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文山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3559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3196158

上书时间2023-09-0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文山,男,1966年9月出生。衢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兼任衢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曾任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组织创新、非营利组织管理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项目3项、省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二级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人大复印全文转载和EI收录论文15篇;获浙江省第14届哲社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第13届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



目录

党建引领共富模式

大街乡新槽村片区探索“致富-增富-共富”三维递进式山区共富模式

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绿色产业——衢江区贺邵溪村“以馆带村、以村富民”共富实践纪实


产业共富模式

拉长拓宽生态产业链,打造“羊来羊回”+“人来人往”强村富民路——枫石村共同富裕实践探索

集成借力,多元融合,“种”出幸福新生活——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共富模式探索

活泛“土地经济”创新“三产融合”致富路——衢州市大溪边乡上安村共同富裕模式探索与实践


精神共富模式

精神共富引领的圈层式差异化竞合共富共同体建设模式——大陈未来乡村共同富裕建设实践

做实乡村旅艺农综合体,打造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衢州市音坑乡下淤村共同富裕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生融合、三主协调”引领共同富裕新征程——衢江区莲花未来乡村共富共美建设实践


区域合作共富模式

龙游县探索“一镇带三乡”模式开展山区共富实验

古风村庄十现代运营,彰显双溪共富活力——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双溪村共富模式探索


政企村协同共富模式

发挥资本下乡积极作用,打造未来乡村建设“同弓模式”——常山县同弓乡同心未来乡村建设实践

村企合作文旅融合整村打造古村新生——常山县东案乡金源村乡村建设实践




内容摘要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

 (二)进一步打造三大共同体,加快形成一镇三乡“抱团发展”模式

 1.加快打造“以共治促共富”显性效应的一镇三乡治理共同体。

 (1)共同深化党建联盟,完善党建统领一镇三乡区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

 (2)共同建设舒心龙南,继续做好舒心驿站,充分发挥舒心驿站舒心之家的矛盾纠纷调解功能;

 (3)共同建设安心龙南,建立健全龙南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救援“一体联动”;

 (4)共同建设平安龙南,以龙南联动治理中心为载体,整合执法力量,梳理联动执法事项,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5)共同建设智慧龙南,打造龙南一体智治体系,依托“龙游通”“龙南综合指挥室”“龙南智脑”等数字化平台,一体推进一镇三乡区域数字化改革和整体智治;

 (6)共同建设有礼龙南,以礼治牵引智治、德治、法治、自治四治融合,结合有礼指数与乡风文明建设,凸显一镇三乡和美治理风貌;

 (7)共同建设信用龙南,创新龙南全域“信用十治理”,构建“龙南信用分”,不断打通、融合四个乡镇的治理事项和信用分全域兑换激励机制;

 (8)共同建设全域网格,打造一支龙南网格员队伍,构建“网格十治理”体系,推进一镇三乡网格工作一体化进程。

 2.加快打造“以共产促共富”显性效应的一镇三乡产业共同体。

 (1)共同建设龙南人才服务中心,推进一镇三乡在两进两归、人才招引用以及人才政策上的一体化,重点培育龙南创客联盟,在人才引育留用上“抱团发展”。

 (2)共同谋划龙南产业整体规划,统筹构建龙南一镇三乡产业格局,推进产业发展带动龙南山区普遍增收共富,在总体提升中不断缩小乡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

 (3)共同推进龙南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南生态和人文优势,培育龙南一镇三乡全域文旅品牌,推出更多联动游线,开发龙南文化产业,整合区域旅游、交通、民宿、美食等资源,结合文创、研学和夜经济,在龙南文旅产业融合和拓展上“抱团发展”。

 (4)共同实现龙南生态产业升级,加强区域内笋竹资源规模整合,共同打造笋竹特色品牌,升级笋竹产业,在笋竹特色产业扩销增值上“抱团发展”;构建区域性“两山银行”,创新龙南两山转化通道,共同推进龙南山区生态产业资源集聚转化。

 (5)共同衔接龙游生态工业通道,充分把握浙江省委省政府对龙游生态工业的支持,共同培育和招引基于龙南山区资源的生态工业,实现生态产业和生态工业并举的生态经济发展。

 (6)共同开发新兴业态山居经济,充分利用龙南地区生态宜居的优势,打造龙南版富春山居图,开发山居养老、山居康养、世外山居、山居社区等项目,将生态空间转化为共富渠道。

 (7)共同促进龙南青年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龙游县和衢州学院共建溪口乡村未来社区学院优势,将一镇三乡发展为衢州学院和四省边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选基地,设置龙南青年经济基金,实际大力支持青年在龙南创业就业。

 (8)共同开拓数字经济创新经济,基于龙南区位现实困境,重点支持可以打破地理区位限制的数字经济行业创新经济,全面加速升级一镇三乡5G基础设施和创业空间,招引动漫/动画、文艺创作、软件开发、互联网教育、网络直播等小而精的创业团队长期入驻。

 3.加快打造“以共享促共富”显性效应的一镇三乡民生共同体。

 (1)共同构建龙南就业增收服务体系,开发山区富裕指数和共富指数一套两维实时测评系统,将山区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广泛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网格化服务,实现一镇三乡精准共富。

 (2)共同建设龙南普惠医疗服务体系,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加充分、布局更加均衡;率先实施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和村级卫生服务“网底工程”,推进一镇三乡卫生院智慧升级,与龙游县中医院建立医共体,全面服务一镇三乡村民,着力提升全民健康;与市县人民医院合作,迭代升级“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服务,率先在龙南推进健康多跨场景应用,使人人享有便捷化、智能化、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




精彩内容
山区县迈向共同富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衢州全域属于山区26县范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加快追赶跨越步伐,演绎一幕幕“衢州之鉴”。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基于浙江衢州山区县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本考察,梳理了党建共富模式、产业共富模式、文化共富模式、区域合作共富、政企村协同共富等五种模式,从乡村背景情况、主要做法、经验启示、发展对策等方面深入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成功模式与建设路径。

 《山区共富看衢州案例集》从山区共富的视角出发,精心选取样本,希望能够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启示与经验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