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馆谈艺录/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影馆谈艺录/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丛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69 6.0折 1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捷,秦翼,季晓宇 等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011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0777923

上书时间2023-07-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季晓宇,女,电影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师。专业方向为中国电影史民国电影研究。曾执导拍摄纪录片《旧影寻踪:南京老影院的前世今生》,参加第12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等活动。现担任南艺电影馆的活动策划和公众号主编。

  樊妍秋,女,电影学博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担任南艺电影馆公众号主编。在《扬子晚报》发表七十多篇小说、影评和文章。在《西部》文学杂志发表小说。创作电影剧本《你和我的梦醒之时》在腾讯第四届NEXTIDEA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青年编剧)荣获入围奖。创作舞台剧剧本《今生今世——张爱玲与胡兰成》获天星音乐剧学院音乐剧剧本征集大赛鼓励奖。

  陈捷,女,文学博士,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电影史、电影理论与批评等。近年来致力于民国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口述史研究、中国艺术口述历史数据库建设,策划并组织四届南京电影论坛。执导纪录片《我的师尊木心先生》播映于凤凰卫视中文台“我们一起走过”栏目,入围第十一届华语影像论坛展映单元;执导纪录片《“南京审判”的诞生》,获江苏省委宣传部“让记忆照亮未来”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评委会大奖;编剧作品有舞台剧《民族魂——鲁迅》《瞬间——吴印成》。

  秦翼,女,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电影技术理论、电视评论等。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发表论文多篇,承担了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科研课题。致力于民国电影文化推广,参与策划并组织了四届南京电影论坛,参与多部民国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目录
写在前面:记忆望着我
学术对话
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精神
“鸳鸯蝴蝶派”访谈系列
从“鸳鸯蝴蝶派”到网络小说
“鸳鸯蝴蝶派”与海派文化
通俗叙事与抒情传统:关于鸳蝴派电影的对话
关于中国电影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话

影戏创作谈
木心回忆录:纪念木心特辑
秋天的童话:《我的师尊木心先生》琐忆
“死殉易,生殉难”:与袁维忠谈木心的绘画
木心的腔调、乡愁及其他:与史航谈木心
“先锋之夜”的前夜
先锋之夜:纪念木心先生逝世三周年读者沙龙实录
传承与回望:木心的传统(纪念木心先生逝世三周年读者沙龙实录)
“而我辈也曾有过青春”:木心的“美专”记忆
一路一路树荫:寻找杰克逊高地
看见他以手指月,跟随他素履之往
读木心:缓慢与轻快
这一夜,我们读木心:纪念木心逝世五周年读者沙龙实录
关于木心:因误解而拒斥,因理解而相近
《旧影寻踪:南京老影院的前世今牛》导演于记
多媒体音乐诗剧《民族魂·鲁迅》创作与批评谈
我所理解的鲁迅
引文、强调的艺术与民族魂——谈《民族魂·鲁迅》
《民族魂·鲁迅》:多声部交错的舞台华章
……

