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教育与基层社会治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区教育与基层社会治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19 4.7折 62 全新

库存9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启容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73268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2元

货号13539856

上书时间2023-09-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启容,男,副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教师,专注于城市社区、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研究。





目录

第1章 项目研究背景

1.1 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式微

1.1.1 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中国传统宗族社会

1.1.2 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单位制与户籍制

1.1.3 以信仰和仪式为载体的宗教活动

1.2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1.2.1 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基层社区控制力下降

1.2.2 社会组织关系改变带来的基层社区组织力削弱

1.2.3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

1.3 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1.3.1 作为维稳辅助策略的社区教育

1.3.2 作为市民休闲文化补充的社区教育

1.3.3 作为群体生活公共空间的社区教育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社区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2.1.1 社区概念

2.1.2 社区教育概念

2.1.3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和老年教育

2.2 社会治理的概念及相关要素

2.2.1 社会治理概念

2.2.2 基层社会治理的几大核心要素

2.3 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教育的相关研究

2.3.2 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2.3.3 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视角: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

3.1.1 社会团结的两种形式

3.1.2 从社区教育到社会治理的逻辑链条

3.1.3 社会团结的衡量指标

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社区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4.1 社区教育的发端与视域拓展

4.1.1 西方社区教育的萌发: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

4.1.2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源:从校外教育到终身教育

4.2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4.2.1 全国社区教育概况

4.2.2 上海社区教育的探索

4.3 社区教育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调研

第5章 聚合与参与:社会容量与整合程度的提升

5.1 营造和满足学习需求,形成学习共同体

5.1.1 宣传终身学习理念

5.1.2 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

5.1.3 构建学习共同体

5.2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弥合阶层分化带来的落差

5.2.1 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5.2.2 弥合不同阶层落差

5.3 整合不同群体,吸纳各类主体参与

53.1 整合不同阶层的群体

5.3.2 整合不同年龄层的群体

第6章 互信与互惠:道德密度与利他行为的增强

6.1 以社区教育为平台,建立社区内部的群体规范

6.1.1 区域协商议事的非正式制度

6.1.2 居民的自主运作与自我组织

6.2 强化居民身份认同,建立社区互信网络

6.2.1 强化成员间的身份认同

6.2.2 扩大社区成员互相信任的网络规模

6.3 建立互惠利他关系,构建社区共同体

6.3.1 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

6.3.2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

6.33 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互换

第7章 规训与习得:集体意识的建构

7.1 意识形态的输入

7.1.1 意识形态的氛围营造

7.1.2 各类大型活动和仪式

7.13 价值观的影响

7.2 行为习惯与思想的规训

7.2.1 生活习惯的改变

7.2.2 行为和思想的成效检验

7.3 现代生活方式的习得

7.3.1 提供适应现代生活的理念

7.3.2 提供现代城市的休闲生活方式

7.3.3 提供健康正确的科学观念

第8章 社区教育的社会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8.1 理论层面的讨论:从学习共同体到社区共同体

8.1.1 功能定位:与其说是“教育”的,不如说是“社区”的

8.1.2 集体意识:认同是建构主观现实的基础

8.1.3 社会团结:从陌生人社会到熟人社会

8.1.4 虚拟和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社区还是网络的空间

8.2 实践层面的讨论:社区教育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8.2.1 管理体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

8.2.2 资源分布:越是需要的地区越得不到资源

8.2.3 运作机制:民间自发力量的激发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上海市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2 与不同访谈群体对象的访谈提纲

后记





内容摘要

第1章项目研究背景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罗素《西方哲学史》

社会建设初期,我国沿用的是社会管理的思路,从省市到街镇居委,形成了组织架构完整严密的行政网络体系,对应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和社区。2011年中央提出“创新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主导权交给了中央政法委,两年后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的提法改为了“社会治理”,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童星,2018:2)。

社区管理由政府控制主导,而社区治理则是政府部门、社会、公司、社区机构联合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维持秩序、缓解社区问题的综合方式(魏礼群,2019:3)。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社会管理细致化”,随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以“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专门章节,来说明社会管理的具体政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与社会管理的新格局,由此社会治理从理念层面转向了实践层面。

……



精彩内容

本书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对社会治理和社区教育的发展背景以及相关概念、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 第三章厘清了从社区教育到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链条, 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四章介绍和分析社区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以及社区教育与基层社会治理现状的调研情况 ;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从社会容量、整合程度、道德密度、利他行为和集体意识等社会团结的指标出发, 阐述社区教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八章和第九章针对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并提出对社区教育未来在个体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