59.8 全新

库存1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红著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48398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2371972

上书时间2023-10-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红楼梦》有一点很特别,作者先讲结局,你一开始就知道结果是家破 人亡,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对于笔力不够的作者,这样做很冒险,因为悬念说起来廉价,但是很好使,有时候你明知道这个事情很无聊,被那悬念吊了胃口,哪怕忍着恶心也要看到底。

 

但是对于大师级作者,舍弃悬念,意味着能拿出更加高级的东西,体现在《红楼梦》里,就是营造出一种叠加感。

 

我们以宝玉过生日那回为例。那一天是一场流动的盛宴,豪爽的湘云喝多了酒,醉卧花丛中;妙玉在栊翠庵里认真地给宝玉写了帖子,用矜持的口气祝他生日快乐;袭人晴雯芳官等人凑了钱,为宝玉办了一场夜宴,夜宴上大家那么开心那么美。

 

我年轻时有一次在火车上看这一段,竟然看得热泪盈眶,似乎自己就站在那一场盛宴的窗外,看这些正当好年华的人,在最好的时光里,认真地追欢逐乐。

 

我知道这是最后的盛宴,请看这一回的回目《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上一句是欢乐的极致,下一句是灾难的预警,类似于《长恨歌》里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由盛转衰常常就是很突然的一个过程。

 

普通人的生活没这么极端,但类似的体验也有。有次看到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女孩接受采访,说:“每当我特别高兴时,就感觉劈我的雷在路上了。”我顿时被戳中,活在这世上,充满了不确定感,以至于让人想要追求幸福,幸福来临时,又会感到恐惧,害怕生活温柔的笑容下,还有另一副面孔。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所以现在我看《红楼梦》,会觉得这是一本讲如何面对人生的不确定的书。

 

黛玉对于不确定性感受最深,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被送到外婆家,之后父亲又去世了。她唯一的依靠是外婆贾母,但就像紫鹃说的,一旦贾母去世,她漂流到外头,就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对知根知底的宝玉的爱意会成为一种本能,可是宝玉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无法把握的。

 

黛玉最初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自这种无法满足的控制欲,湘云说她“会辖制人”。但她对宝玉的控制欲,实际上是对命运的控制欲。并不是强大的人才有控制欲,恰恰相反,强大的人不害怕不确定性,弱小者才会被控制欲折磨。

 

但是随着她的成长,她对爱情和命运的理解更加深刻。当她终于知晓了宝玉的心,她变得更加松弛。 命运不可把握,活在当下就好,与其为了远方的阴影自我消耗,不如且享受当下的欢笑。她和宝钗的和解,对宝琴的疼爱,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经常说,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我觉得黛玉做到了。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的人,有能力温柔地对待这残酷世界。

 

宝钗也是活在当下的人,她敏感地觉察到家族的下坠,知道无可避免。她算是比较犬儒的那一类,不想抗争,因为觉得抗争无意义,只是顺命,在相聚时候练习别离,在繁华时候练习萧索。可她内心又有热力,免不了要在顺命的过程中塞点私货。

 

她喜欢诗歌,喜欢春天,也喜欢诗情画意的这些人,只是清楚这些都是梦幻泡影,随时提醒自己保持距离,就老显得口是心非。也许宝钗还没有黛玉自洽,她做的灯谜里说“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月阴晴任变迁”。这两句就很不搭嘛,焦首煎心之人,如何能有“风月阴晴任变迁”的坦然。

 

至于王熙凤,如秦可卿所言,她是个“痴人”。秦可卿告诉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她还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长保富贵。她一生恃强,不懂亢龙有悔,登高必跌重,在她身上,有许多人的影子,可能也有你我被困在某个年头里的时刻。

 

李纨则是早早看透了一切,心已成铁,平生只做两件事,攒钱和育儿,其他的事,敷衍得过就行。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是活得最好的,也不要不平,求仁得仁嘛。

 

还有迎春的逆来顺受,惜春的绝情,都不只是性格,是应对命运的方式。我说在迎春身上看到自己,这当然不是褒扬,看到迎春的结局,觉得自己也该改改了。惜春最后会怎样呢?不知道,反正不管怎样,惜春你学不来。

 

如今处于不确定的世间,读红楼能让你内心平静,倒不是里面有多少鸡汤,而是看到那不停闪过的身影,知道从古到今,不管是怎样的身份,都有同命运的人。而且,这些人是如此美好,但想到这,就会快乐和平静一点儿。

 

这,就是在当下读红楼的刚性需求。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为腾讯大家作者、畅销书作家闫红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作者以《红楼梦》中被读者广为熟知的人物为线索,通过讲述、分析他们的性格与际遇,观照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及其隐秘情绪。作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再次解读《红楼梦》中的人和事,既综合了当代红学研究的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之一,《红楼梦》从成文流传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很少有书可以像它这样,事无巨细地展现个体的生活状态与幽微心理。《红楼梦》的开放性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解读空间,当今现实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闫红,安徽省网络作协副主席,著有《误读红楼》《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她力量》《美得窒息的诗经》等十余部作品。王蒙评价其读“红”作品“颇有大气,不拘一格,言前人所未言,堪称振聋发聩,启人心智”。

