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31.27 5.3折 ¥ 59 全新
库存227件
作者梁永安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45782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9398939
上书时间2024-10-20
高黎贡,所有这一切的真正起点
1973年10月23日,我和几个高中毕业的同学走下大巴,伫立在怒江峡谷的一个山脚,忐忑地等待上面的村寨派人来接。
峡谷,总是有些神秘的气息。已是傍晚时分,一里开外,怒江水默默地流着,泛起变幻莫测的道道水纹。夕阳暖黄,余晖斜照东岸高高的山崖,剪映出一群群归巢山鸟的灰影。望西面,延绵不绝的山色忽明忽暗,沉甸甸地倚在天际,那就是日夜俯瞰怒江奔流的高黎贡山。
那一刻,我忽然有些惶惑:难道以后就要在这深深的怒江峡谷中扎下根来,日复一日地劳作,在高山与江水的笼罩中度过一生?一切都没有答案,蓦然有些失落,天色似乎更加灰暗了。
没有想到,两年后的1975年,也是10月23日,我坐在大卡车上,在同一个地点启程,回城当了工人。那一天,那个叫“芒合”的傣族寨子渐渐远去,直到看不见,但还是看了又看,满心的不舍。
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从学生到教师,在上海一晃多年。虽说学业、工作很紧,也走了世界不少地方,但夜深人静之时,常常有一种无形的引力,让我回到曾经生活了两年的怒江峡谷。金黄的野芒果、肥硕的芭蕉叶、雪白的瀑布、傣家人的火把、月夜的稻香……一切一切,都飘荡在记忆之海中,融化在生命的脉动中。
我插队所在的芒合寨散在一片高坡上,背后是一道清冽的河流。河水来自蜿蜒而下的山谷,山谷两旁是枝叶葳蕤的热带杂木林。林子里散布着数不尽的野果、山花。常见的是橄榄,绿的黄的大的小的,林林总总,一树又一树。这里的山也千姿百态,拐一个弯,眼前就变了样。水往低处流,在山和山之间划下一道道山涧,山涧自然也弯弯曲曲。奇妙的是,沿山涧向上望,几十里外的树木茂密处,隐约一道瀑布遥挂山崖,那大概是这条河的上游了。从瀑布再往上看,景色飞快变化,绿色犹如被一只巨笔匆匆抹去,只留下灰茫茫的松柏,点缀在峻峭的高寒处。从它们稀落的远影看,那里的风是日夜刮个不停了。从那片灰色再向上,亮闪闪地浮着皑皑的白雪,透出圣洁与威严。白雪之上,千丈古岩赫然耸立,青光闪闪,那是高黎贡山的高峰,本色、凛然而又单纯。
这就是芒合的背景,一幅巨大的垂直画卷。这画卷的纵深,不过短短几十里,但视野中的风景,千变万化。从这美丽画卷中流出来一道哗哗作响的大河,从村后绕了个弯,跳跃着飞驰而下,瞬间跃入怒江,激起不尽的喧哗。
来到芒合寨,不久是热闹的春节。初春二月,江风已经暖了。无雨的时节,江水碧绿,波纹柔而长,携着山影而来,流着落花而去。江岸一片银白,裸露的江沙晶晶闪亮。成群的木棉树还没有长出绿叶,古灰色的枝头上却已经绽开了一朵朵火红的大花瓣,倒映在一江春水。这是怒江妖娆的时光,它一路化开冬日的萧瑟,带来两岸五彩的春意。随着布谷鸟的呼唤,傣家人进入了繁忙的春种,晒田、放水、育秧、插秧……一年的耕作,开始了。自然在默默地运行,江水和高山和谐地传递着万物生长的节律,美丽的芒合寨,远远望去,笼罩在浓浓的绿荫中,若隐若无,一切都天衣无缝,共容在山水相依的情意中。一道道水田、一垄垄甘蔗、一片片芭蕉林沿着缓缓的坡地舒展开来,仿佛是生灵千古的呼吸。
怒江两岸,并不是芒合得天独厚,独领风流。沿着怒江西岸的山道行走,一道道江湾接着一片片山坡,一张一弛地伸向远方。山坡有大有小,各族百姓就栖息在大山打开的这些可耕可居的山地上。山坡的后面大多有河,河两岸一定有山,屏风般交错着,移向高黎贡山的深处。在春日里登高远望,天地人浑然一体,气势磅礴而又纯净澄明。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的不正是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吗?
