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298 八五品

库存6件

山东青岛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志华、李滨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26

文友旧书店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中国第一女贪官蒋艳萍:中国反贪报告艳萍有句名言:“在男人当权的社会, 只有懂得充分开发利用男人价值的女人,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女人。”蒋艳萍正是以这一“名言”,在官场瞄准对她有利用价值的男人,先后与40余名厅级领导干部发生性关系,再送钱财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色与财双管齐下,可谓屡试不爽。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从一名仓库管理员,爬升为副厅级的领导干部。甚至被关押在湖南汉寿县看守所期间, 在高墙电网警成森严的
中国第一女贪官蒋艳萍:中国反贪报告艳萍有句名言:“在男人当权的社会, 只有懂得充分开发利用男人价值的女人,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女人。”蒋艳萍正是以这一“名言”,在官场瞄准对她有利用价值的男人,先后与40余名厅级领导干部发生性关系,再送钱财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色与财双管齐下,可谓屡试不爽。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从一名仓库管理员,爬升为副厅级的领导干部。甚至被关押在湖南汉寿县看守所期间, 在高墙电网警成森严的 ¥99.00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 张志远先生 是我国有名学者,第三届国医大师。本书主要内容有药物应用辨析、名方应用经验、师长医友传、名家民间秘验、经典医籍探究等,计六百余则,系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录等后续作品。书末附先生绝笔桐阴消夏录。张志远先生老骥伏枥,在生命很后时光,奋笔疾书,奉献了毕生临证经验。字字句句,心血凝结,经方为主,务求实用;春蚕丝尽,蜡炬泪干,临证至宝,传世龟鉴。遵先生嘱,续编封面选青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 张志远先生 是我国有名学者,第三届国医大师。本书主要内容有药物应用辨析、名方应用经验、师长医友传、名家民间秘验、经典医籍探究等,计六百余则,系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录等后续作品。书末附先生绝笔桐阴消夏录。张志远先生老骥伏枥,在生命很后时光,奋笔疾书,奉献了毕生临证经验。字字句句,心血凝结,经方为主,务求实用;春蚕丝尽,蜡炬泪干,临证至宝,传世龟鉴。遵先生嘱,续编封面选青 ¥99.00
最好的辩护  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的辩护律师”的德肖维茨在《最好的辩护》中记录了他曾代理的最富有争议、影响面颇大的十几起案件,将案件的故事背景和诉讼过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书中不乏曲折跌宕的案情发展、纯熟的辩护技巧、精彩的辩护场景和令人意想不到的诉讼结局。每个引人入胜的案件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在读者脑海中上映。   作者代理案件注重办案技巧,强调以理取胜,坚持“以攻代守”的策略
最好的辩护  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的辩护律师”的德肖维茨在《最好的辩护》中记录了他曾代理的最富有争议、影响面颇大的十几起案件,将案件的故事背景和诉讼过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书中不乏曲折跌宕的案情发展、纯熟的辩护技巧、精彩的辩护场景和令人意想不到的诉讼结局。每个引人入胜的案件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在读者脑海中上映。   作者代理案件注重办案技巧,强调以理取胜,坚持“以攻代守”的策略 ¥68.00
太后与我  对于历史,永远都需要有正视的勇气与不为所惑的鉴别能力。对于《太后与我》中为了情节连续而保留下的关于宫廷性乱、同性恋等的描写,相信读者能用理性的眼光辩证看待,真正体味在学术化文字的严肃难近和娱乐化文字的荒诞无稽之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作者的视角把它作为了解清末人情风俗的参考。
太后与我  对于历史,永远都需要有正视的勇气与不为所惑的鉴别能力。对于《太后与我》中为了情节连续而保留下的关于宫廷性乱、同性恋等的描写,相信读者能用理性的眼光辩证看待,真正体味在学术化文字的严肃难近和娱乐化文字的荒诞无稽之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作者的视角把它作为了解清末人情风俗的参考。 ¥58.00
  我遭受了挫败、欺骗和背叛。   他们谋害了我的父亲,   我会不惜代价为他复仇!   1789年,宏伟壮丽的巴黎城迎来了法国大革命的开端,人民奋起抗击压迫他们的贵族阶级。鲜红的血液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流淌,但正义的革命总是伴随着高昂的代价……   在这个贫富阶层间的不和达到ding峰,整个法国都陷入动乱和分裂的时代,亚诺和伊莉斯正在努力为他们失去的一切复仇。
  我遭受了挫败、欺骗和背叛。   他们谋害了我的父亲,   我会不惜代价为他复仇!   1789年,宏伟壮丽的巴黎城迎来了法国大革命的开端,人民奋起抗击压迫他们的贵族阶级。鲜红的血液在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上流淌,但正义的革命总是伴随着高昂的代价……   在这个贫富阶层间的不和达到ding峰,整个法国都陷入动乱和分裂的时代,亚诺和伊莉斯正在努力为他们失去的一切复仇。 ¥68.00
医道还真医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之产物,医案则是医生临床经验的结晶。古今中医医。案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财富。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学者颇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研究事半功倍。”作者深谙此中奥义,决心秉承弘扬申医学之大志,为更多人研习中医,提供可供参考的医案成果。
医道还真医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之产物,医案则是医生临床经验的结晶。古今中医医。案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财富。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学者颇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研究事半功倍。”作者深谙此中奥义,决心秉承弘扬申医学之大志,为更多人研习中医,提供可供参考的医案成果。 ¥88.00
