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沙州回鹘洞窟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敦煌沙州回鹘洞窟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8.51 4.7折 188 全新

库存5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人铭著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49026838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88元

货号13788920

上书时间2023-10-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人铭(1991-),四川大学考古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佛教考古与艺术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数篇;参编《敦煌石窟研究导论》;主持四川I佛教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项目“川渝与敦煌唐宋净土图像对比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四川新出土南朝造像的整理与综合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沙州回鹘的历史源流与沙州回鹘洞窟

一、回鹘历史简述

二、瓜、沙地区回鹘人的相关记载

三、沙州回鹘时期与沙州回鹘洞窟

第二章 沙州回鹘洞窟概述

一、沙州回鹘洞窟数量

二、沙州回鹘洞窟内容三、沙州回鹘洞窟壁画题材

四、沙州回鹘洞窟重修背景探析

第三章 宗教与世俗:洞窟中的供养人像

一、供养人像概况

二、供养人像内容与特征分析

三、供养人像所见敦煌人口阶层和人口构成

四、供养人像所见民族问题

第四章 净土的选择:说法图、净土变图像

一、说法图的类型、特点、风格分析

二、净土变内容与类型试探

三、说法图取代净土变的原因

第五章 药师立像相关问题讨论

一、药师图像概况

二、药师立像于窟内的功能

三、着鞋药师佛所反映的敦煌、高昌之文化交流

四、伪经创作与末法思想在敦煌的延续

第六章 菩萨像的类型与特点

一、说法图、净土变中的胁侍、听法类供养菩萨

二、单尊菩萨造像以及菩萨群像

第七章 装饰图案的“新”与“旧”

一、装饰图案的研究进展二、窟顶装饰图案

三、边饰图案

四、尊像背景图案

第八章 莫高窟第409窟回鹘王画像阐释——以汉文化元素解读为中心

一、莫高窟第409窟回鹘王像概况

二、莫高窟第409窟回鹘王像中的汉文化解读

三、莫高窟第409窟回鹘王像身份蠡测

四、回鹘王像出现的政治背景分析

第九章 回鹘王像身份属性再思考

一、回鹘王夫妇像图像内容以及特征

二、西夏王说献疑

三、回鹘王观点的图像学与文献学证据

四、沙州回鹘还是西州回鹘王像

五、四幅可汗像的功德主讨论

第十章 榆林窟第39 窟题材组合的佛教意义

一、榆林窟第39窟洞窟题材内容与空间布局概况

二、主室图像内容分析

三、三倚坐佛身份以及主室题材组合的思想表达

四、从题材组合看前甬道、前室与主室之间的营建设计关系

五、关于供养人像与洞窟营建的一点想法

结 语沙州回鹘洞窟的总体状况及研究意义

一、沙州回鹘洞窟的营建

二、洞窟壁画所见沙州回鹘时期的社会现象与宗教信仰

三、沙州回鹘洞窟分期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论文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一、研究缘起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的发现给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关于古代研究的原始文献。得益于藏经洞的发现、敦煌石窟与敦煌文书一并成为研究中古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的重要资料,从而也兴起了一门研究敦煌石窟及敦煌文书的专门学科——敦煌学。从藏经洞发现至今,学术界在敦煌石窟艺术及敦煌文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以藏经洞发现的归义军晚期纪年文献时间——1002年为界,1002年之前瓜、沙地区所营建的石窟因有藏经洞文献作为支撑,其营建历史及发展脉络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来。1002年之后所营建的石窟,因缺乏文献记载,其营建历史含混不清,学界研究较为薄弱。可以说,敦煌石窟的研究成果以藏经洞的封闭时间为线出现明显断层,研究成果聚焦在藏经洞封闭之前所营建的石窟上,而藏经洞封闭后的相关研究寥寥可数。

