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论语言的起源 [德]J.G.赫尔德 著 姚小平 译 9787100105583 商务印书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论语言的起源 [德]J.G.赫尔德 著 姚小平 译 9787100105583 商务印书馆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0.39 4.7折 22 全新

库存36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J.G.赫尔德 著 姚小平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5583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元

货号29401993

上书时间2024-10-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人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一直为这个问题所困惑。初民社会普遍相信,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某种神力的创造,所以人的语言也理所当然地被看作这一神力的恩赐。在西方,典型的语言神授说见于《圣经》,并且由于《圣经》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成为从宗教到学术各界的正统说法。直到17、18世纪,语言神授说仍主导着大多数学者的思维。同时,一些有头脑的学者开始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这些学者中有名的三位是:孔狄亚克(E.B.deCondillac,1714-1780),卢梭(J.J.Rousseau,1712-1778),赫尔德(J.G.Herder,1744-1803)。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1746)中探讨了语言起源问题。卢梭在1775年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论及同一问题,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论语言的起源》,在他逝世四年后问世。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解答。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一年后,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或拉丁文写成的论作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在这部著作里,赫尔德分析了以往有关语言起源的各种理论或假说。重点的对象有两个。一方面,他驳斥了苏斯米希(J.P.Sussmilch,1708-1767)的神秘主义观点。苏斯米希时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754年写过《试证早的语言并非源于人,而只能是上帝的发明》一作(1766年出版于柏林),狂热地维护语言神授说。另一方面,赫尔德批评了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观点,认为法国哲学家非但未能澄清问题,反而搅乱了正常的思路,使本来可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变得不可解释。
  苏斯米希的推理是:人类语言具有异常复杂的机理和精巧的组织,可以归简为二十个左右的符号(即字母),这样一种神奇的机制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只有的上帝才能造出它来。这种说法的荒谬在今天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但在那时,在赫尔德,要驳倒它并非易事,因为他不能像我们一样持无神论的立场。他不否认上帝的存在和,甚至也不否认人类为上帝所造。他抓住苏斯米希借以立论的一条根据,即人类语言的完善性,指出苏氏的理解彻底错了。事实上,没有一种语言像苏氏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他列举了一系列经验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首先,人类的言语器官所能发出的语声是极为丰富多样的,任何现存的文字都不可能把语声悉数记录下来并加以准确的描述。更不必说,文字相对于有声语言历史是较短的。
  其次,拿希伯来语这种常常被视为上帝早造就的语言来说,它的文字系统缺陷就更大了。希伯来文是辅音文字,并不记录元音。
  再者,人类语言初一定非常粗陋简单,充满感性的成分,缺乏抽象的表达。这一点可以从现代语言中的某些遗迹看出来,也可以从许多现代土著部落的语言上获得印证。



导语摘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人类语言的起源,论述精辟,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语言研究学习参考书。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佳解答。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一年后,*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拉丁文等写成的作品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作者简介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路德派神学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


译者简介:


姚小平,祖籍浙江省平湖县乍浦镇,1953年生于上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有《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 、《语言文化十讲》、《罗马读书记》、《西方语言学史》;译有《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论语言的起源》、《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编有《〈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西方语言学名家译丛》、《汉英词典》(第三版)等。



目录

修订第二版序言


卷  人类凭借其自然能力,能够自行发明出语言么?



第二篇


第三篇


第二卷  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发明语言和能够有效地发明语言


条自然规律


第二条自然规律


第三条自然规律


第四条自然规律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人类语言的起源,论述精辟,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语言研究学习参考书。
18世纪中叶以后,语言起源问题已成为欧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学者加入了辩论的行列。1769年,柏林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甚至决定设立专奖,以征求有关语言起源问题的*佳解答。来自欧洲各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这场竞争。一年后,*终有三十篇论作呈交科学院。在这些用德文、法文、拉丁文等写成的作品中,有六篇受到评审人士称赞,还有一些被认为写得不错,但是获得科学院奖并由科学院指定出版的只有一篇,那就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



主编推荐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路德派神学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

译者简介:

