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世东亚汉诗流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世东亚汉诗流变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7.78 6.0折 28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明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7765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80元

货号9331820

上书时间2023-05-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编 朝鲜汉诗的近世流变

 绪论

 章 从高丽朝到李氏朝鲜时代的汉诗继承

 节 概述

 第二节 高丽末期愈演愈烈的隐逸现象

 第三节 高丽后期的隐逸诗人

 第四节 高丽隐逸诗的特色表现

 第二章 朝鲜李朝初期汉诗

 节 朝鲜李朝初期汉诗

 第二节 性理诗

 第三节 三唐诗人

 第四节 李朝使臣诗

 第五节 许氏家族

 第三章 朝鲜李朝中期汉诗

 概述

 节 朝鲜中期汉诗

 第二节 乐府诗

 第三节 金氏家族文学

 第四节 李朝女性汉诗人综论

 第五节 中朝女性诗歌“怨”“恨”之辨——以李氏朝鲜与明清诗歌的比较为中心

 第六节 佛教诗创作

 第四章 朝鲜李朝末期汉诗

 概述

 节 朝鲜末期汉诗概述

 第二节 委巷诗人

 第三节 实学派诗人

 第四节 末代遗唱

 第五章 朝鲜汉诗中的古体诗

 节 强烈关切民生疾苦

 第二节 民族英雄的刻画

 第三节 三千里江山的颂歌

 第四节 浪漫抒情的长歌

 第五节 民俗风情的生动写照

 结语

 一、李氏朝鲜时代汉诗的鼎盛

 二、明清使臣与朝鲜诗人的唱酬诗

 三、朝鲜李朝汉诗的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

 1.《朝鲜汉诗人目录》

 2.《朝鲜女性诗人集》

 第二编 日本汉诗的近世流变

 绪论

 一、日本汉诗的源头

 二、明清时期汉诗典籍的输入

 三、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

 四、对江户汉诗发展史分期的思考

 章 江户汉诗的初期发展(庆长八年至延宝七年)

 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初期汉诗的创作格局

 第三节 木下顺庵与江户诗坛的“尊唐”风

 第四节 伊藤仁斋、中江藤树、德川光园等汉诗人的创作

 第二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上)(延宝八年至宝历九年)

 节 概述

 第二节 “尊唐”论与诗坛的兴盛

 第三节 林门汉诗创作

 第四节 木门汉诗创作

 第五节 堀川派汉诗创作

 第六节 萱园派汉诗创作

 第三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下)(宝历十年至文政十二年)

 节 概述

 第二节 反复古诗论的兴起及其对诗坛的影响

 第三节 江村北海的汉诗创作

 第四节 幽兰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五节 混沌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六节 江湖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七节 江户汉诗繁荣期诗僧的创作

 第四章 江户汉诗的总结期(天保元年至庆应三年)

 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总结期诗风的传承与融合

 第三节 幕末明初的汉诗风尚

 第五章 江户时期女性汉诗人的创作

 节 江户时期女性汉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

 第二节 江马细香、梁川红兰、原采蒴等女性汉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江户时期女性汉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地位

 第六章 江户汉诗中的季节 咏叹

 节 春花的寄托

 第二节 赏春的心态

 第三节 惜春的悲情

 第七章 本土俗体的江户狂诗

 节 江户狂诗的名称及来源

 第二节 江户狂诗创作的三次高潮

 第三节 江户汉诗的繁盛踪影

 第四节 江户狂诗特征分析

 第八章 近世日本汉诗中的绝句体

 节 东亚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岛国山水的颂歌

 第三节 近代日本汉诗人群

 第四节 血性强国之歌

 第五节 入欧的惊奇与困惑

 第九章 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以《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为中心

 节 《诗薮》传播日本的背景

 第二节 《诗薮》的体例结构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三节 《诗薮》“气运说”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四节 《诗薮》诗歌审美标准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结语

 一、江户汉诗成功的原因

 二、江户汉诗的特色表现

 三、江户汉诗学的本土化

 四、近世日本汉诗的比较文学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三编 琉球汉诗流变史略

 绪论

 一、从琉球到冲绳

 二、琉球汉诗的发展轨迹

 三、琉球汉诗研究现状

 章 琉球汉诗的酝酿期

 节 琉球汉诗的起源

 第二节 汉诗输入琉球的途径

 第三节 明代琉球汉诗的保存现状

 第二章 琉球汉诗的发展时期(1636一1759)

 节 清代批官生及其汉诗创作

 第二节 琉球勤学生的汉诗创作

 第三节 《皇清诗选》和《中山传信录》收录的琉球汉诗

 第四节 《中山诗文集》——琉球部汉诗总集

 第三章 琉球汉诗的黄金时期(1760一1844)

 节 欲为海国无双士,读尽天都未见书——官生汉诗的百花盛开

 第二节 琉球本土汉诗人的崛起

 第四章 琉球汉诗的落幕(1845―1884)

 节 林世功的汉诗创作

 第二节 林世忠的汉诗创作

 第三节 二林的试帖诗创作

 第四节 晚期琉球汉诗人代表蔡大鼎

 第五章 琉球汉诗文研究综论

 节 琉球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从《东游草》与西游草之比较看琉球对中华文化的皈依

 第三节 琉球汉文尺牍的文学意义及史学价值

 第四节 《中山诗文集》解说

 结语

 一、琉球汉诗的主旋律

 二、琉球汉诗中的特色意象

 三、琉球汉诗之于东亚汉诗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1.琉球汉诗别集版本

 2.琉球汉诗人统计

 第四编 越南汉诗流变史略

 绪论

 一、越南汉诗的研究现状

 二、越南汉诗的概念和流变分期

 三、越南汉诗的流变内容分析

 章 中越文化交流与汉诗传播

 节 中越文化交流的渊源

 第二节 越南汉诗产生的土壤与背景

 第三节 中越两国的汉诗外交

 第二章 李朝汉诗

 概论

 节 李朝前僧侣诗

 第二节 李朝初期佛偈诗

 第三节 李朝中后期儒士汉诗

 第三章 陈朝汉诗

 概论

 节 陈朝国君汉诗

 第二节 陈朝宗室朝臣汉诗

 第四章 后黎朝汉诗

 概论

 节 开国文学家——阮荐

 第二节 黎圣宗的诗歌创作活动及其影响

 第三节 黎末南北方汉诗

 第四节 安南文学巨擘——黎贵悖

 第五章 阮朝汉诗

 概论

 节 嘉隆时南北诗风

 第二节 阮朝诗豪——阮攸

 第三节 明命、绍治、嗣德三朝汉文诗

 第四节 越南北使诗大家——李文馥

 第五节 法人势力下的爱国志士诗以及汉诗的厄运

 第六节 越南汉诗创作的绝响——潘佩珠

 第六章 越南汉诗中的七律体

 节 安南七律诗的渊源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长期浸染

 第三节 安南科举的影响

 第四节 群臣唱和风气的引导

 第五节 近代诗风转变中的七律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越南汉诗古籍表

 跋语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