事实上,虽然敦煌晚期石窟(藏经洞封闭之后所营建石窟)不复唐五代石窟的恢宏与繁复,但是多民族共存、藏传佛教的发展、佛教世俗化的深化等时代背景,赋予了敦煌晚期石窟胡汉交融、汉藏圆融、佛教世俗化等艺术特征,然而其还未被学界系统梳理、专题论述过,这当是现今敦煌石窟研究中较为重点和急迫的工作。

沙州回鹘洞窟是敦煌晚期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归义军时期石窟、西夏时期石窟密切关联。虽然,关于沙州回鹘洞窟这一断代分期学术界还有争议,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但是,不可否认,在敦煌晚期石窟中有相当数量的具有回鹘风格或受到回鹘风格影响的不同于归义军、西夏时期的洞窟,对其做整体研究十分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沙州回鹘政权”与“沙州回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术界对“沙州回鹘”的“政权”性质有所争议,但是沙州回鹘在瓜、沙地区的存在为不争事实,其影响了归义军政权,致使归义军政权在晚期出现了回鹘化倾向,并且于归义军政权之后曾在瓜、沙地区进行了短暂的统治。沙州回鹘洞窟为沙州回鹘在瓜、沙地区影响下的产物,其与沙州回鹘的政权性质并不直接关联,也并不与学界所考订的“沙州回鹘统治时期”的时间界限严格对标。

二、研究意义

沙州回鹘洞窟是形象化的历史,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记载之缺,为沙州回鹘的相关历史提供佐证。总体来说,这一研究在回鹘历史及敦煌石窟方面有如下意义:

第一,整理和刊布沙州回鹘洞窟资料。前辈先贤们主要关注敦煌石窟中的早、中期洞窟,早、中期洞窟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沙州回鹘洞窟在内的敦煌晚期石窟还未进行系统整理,只有敦煌石窟内容总录中有相关分期和壁画内容提要。因此,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将沙州回鹘洞窟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为学界提供关于沙州回鹘洞窟的详尽壁画资料,为学界后续对沙州回鹘洞窟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第二,推进沙州回鹘历史的研究。由于沙州回鹘文献记载缺乏,沙州回鹘洞窟则成了研究沙州回鹘历史不可多得的考古资料,通过深入挖掘沙州回鹘洞窟壁画所透露的民族、宗教、语言、文字、人口、信仰等的信息,可以还原沙州回鹘在瓜、沙地区统治的一个侧面。

第三,补充敦煌石窟营建史。敦煌石窟的营建开始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结束于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时间。沙州回鹘时期是这千余年间不可缺少的重要时间阶段,这一阶段统治者审美的转变、外族的进入、豪族的衰落致使敦煌石窟风格发生改变,这对后来的西夏石窟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沙州回鹘洞窟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解释敦煌石窟中的诸多问题——敦煌壁画的传承与变迁、石窟营建的延续与中断等。

第四,推动学界对敦煌壁画的解读与认识。沙州回鹘洞窟内容以做“减法”为主,多数内容没有命名,此外还出现了新的题材。通过对壁画细节、同时期其他地区出现的佛教壁画题材、此时期流行的佛教经典的比对,争取对相关佛教壁画内容有清晰地解读。

第五,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研究。沙州回鹘与高昌回鹘作为一源而分化的两个势力,后者在唐末建立政权。沙州回鹘与高昌回鹘有相同的民族特征,亦有相异的特点,通过观察沙州回鹘和高昌回鹘壁画中相同和相异的元素,分析二者壁画粉本的交流,以此窥探丝绸之路上的区域文化交流现象。



精彩内容

本书为“丝绸之路艺术考古丛书”(第一辑)之一,以供养人画像和佛教壁画为切入点,对敦煌沙州回鹘石窟中的供养人画像、说法图像、药师图像、净土变相图、十六罗汉图像、水月观音图像、儒童本生图像、行脚僧图像、文殊普贤变图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沙州回鹘石窟壁画艺术既继承敦煌壁画晚唐五代之风韵,又具有新的特点,既呈现出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又呈现出宋代历史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其对后来西夏石窟的营建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