姚小平,祖籍浙江省平湖县乍浦镇,1953年生于上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有《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 、《语言文化十讲》、《罗马读书记》、《西方语言学史》;译有《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论语言的起源》、《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编有《〈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史》、《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西方语言学名家译丛》、《汉英词典》(第三版)等。



精彩内容

我把苏斯米希的推论方式称为一个永动陀螺,因为他可以把这陀螺转起来对付我,我也可以把它转起来对付他,这东西就可以这样一直不停地旋转下去。没有语言,人就没有理性,而没有理性,也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和理性,人就不能接受神的教授,而没有神的教授,他当然也不会有理性和语言。这样的推论会把我们导向何方呢?如果人没有理性,他怎么通过神的教授来学习语言呢?而没有语言的话,他连起码的理性运用也达不到。这么说,人在有语言和能够获得语言之前,已经应该拥有语言了;或者说,在还没有起码的理性运用的时候,人就已经具有理性了。正如苏斯米希先生自己也承认的那样,为能听懂神所教授的个音节,人必须已经是人,即能够清晰地思维,而当人初次形成清晰的思想时,语言业已存在于他的心灵之中;换言之,语言不是由神来教授的,而是由人自身的手段生成的。我知道,人们说的这种神的教授实际上多半是指父母把语言教给孩子。但是请想一想,这跟所谓神的教授能同日而语么?如果没有孩子本身自始至终的创造活动,父母是永远教不会他们说话的。父母只是用一定的词语符号让孩子注意到事物的区别,所以,父母并不能代替孩子思维,而是通过语言来启发和促进孩子的理性运用。也许有人出于其它原因假定超自然推动力的存在,但这跟我的目的毫不相干。即使存在这种推动力,上帝也根本没有为人发明语言;相反,人必须始终运用自身的力量为自己找到语言。要想能够从上帝的嘴里接受个词,即理性的区分标记,就需要具备理性;要把这个词作为真正的词来理解,人就必须运用他的意识(Besinnung),就好像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词的存在。于是,我的对手使用的武器全都对准了他本人。为了学习神的语言,人必须实际运用理性;而一个正在说话的孩子,只要他不是像一只鹦鹉那样毫无思想地重复一些词,也始终在运用理性。难道像鹦鹉那样学话可以被认为是神的尊严的学生该干的么?假如人就是这样学习语言,我们的理性语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相信,假如我的那位可敬的对手还健在,他会明白他提出的异议经过进一步的解释后,可以成为有力的反证。也就是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书里面搜集起来的材料足以推翻他的理论。假若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那么闪烁其辞,说什么存在着“一种还称不上是限度理性的理性能力”。站在我们的立场上,马上就可以发现矛盾。竟然会有一种连起码的理性运用也没有的理性生物,或一种没有语言,却能运用理性的生物!一种不具理性的生物,却能为理性所教化;或一种能够教化的生物,却不具有理性!一种不知如何运用简单的理性的生命体,然而却是人!一种不能依靠自身固有的力量使用理性的生命体,但通过超自然的传授却能学会自然的运用!一种根本不属于人,即并非由人类力量生成的人类语言,或一种完全属于人的语言,没有它,人的任何固有的力量都无法表现出来!一方面,它使人得以成为人,另一方面,人没有它仍然是人;在还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在还不能自我表现之前,就必须自我表现,等等,等等。一旦我们认识到,人、理性和语言是现实性而非可能性,一旦我们把“能力”(人类能力、理性能力、语言能力)这个词的虚幻的外衣剥掉,上述种种矛盾就暴露无遗了。
  有人会问,“与熊生活在一起的野孩子,他们也有语言么?他们难道不是人么?”然而,首先,如果人处于非自然的状态,他就会退化!拿一块石头压在一株植物上,这植物岂不会长歪么?就本性而言,它是向上生长的植物;它弯曲着把石块缠绕起来,不也表明它有直向生长的力量么?其次,即使是这种退化的可能,也显示了人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没有动物的强大本能,由于人在所有的方面都有不那么强的能力,总之,正是由于他是人,他才能退化。假如他没有那么灵活的发音器官和四肢,他能学会像熊一样咆哮和爬行么?有没有别的动物,猴子也好,驴子也好,能够学到这种程度呢?人能变得那样不自然,恐怕他的人类本性也起了作用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