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赵玉明教授纪念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赵玉明教授纪念文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26 4.7折 128 全新

库存8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哈艳秋,艾红红主编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851878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2864864

上书时间2023-09-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哈艳秋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委员会理事,《新闻传播学前沿》主编。在《新华文摘》《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包括合著)20多部,共300多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小平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史”、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项目“电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传播研究”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课题四项。主讲的中国新闻史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0),在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中获得“十佳”称号(2013)。

艾红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参与数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两项教育部基金课题。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荣誉称号。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史初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改革研究》《新闻联播》研究》《中国宗教广播史》《中国民营广播史》《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等专著。在《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编史火传薪

赵玉明教授论文选编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的由来及其意义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谈谈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我与中国广播电视史

——半个世纪从教的回忆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的回顾和展望

新中国新闻教育50年

治学自述

30年来我校历史上的10个“第一”

学习和研究新闻传播的几个问题

赵玉明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赵玉明广播电视史学思想研究赵玉明广播电视史学思想初探

第二编永远的怀念

讣告、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讣告

中国新闻史学会讣告:沉痛悼念名誉会长赵玉明先生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在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赵玉明教授女儿赵虹在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挽联、挽诗

赵玉明教授夫人聂雯怀念文字

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致悼词

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为方汉奇教授悼词试注

日本友人古贺克己的悼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永固教授致挽联

贵州电视台杨桐年致挽联

《安徽工人日报》梁久朝致挽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吕佩浩致悼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黄勇致挽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贺亚生致挽联

……

第四编学校纪念与媒体报道

学校纪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师生沉痛缅怀赵玉明教授

广院的那个老头儿,走了……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新闻学界泰斗赵玉明逝世

这位“一嘴天津话”的广播史研究大师走了!

新闻教育家赵玉明:为广电作信史,为新闻育传人

后记



内容摘要

》赵玉明教授论文选编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的由来及其意义

1990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这是我国广播电视战线上几十万干部和职工的共同节日。1990年11月底,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决定隆重纪念广播电视战线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人民广播事业的优良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振奋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

在我国广播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确定、“文化大革命”前沿用的纪念日,即1945年9月5日;另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新确定的纪念日,即1940年

12月30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的确定、更改都与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简称延安台)的早期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根据个人所知,将中国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的由来及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延安台的筹建、开播、停播及恢复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对于延安台的早期历史,一般认为该台是1945年9月中旬试验播音,同年9月5日正式播音的;在此之前,在1941年皖南事变前后曾经试播,但未成功。

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延安台早期历史的调查研究,延安台的筹建始于1940年春天,首次播音的日期是1940年12月30日。

当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广播电台,委员会的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同志、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同志等。周恩来同志赴重庆后,朱德同志主持筹建工作,担负具体建台任务的是三局九分队。台址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台名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为XNCR,广播稿是由新华社广播科提供的。

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山东地区党组织机关报《大众日报》、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中央军委三局机关刊物《通信战士》等分别刊登了延安台开始广播、改变播音时间的消息、启事和广播稿。中共中央于1941年5月25日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应经常接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应不惜代价设立之”。6月20日,中宣部有关文件强调了发展广播事业的重要性。中共中央还通报各地要求将收听情况及时汇报,以便改进播音工作。

国民党重庆当局曾“每日指定专员收听,逐日俱报”延安广播内容,同时策划干扰、破坏延安台。

1943年春天,由于广播发射机出现重大故障,延安台停止了播音,后经多方努力修复,于1945年8月中旬在抗日战争胜利声中恢复广播。

1945年9月5日纪念日的由来及有关纪念活动

据现有材料,公开宣布延安台成立日期为1945年9月5日一事,最早见于新华社1946年7月25日从延安发出的一则电讯。电讯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并改进业务起见,顷发表公开信,广泛……



主编推荐
* 赵玉明教授是新闻学界的著名学者,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开拓者,对北洋军阀时期的广播事业史、国民党广播事业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史,尤其是在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研究取得开创性成果,享誉学术界。*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取自赵玉明教授家客厅悬挂的苏轼诗词,也是赵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赵玉明教授高洁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值得永远学习。

精彩内容

本书的出版初衷是纪念赵老师,学习他的优秀品德和治学精神赵玉明老师毕生从事新闻传播教育事业,致力于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著作等身,是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与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纪念赵玉明教授对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向逝者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新闻学界师生、同人及新闻媒体纷纷悼念,形成了这部纪念文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