被这片大自然的灵秀之地所吸引,傣族、傈僳族、彝族、景颇族、德昂族,还有汉族纷纷在怒江两岸定居,形成多民族杂处的特异人文。当时每月逢十,是各族人“赶摆”(“集市”之谓)的日子。赶摆的地方,可以说是个小小的民族服装展示会,各族人来来往往,五颜六色,风情瑰丽。印象深的是景颇族的男人和德昂族的女人。景颇男人的服装大黄大黑,腰上斜挂着一把长刀,威风凛凛。而德昂女人上装缀满银子打的圆片,小腿上套着密密的黑色竹圈,走起来飒飒有声。卖东西的人并不称斤论两,而是按“个”或“串”或“堆”交易。各族人有时语言不通,就用手比比划划,彼此会意一笑。赶摆时能见到很多城里难得见到的稀罕东西。在一次赶摆中,惊讶地看到有人卖小黑熊,八元一只。山野风貌浓浓的摊位上,有时也能看到日本的双狮表、东南亚的T恤衫、美国的打火机……俨然有了全球化的气息。那里毕竟离缅甸很近,人流往返,也带来了异国他乡的物流。
峡谷里的人生活很简单,耕种稻田山地,还有密密的甘蔗林。甘蔗是我们村寨重要的经济收入,让芒合寨的强劳力一天能挣一块六毛钱。记得刚刚到上海读书的时候,当过知青的同学一起聊天,谈起收入,很多农村劳动一天,竟然只得到两三毛钱。这使我猛然明白,怒江虽然山高路远,但上天待人并不薄,使那里的人们在一个普遍贫困的年代,还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收入。然而这种记忆是短暂的,芒合寨在短短的一年中,也遭遇了元气大伤的收入锐减,起因是计划经济的指令。上级让芒合寨划出100亩地栽种棉花,而热带地区种棉花,的问题是治虫。棉花苗刚出土,各种虫害就汹汹而来。的办法是喷洒药水。于是我和几个社员天天不停,背着喷雾器与棉虫战斗,几天一个循环,根本不敢停。棉花地中央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不知死去多少年。但我们开始打药水的第二个清晨,远远看去,地里那棵枯树一夜之间青枝绿叶!太不可思议,简直要相信世界有神了。跑到树旁细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原来那些“绿叶”是一树密密麻麻的碧色毛虫。看来是它们受不了满地的药水气息,到树上避难了。这是我人生中看到的惊悚的画面,至今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这些棉花地费尽了芒合寨的人力物力,后的结果,一亩地仅能收到十来斤棉花,把生产队几乎拖垮了。这记忆伴随着回来的精神成长,深深地知道,为什么需要改革开放,为什么不能让这样的苦难重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人类的生活法则。芒合寨的乡民除了种植,还上山打猎,下江捕鱼。上山打猎,野猪、麂子、狗熊,都是目标。寨子里有个智力障碍小伙,看到别人在河边埋设铁扣,捕捉水獭。于是他也借了几副铁扣,随意安放在河边。想不到他一天之内扣到三只水獭,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看到他提着三只水獭,去供销社卖了48元钱,忽然感觉这山乡有点儿魔力,什么奇幻的事儿都可能发生。后来他再接再厉,借了一个竹子编的长笼,放到怒江里捕鱼。说来真不可置信,他竟然捉到了一条重达43斤的大鲶鱼。是不是怒江要以此来向人们昭示自己的深不可测?
