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十五题 阅读本书不仅能获得佛教和中印关系的基本知识,还能了解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与堂弟提婆达多的斗争以及玄奘和唐太宗、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论说逻辑分明、丝丝入扣,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揭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善于综合和联系的特点。希望本书能满足那些对学术大师的研究成果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教十五题 阅读本书不仅能获得佛教和中印关系的基本知识,还能了解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与堂弟提婆达多的斗争以及玄奘和唐太宗、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论说逻辑分明、丝丝入扣,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揭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善于综合和联系的特点。希望本书能满足那些对学术大师的研究成果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58 八五品

库存6件

山东青岛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4

文友旧书店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第2版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统计学原理 经济类 管理类专业用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第2版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统计学原理 经济类 管理类专业用 ¥75.00
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讨论 人与动物都会患病,但只有人才赋予病患以意义,而“意义”为了找到居所,为了成为有别于自身的那个叫做意义的东西,就得等着被说出被写出。《病患的意义》就是一本诞生在原作者经过 19 年来病患磨难的体验之上的著作。阅读这部似乎晦涩难懂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致死性疾病的磨难,即使有些人也罹患过同样的疾病,但大多数人的心灵早已因为死亡的恐惧
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讨论 人与动物都会患病,但只有人才赋予病患以意义,而“意义”为了找到居所,为了成为有别于自身的那个叫做意义的东西,就得等着被说出被写出。《病患的意义》就是一本诞生在原作者经过 19 年来病患磨难的体验之上的著作。阅读这部似乎晦涩难懂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致死性疾病的磨难,即使有些人也罹患过同样的疾病,但大多数人的心灵早已因为死亡的恐惧 ¥120.00
平砂玉尺经  元朝的刘秉忠字仲悔。在他所著的《平沙玉尺经》中《造微赋》以微妙、精细、不可思议的赋文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逐吉赋》论述消峰及其断言;《天机赋》是论述纳水及其断言。“三赋”的关系是:《逐吉赋》是《造微赋》测量峰砂风水好坏的操作尺度,《天机赋》是《造微赋》测量朝堂水吉凶的操作风水尺度。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对“三赋”进行论释。   可是风水学中的峦头派、三合派褒奖
平砂玉尺经  元朝的刘秉忠字仲悔。在他所著的《平沙玉尺经》中《造微赋》以微妙、精细、不可思议的赋文总述了风水原理和实践方法;《逐吉赋》论述消峰及其断言;《天机赋》是论述纳水及其断言。“三赋”的关系是:《逐吉赋》是《造微赋》测量峰砂风水好坏的操作尺度,《天机赋》是《造微赋》测量朝堂水吉凶的操作风水尺度。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对“三赋”进行论释。   可是风水学中的峦头派、三合派褒奖 ¥85.00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 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第1至12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陈梦雷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版点校本全十二册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最后一部分(原卷次五○一——五二○其内容主要是取材医学和医学以外的其它书籍中有关医学纪事和历史等问题。计有:总论:是从《易经》《周礼》及《素问《灵枢》等书中收集某些有关医学的概论性资料;医术名流列传:从史书、地方志及有关医学著作中收集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 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第1至12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陈梦雷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版点校本全十二册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最后一部分(原卷次五○一——五二○其内容主要是取材医学和医学以外的其它书籍中有关医学纪事和历史等问题。计有:总论:是从《易经》《周礼》及《素问《灵枢》等书中收集某些有关医学的概论性资料;医术名流列传:从史书、地方志及有关医学著作中收集 ¥3988.00
山带阁注楚辞清人蒋骥著《山带阁注楚辞》十卷,注六卷(含屈原赋二十五篇),余论二卷,说韵一卷。本次整理以雍正五年蒋氏山带阁原刻本为底本,点校者于淑娟首次考证出本书所谓康熙本是流传中的误记。重加校雠,并加以现代标点,更便于阅读。
山带阁注楚辞清人蒋骥著《山带阁注楚辞》十卷,注六卷(含屈原赋二十五篇),余论二卷,说韵一卷。本次整理以雍正五年蒋氏山带阁原刻本为底本,点校者于淑娟首次考证出本书所谓康熙本是流传中的误记。重加校雠,并加以现代标点,更便于阅读。 ¥68.00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平)(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李贺是唐代重要诗人,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系列奇伟瑰怪的艺术形象,富有感染力。虽终年仅二十七,却足以赫然名家。因其奇诡、跳跃的组织方式,昌谷诗不易读解,自宋至清有十余家作注,王琦汇解《李长吉歌诗》折衷前说,审慎详明;姚文燮以昌谷比老杜,勾稽两《唐书》,从诗史的角度说解李贺诗歌;方扶南批注《李长吉诗集》多独得之见,可资参考。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平)(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李贺是唐代重要诗人,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系列奇伟瑰怪的艺术形象,富有感染力。虽终年仅二十七,却足以赫然名家。因其奇诡、跳跃的组织方式,昌谷诗不易读解,自宋至清有十余家作注,王琦汇解《李长吉歌诗》折衷前说,审慎详明;姚文燮以昌谷比老杜,勾稽两《唐书》,从诗史的角度说解李贺诗歌;方扶南批注《李长吉诗集》多独得之见,可资参考。 ¥78.00