导演访谈和映后实录
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原创影评
历届南京电影论坛综述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电影馆谈艺录》:  陈山:它们并不相对,更不是所谓冰炭不相容的如一些现代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一部分作家偏重于社会写实和心理感觉,一部分作家偏重于传奇哀情,一部分作家的趣味偏重于较为文化精英的西化,一部分作家的文化趣味桥偏重平民的通俗化,  其他的称号都是自树旗帜或相互褒贬,张爱玲有意识地尝试两者的结合,她把自己的第一个小说集命名为《传奇》,是大有深意的。  季晓字:您是不是赞成把鸳鸯蝴蝶派更加宽泛化的一点概念?  陈山:我本来就以为“鸳鸯蝴蝶派”的称号是所谓“新文学”作家强加给这批作家群的,他们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文学概念,何来宽窄化的命题?现在是要把整个所谓的“中国新文学史”还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甚至如“二十世纪文学史”这样的重新结构史学体系的文学史。  季晓字:在程季华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提到,1921年之后这批鸳蝴派文人进入电影界,原因就是当时的左翼文人在现代文学史上占了一个上风,《小说月报》的改组,茅盾接手了一个旧派文人的组织,他就试图改成具有新文学倾向的杂志,而这批文人在1921年之后觉得要在文学上“失势”了,所以才进入电影界,这个事实是怎么样的?  陈山:请问:中国电影史的史实是这样整齐划一的更替的吗?显然不是这样。孤岛沦陷区的古装歌唱片和时装爱情片为什么兴盛?古装片《木兰从军》是中国早期电影中单片上座率最高的影片。蔡楚生的《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把写实和传奇要素结合的最好的作品。像方沛霖、岳枫、严俊、陶秦等人还把这一电影文化精神带到了香港,哺育了香港电影的20世纪50-60年代和80-90年代两个电影产业高峰,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产业基地。有很多带有鸳蝴派风格的电影仍旧在创作,程小青、徐卓呆、杨小仲甚至顾明道等人,都直接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创作。战后,张爱玲写了《不了情》的《太太万岁》两部电影剧本,还有《巫山梦回》《寒山寺的钟声》等哀情,这个和台湾的琼瑶文艺爱情片都有一脉相承的联系。而以后大陆电影显然与这一电影传同隔绝了,但在谢晋的影片《女篮5号》《舞台姐妹》以及上影的《护士日记》等影片,甚至当年红色畅销小说《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三家巷》《小城春秋》《虾球传》中似乎还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些影子。  季晓字:范伯群老师有个观点,他认为今天的网络文学就是当年的鸳蝴派小说,您觉得呢?  陈山:范伯群老师的观点说明所谓鸳蝴派,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精神,创作取向,当代网络小说如《后宫甄嬛传》《花千骨》等确实有点暗合,但绝不是重复。其实,早在一些热播的电视剧如《渴望》及宫闱中已经激活了当年一些传奇文化通俗文艺的因素。文学和电影只要深入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广泛受众面,必然会产生对本民族传奇性文学艺术作品的需求,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对流行性的观念和消费方式已发生了巨变;鸳鸯蝴蝶派这个名称现在绝对已经不够用了。  季晓字:现在鸳蝴派在文学界的研究已经有相对的规范性,但电影界并没有被触碰太多,所以这个电影界的鸳蝴派的概念有可能成立吗?  陈山:我认为不要再按照老思路来使用“鸳鸯蝴蝶派”这样强加的带有蔑视性质的名称。我们先就基础性的研究开始,慢慢梳理和提升出理性的史学观念和名称。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拷贝都没有了,因此,小心翼翼地缜密地尽量修复历史的面貌,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使命。  季晓字:那个时代是左翼文人占了主导权。  陈山:要以新视野、新史学意识把握、研究所谓“鸳鸯蝴蝶派”为切入点和杠杆的支点,打破固有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框架,这是我前面反复强调的。  季晓宇:是不是可以说鸳鸯蝴蝶派从狭义上说就是通俗的、市民的、大众的,而广义上需要重新做一个判定?  陈山:鸳鸯蝴蝶派就是现代媒体的一批活跃的职业创作者,上海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和媒体,主要以出版社、电影院、海派舞台和各种唱本、小人书、海报等传播渠道和平台,传统的传播渠道被颠覆或更新,他们活跃于报纸的副刊等平面媒体,在电影界,既是电影编剧,也写电影评论文章,文风很活泼,这都是所谓的鸳鸯蝴蝶派,和互联网写手相似。并且,它是与宋元以来的城市文化和非士大夫文人(所谓“书会才人”)一脉相承,(元朝所谓“九儒十丐”的文化政策产生养了一批流落在民间谋生的下层知识分子)和白话小说、昆曲、南戏都是同样的文脉,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汲取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营养。  ……



精彩内容
南艺电影馆于2016年6月6日建成开馆。它既是一个电影藏品资料馆,也是一个小型的艺术影厅和艺术沙龙空间。
  《电影馆谈艺录》收录了南艺电影馆自成立以来举办的重要活动的内容实录,包括学术研讨、映后交流和艺术沙龙等。此外还收录了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学术团队近年来的部分学术成果和创作经验总结,包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纪录片拍摄和戏剧舞台实践等。
  《电影馆谈艺录》为“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丛书”系列,由江苏省优势学科第三期项目(戏剧与影视学)资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