你的第一本博弈论 : 用博弈论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难题本书详细介绍了智猪博弈、猎鹿博弈、酒吧博弈、手枪博弈、斗鸡博弈、分粥博弈等博弈论的基本模式及其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博弈论的精义,提高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将博弈论的原理和规则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在面对问题时作出理性选择,减少失误。
你的第一本博弈论 : 用博弈论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难题本书详细介绍了智猪博弈、猎鹿博弈、酒吧博弈、手枪博弈、斗鸡博弈、分粥博弈等博弈论的基本模式及其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博弈论的精义,提高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将博弈论的原理和规则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在面对问题时作出理性选择,减少失误。 ¥48.00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本书讲述了罗马如何仅在其存在的前几个世纪,便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小居民点发展成为意大利强大的城邦。这是罗马历史的形成期。罗马在政治领域、领土扩张、社会结构和领域表现出来的大多数特点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或确立的。作者探讨了罗马在竞争激烈的意大利社会中崛起和成功的原因,分析了罗马的许多关键特征,如其强大的统治精英、稳定的政治制度、对外开放程度,等等。书编辑序言本卷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本书讲述了罗马如何仅在其存在的前几个世纪,便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小居民点发展成为意大利强大的城邦。这是罗马历史的形成期。罗马在政治领域、领土扩张、社会结构和领域表现出来的大多数特点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或确立的。作者探讨了罗马在竞争激烈的意大利社会中崛起和成功的原因,分析了罗马的许多关键特征,如其强大的统治精英、稳定的政治制度、对外开放程度,等等。书编辑序言本卷 ¥70.00
钛经济:美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前沿创新与发展趋势有人说,哪里的经济活跃,哪里就有麦肯锡。在咨询领域,麦肯锡的报告被很多管理者视为未来一段时间经营策略调整的重要参考。 过去几十年,美国制造业经历了起伏,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涌现出一批具有颠覆性的“钛经济”公司。这些公司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现代社会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产品
钛经济:美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前沿创新与发展趋势有人说,哪里的经济活跃,哪里就有麦肯锡。在咨询领域,麦肯锡的报告被很多管理者视为未来一段时间经营策略调整的重要参考。 过去几十年,美国制造业经历了起伏,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涌现出一批具有颠覆性的“钛经济”公司。这些公司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现代社会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产品 ¥69.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志华、李滨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678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4页
  • 字数 618千字
【内容简介】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回首20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中苏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21世纪已进入所谓“后冷战”时期,但当前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冷战”与“后冷战”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无不向历史学家提出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有鉴于此,为了“着重反映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整体动向”,2009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了题为“冷战与中苏关系:外交、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30位学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分9个单元进行了主题发言。本文集就是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者简介】
沈志华,男,1950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录】
期望中苏关系史研究更上一层楼(代前言)
内战时期东北地方层面上的中苏关系:以《实话报》为例
苏联人在旅顺和大连的活动(1945~1955)
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
两个革命之间: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政治认同:1950年代中国与苏联、东欧的文化交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
苏联电影的引进及其对塑造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意义
橡胶合作:中苏经济关系的个案研究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
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
1960年代苏联对发展中世界的政策与中国的挑战
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计划及对华策略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苏中和解的最后尝试:对最新解密俄国档案的解读
失去的机遇?——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实现和解的新尝试
不期而遇的局面:1969年中苏美三角关系论析
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背景探析
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中国与东中欧关系
1980年代早期苏联对中国政策延续和变化的压力
苏联外交机构的干部更替与对华政策转变(1985~1986)
“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涵义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