杨牧祥医术精要《杨牧祥医术精要》内容提要:杨牧祥教授潜心临床研究五十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临证经验 丰富。全书分为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诊余漫话、验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简介、学术论文内容 摘要、学术著作和科研获奖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杨牧祥教授“衷中参西”,充分运用现代医学科 技手段,弘扬中医气血相关理论和痰瘀理论的医疗实 践过程。
杨牧祥医术精要《杨牧祥医术精要》内容提要:杨牧祥教授潜心临床研究五十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临证经验 丰富。全书分为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诊余漫话、验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简介、学术论文内容 摘要、学术著作和科研获奖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杨牧祥教授“衷中参西”,充分运用现代医学科 技手段,弘扬中医气血相关理论和痰瘀理论的医疗实 践过程。 ¥198.00
20世紀中國全紀錄:Chronicle of China-20th Century本书记录了1900年--1994年间每日发生的全部重大事件,为查找历史事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并配有图片。
20世紀中國全紀錄:Chronicle of China-20th Century本书记录了1900年--1994年间每日发生的全部重大事件,为查找历史事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并配有图片。 ¥398.00
敬宜笔记续编书中的文章都非常短的,内容则比较多样。有的讲世界大事,有的将国家大事,更多的则是市井小事,个人感受。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将问题则是单刀直入,直抒胸臆。用四个“真”字来表示: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可以称之为四真之境。
敬宜笔记续编书中的文章都非常短的,内容则比较多样。有的讲世界大事,有的将国家大事,更多的则是市井小事,个人感受。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将问题则是单刀直入,直抒胸臆。用四个“真”字来表示: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可以称之为四真之境。 ¥9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季羡林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53319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2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学术文章必是艰涩难懂吗?看看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文章就会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这样妙趣横生。
  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将季羡林先生论佛教的文章编排为十五个题目。使读者能够条理清晰地阅读季先生在佛教史和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些重要论述: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论释迦牟尼、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法显、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关于玄奘、关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佛教的倒流。
  阅读本书不仅能获得佛教和中印关系的基本知识,还能了解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与堂弟提婆达多的斗争以及玄奘和唐太宗、菩提达摩和梁武帝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平易近人,论说逻辑分明、丝丝入扣,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揭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善于综合和联系的特点。希望本书能满足那些对学术大师的研究成果心存向往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作者简介】
  季羡林,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清华园日记》等。
【目录】
我和佛教研究(代序)
第一题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1.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2.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3.佛教的起源
第二题论释迦牟尼
1.释迦牟尼的名字
2.释迦牟尼的家族
3.释迦牟尼出生的时间
4.释迦牟尼的生平
5.原始佛教的教义
6.释迦牟尼的说法方式
7.释迦牟尼对社会改革的看法
第三题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第四题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
1.问题的提出
2.佛典中对于提婆达多的论述
3.论述中的矛盾
4.我的看法:几点结论
第五题浮屠与佛
第六题再谈“浮屠”与“佛”
1.“佛”字对音的来源
2.从“浮屠”与“佛”的关系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
第七题法显
1.晋宋时期佛教发展情况
2.法显的生平和活动
3.结语
第八题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第九题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第十题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第十一题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第十二题关于玄奘
第十三题关于《大唐西域记》
第十四题佛教与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
第十五题佛教的倒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