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07 4.7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子安宣邦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4715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8986567

上书时间2023-07-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子安宣邦著,吴燕译的《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精)/子安宣邦作品集》通过串联近代以来日本的解读史,也能了解其学界和民间的某些意识形态立场。本书折射了现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本书共二十三讲,分别为《论“学”》《死生·鬼神》《温故知新》《论“乐”》等文章。

作者简介
子安宣邦(1933-),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思想史和文化理论研究家。生于神奈川县川崎市,东京大学文学部伦理学博士课程毕业,历任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大学与筑波女子大学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学会会长,是日本19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批判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思想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作为“事件”的徂徕学》《日本现代思想批判》《江户思想史讲义》《国家与祭祀》《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精读》《何谓“近代的超克”》《日本人是如何认识中国的》等。
吴燕,文学博士,现于日本多摩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清末民初与明治日本的文化交流。译著:《时尚的哲学》《叙述民族主义》等。

目录
中文版  序致中国读者
导读  近现代日本与《论语》解读
绪言  《论语》与“学”之复权
第一讲  论“学”
第二讲  论“仁”
第三讲  论“道”
第四讲  论“信”
第五讲  论“天”
第六讲  论“德”
第七讲  问“仁”
第八讲  问“政”
第九讲  问“孝”
第十讲  怀“德”
第十一讲  “忠信”与“忠恕”
第十二讲  死生·鬼神
第十三讲  身为“君子”
第十四讲  学“文”
第十五讲  温故知新
第十六讲  论“诗”
第十七讲  论“乐”
第十八讲  论“礼”
第十九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一
第二十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二
第二十一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三
第二十二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四
第二十三讲  弟子们的《论语》之五

本书索引

内容摘要
 对于希望了解日本思想现状的中国读者而言,子安宣邦著,吴燕译的《孔子的学问(日本人如何读论语)(精)/子安宣邦作品集》是一个“窗口”: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
社会与政治特征。
子安宣邦在书中梳理了近代日本解读《论语》的代表人物:诸桥辙次、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并兼
及朱熹、李泽厚等中国学者的解读。本书并非对这些解读的完整呈现,而是记录了学者们接近孔子曾经面对的问题的努力。从中可见:日本人是如何解读《论语》的;他们如何面对一些常问常新的问题,如什么是“学”“仁”“道”“信”“天”“政”“礼”。
子安宣邦的解读方法同样可以启示:再次思考《论语》中的“学”“仁”“道”“信”“天”“政”“礼
”等核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日本人如何读《论语》折射了现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
 

精彩内容

    对于希望了解日本思想现状的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是一个“窗口”:在今天的日本,《论语》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近代日本的《论语》解读也一定程度上折射近代日本的思想、社会与政治特征。

     子安宣邦在书中梳理了近代日本解读《论语》的代表人物:诸桥辙次、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等,并兼及朱熹、李泽厚等中国学者的解读。本书并非对这些解读的完整呈现,而是记录了学者们接近孔子曾经面对的问题的努力。从中可见:日本人是如何解读《论语》的;他们如何面对一些常问常新的问题,如什么是“学”“仁”“道”“信”“天”“政”“礼”。子安宣邦的解读方法同样可以启示:再次思考《论语》中的“学”“仁”“道”“信”“天”“政”“礼”等核心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媒体评论

 子萱安邦作品系列

《孔子的学问》(2017.06)
 《江户思想史讲义》(2017.07)
 《何谓“近代的超克”》(即出)
 《国家与祭祀》(即出)
 《汉字论》
 《现代日本的“亚洲”观》
 《现代日本的中国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