目录
宝钗看透无常,黛玉却要在无常里追求 \ 001 少女黛玉 \ 008 林黛玉那迷人的风尘气 \ 013 宝钗的“无情”与有情 \ 020 宝钗爱过宝玉吗 \ 025 贾母为何不为黛玉做主 \ 028 史湘云的“诗与远方” \ 034 黛玉打赏为何总是出手大方 \ 039 那些女孩教他的事 \ 044 天上掉下来个薛宝钗 \ 047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妙玉的爱情 \ 051 几点痛泪,一杯淡酒 \ 056 富贵公子贾宝玉的残酷青春 \ 062 我们就是那个不爱过年的宝玉 \ 066 袭人是那个告密者吗 \ 070 王熙凤是怎样走上下坡路的 \ 078 从邢夫人到秦可卿,豪门这地方不好混 \ 086 林红玉升职记 \ 092 关于鸳鸯的爱和悲哀 \ 098 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 107 弱者的想象里总有很多好人 \ 111 尤三姐的耻感从哪里来 \ 115 贾琏,所谓暖男,温暖地杀你 \ 121 贾瑞为何敢勾引凤姐 \ 127 从股市投资看贾瑞的欲望 \ 132 写出她的光芒,是《红楼梦》作者的伟大之处 \ 137 一场关于贪腐的家族共谋 \ 144 为什么赵姨娘总是气急败坏 \ 149 贾政,宝玉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 153 贾敬:牛人当不了好父亲 \ 158 你问我像红楼里的谁,我觉得可能是迎春 \ 163 探春的寂寞 \ 167 一个权贵家族的覆灭样本 \ 172 食色,性也——《红楼梦》里的好味道 \ 178 《红楼梦》版《闻香识女人》 \ 185 “芳名”背后是文章 \ 190 宝黛之恋,在才子佳人套路之外 \ 194 贾宝玉是不是个女性主义者 \ 210 贾雨村低配版的“才子佳人”梦真的可笑吗 \ 215 假如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庄 \ 220 附录:《红楼梦》里的“她力量”——和骆玉明老师聊红楼速记 \ 224

内容摘要
本书为腾讯大家作者、畅销书作家闫红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作者以《红楼梦》中被读者广为熟知的人物为线索,通过讲述、分析他们的性格与际遇,观照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及其隐秘情绪。作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再次解读《红楼梦》中的人和事,既综合了当代红学研究的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之一,《红楼梦》从成文流传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很少有书可以像它这样,事无巨细地展现个体的生活状态与幽微心理。《红楼梦》的开放性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解读空间,当今现实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答案。

主编推荐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畅销书作家闫红 洞解红楼中的无常之美,细剖不确定性之下生活的残酷与温柔 著名作家六神磊磊、黄爱东西、陈思诚、黄佟佟倾情推荐 “从古到今,不管是怎样的身份,都有同命运的人。” “活在这世上,充满了不确定感,你想要追求幸福,幸福来临时,又心生恐惧,害怕生活温柔的笑容下,还有另一副面孔。我们总要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保持确定的爱。”

精彩内容
本书为腾讯大家作者、畅销书作家闫红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作者以《红楼梦》中被读者广为熟知的人物为线索,通过讲述、分析他们的性格与际遇,观照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及其隐秘情绪。作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再次解读《红楼梦》中的人和事,既综合了当代红学研究的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之一,《红楼梦》从成文流传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很少有书可以像它这样,事无巨细地展现个体的生活状态与幽微心理。《红楼梦》的开放性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解读空间,当今现实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红楼梦》里找到答案。

媒体评论
这早已不是闫红第一部红楼作品了,却仍然舒服熨贴。我觉得她是当下把平易、细腻、渊博、幽默结合得优选的《红楼》品读者之一,绝不无端揣测,不故作惊人之语,但又经常有新意。看得我时常想像一个贾府清客一样拍大腿:原来还可以这样! ——六神磊磊 看闫红解读《红楼梦》,经常觉得她心思细,脾气好。原著里重重叠叠繁花似锦枝节里那些命运人性的尖利冷光,她沉浸式地体会得更多,难得的是说得不心乱。那些个残酷,她看见了,但并不心冷如铁,却有悲悯的温柔。 ——黄爱东西 “又残酷,又温柔”,这可以视作《红楼梦》中揭示的生活真相,也可以视作闫红作为一个《红楼梦》的读者、解释者,笔下的手法。对于大观园里来来去去的每一个人,闫红都尝试写出那些人命运中的残酷,但又写出共情,对于曹翁写到的欢庆和破碎,我们在这本书中感受得非常充分,而且,往往是在幸福中看到悲伤,又在破碎之后,经过理解和梳理,获得新的建造和稳定。 ——陈思呈 闫红用现代人的眼光读《红楼梦》,非但不违和,还让我觉得火花四射,意味深长,可能是因为《红楼梦》本身就具有极强现代性,被闫红慧眼别具地发现了。 ——黄佟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