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生存战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女性生存战争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07 4.7折 66 全新

库存6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上野千鹤子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4031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12525258

上书时间2023-10-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 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有名社会学家、女性主义学者。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非营利性组织“女性行动网络”(Woman’s Action Network,简称WAN)理事长。 上野千鹤子年轻时就投身日本学生运动,在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作为女性所遭遇的 不公后,决心踏上女性主义研究道路。代表作《厌女》一经出版,引起东亚各国读者强烈共鸣与热议。 本书是一部融合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上野千鹤子用犀利的语言深刻剖析女性生存困境。此外,她本人也曾就本书内容在日本多所高校及团体展开女性主义专题讲座。有读者称“若是在大学时代读过这本书,或许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译者简介 郭书言,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后赴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留学,专业为国际经济学。 审校者简介 李亚姣,毕业于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取得性别与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特别研究员(东京大学)。研究领域包括性别研究、中国地域研究、女权经济学。

目录
第一章新自由主义、国家主义与性别

 导言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男女共同参画"与国家主义

 新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是好伙伴吗?

 新自由主义与"男女共同参画"之间的危险关系

 男女共同参画、国家主义与保守逆流(Backlash)

 新自由主义改革为什么推进男女共同参画?

 第二章《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是什么?

 成为国策的男女共同参画

 应该修改《皇室典范》吗?

 在《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颁布之前

 《均等法》有怎样的作用?

 《均等法》的漏洞

 禁止招聘"仅限男性",允许招聘"仅限女性"为什么女性

 管理人员的数量没有增加?

 ……

 第三章劳动大爆炸

 第四章新自由主义与少子化

 第五章新自由主义与性别

 第六章新自由主义对女性的影响——在"胜间派"和"香山派"之间

 第七章"男败犬"都去哪儿了?

 第八章新自由主义、保守逆流和国家主义

 第九章女性从新自由主义中受益了吗?

 第十章性别歧视合理吗?

 第十一章新自由主义的陷阱

 第十二章为了女性的生存

 后记

 译后记

内容摘要
1.女孩出生:日本人更偏爱生女儿,日本女性地位上升了吗?
在少子老龄化社会中,正因为女性的“性别分工地位并没有改变”。父母更希望得到女儿而不是儿媳的照料,生女儿的偏好才增加了。
2.女生升学:高学历化社会,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投资一视同仁了吗?
虽然男性与女性都“处在两个市场之中: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但不少父母更倾向于为女儿在婚姻市场中投资。
3.女性求职:招聘中不允许“仅限男性”,女性求职环境变好了吗?
尽管表面这类招聘消失了,但在面试时,询问女性婚姻情况等性别歧视现象依旧真实存在。
4.女性升职:女领导少,是因为具备领导力的女性人数少吗?
女性缺乏领导力是一种偏见,“岗位可以培育能力。在过去,女性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这种培育能力的岗位”。
5.职场妈妈回归:对职场妈妈的“体谅”,是一种歧视吗?
“特意减少职场妈妈的加班时间、将她们从责任较重的岗位上调离。这种‘体谅’的背后就是‘歧视’”。

主编推荐
◆女性生存为什么这么难?因为隐性歧视无处不在! ◆《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作品! ◆上野千鹤子印签版!简体中文初次出版 ◆2019年东京大学开学式震撼发言的理论来源 ◆御茶水女子大学等多所日本高校女性主义专题讲座教材 ◆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角度剖析女性遭遇的隐性歧视 ◆随书附送作者赠言书签 ◆我认为对于女性来说,劳动问题和雇佣问题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问题,本书因而聚焦于此。——上野千鹤子 ◆翻开本书,看清女性身边的隐性歧视。 ◆读客女性主义文库

精彩内容
1.女孩出生:日本人更偏爱生女儿,日本女性地位上升了吗? 在少子老龄化社会中,正因为女性的“性别分工地位并没有改变”。父母更希望得到女儿而不是儿媳的照料,生女儿的偏好才增加了。 2.女生升学:高学历化社会,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投资一视同仁了吗? 虽然男性与女性都“处在两个市场之中: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但不少父母更倾向于为女儿在婚姻市场中投资。 3.女性求职:招聘中不允许“仅限男性”,女性求职环境变好了吗? 尽管表面这类招聘消失了,但在面试时,询问女性婚姻情况等性别歧视现象依旧真实存在。 4.女性升职:女领导少,是因为具备领导力的女性人数少吗? 女性缺乏领导力是一种偏见,“岗位可以培育能力。在过去,女性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这种培育能力的岗位”。 5.职场妈妈回归:对职场妈妈的“体谅”,是一种歧视吗? “特意减少职场妈妈的加班时间、将她们从责任较重的岗位上调离。这种‘体谅’的背后就是‘歧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