生存是艰难的,但傣家人的习俗中还是有一股浪漫的气息。春节、火把节红红火火,日常的习俗也情趣丛生。特别是“抢婚”,令人忍俊不止。我次看到是在春天,清晨一片寂静中,突然扬起一阵哭声。细细听,是母女在对哭,起起伏伏绵延不止。赶紧起来问人,才知道是今天有“抢婚”,按常规,出嫁的女儿要依偎在母亲身边一起嘤嘤哭泣。院落外,一大群提着棍棒的小伙子,严阵以待。母女的哭声萦绕不绝,一直到日上三竿,来“抢亲”的男家还不见踪影。女家的父亲跑到家门口不停地张望,嘴里念念有词:“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来抢?……”。还好,等了半晌,男家的队伍终于赶到,两架手扶拖拉机装满手执棍棒的小伙子。他们跳下,与等候在女家门口的人群“大打出手”。棍棒交错中,男家的人终于突入院中,将新娘架了出来。新娘一出来,“战斗”的双方立刻笑脸相向,热热闹闹坐下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的习俗,恐怕有上千年了吧?
在芒合寨的生活只有短短的两年,但她始终伴随着后来的生活与成长。2002年在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教书,学生问我:“你难忘那一段生活?”
“在云南高黎贡山劳动的那两年。”我几乎不假思索。
我常常想,那两年的时光为什么如此令人难忘?也许,是那里山高水长的苍郁气象;也许,是那里淳朴奋勉的乡民。细细体会,更还有那永不褪色的生命体悟。芒合寨的乡民给了我们一亩菜地,紧靠在大河边。种下的番茄、辣椒、玉米、扁豆、茄子,从娇弱的幼苗,到碧绿的枝叶,后是沉甸甸的果实。当吃下口自己种出来的番茄,喜悦盈满身心。那一刻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种出来的果实香甜,一切其它都显得虚浮。也就在那个时刻,明白了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轻松欣喜,来源于一切得到。而幸福,那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的活过。唯有劳动者,才能打开幸福的内核,播撒未来的种子。这信念朴素而简单,但在现代生活无时无刻不经受着冲击,滚滚历史八面来风,如何在纷纭中走自己的人生路?追昔抚今,所有的心怀,都可以追溯到在高黎贡山的劳动中。
八年前,我和几位上海的友人一起去到芒合寨,站在波浪飞动的大河边,眺望大山的云开云散。一位朋友忽然对我说:“今天来到这里,才真正了解了你,才知道你热爱什么样的生活。”
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满眼都盛开着山茶花。
在这本小书的出版之际,我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回忆。人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迢迢无尽,而美丽的高黎贡山,是所有这一切的真正起点。
为什么我们活得那么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茫然?
为什么我们甚至开始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被指责内卷,又被指责躺平;我们被贩卖孤独,又被推销爱情;我们被推向对立,又被斥为无情……
有人问,这代年轻人怎么了?
可是,我们也想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分享——
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构地生活。
关于爱情,要有坚定的单身信念,才有能量给对方输送温暖。
多读书。书和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要有点儿离群索居的气质,要有点儿孤独的能力。
好的人生是兢兢业业地珍惜自己、逆流而上,也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自己建立一种有尺度的生活,制定一个需要费力的目标。
梁永安老师从阅读、游历、爱情、工作、女性、自我、修养、孤独、人格、社交等15个主题切入当下青年群体的时代症候,期望与青年人一起突破对问题的单一认知,体会到生活的无限可能与多元价值。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
谈自我
3 在失去坐标的转型时代,青年人如何定位自我
7 如何接纳不完美且独一无二的自己
9 人这种社会动物,如何坚定自己
谈工作
17工作很苦,不喜欢,怎么办
21 “摸鱼”可耻?怎样做一个理直气壮的打工人
29 我劳动,我幸福
33 关于斜杠青年
谈人格
41 乌合之众的社会规则
45 一个好人该如何定义
好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53 以无畏的精神去生活,是好人的生命素质
躺平与幸福
59 躺平,是对生活有了新思考
61 跳出当下,眺望幸福
65 当代年轻人,需要哪些生命的探索
谈女性文化
75 几千年来的文化压制与禁锢
79 女性文化伴随社会发展,曲折向前
83 真正的女性文化是突破对自由的束缚
88 女性寻找到自我的精神价值,需要这三步
94 女性让男性越来越有压力?
谈女性写作
101 女性写作者的基因形成
105 人人都能写,但不是人人都能当作家
109 如果没有天赋,还能写作吗?
110 写作也要断舍离
我们为什么相爱相杀
117 女性的解放与困境
120 相爱相杀源于人性的复杂
122 相爱是存量,相杀是增量
123 爱情不是方舟,人应该追寻更大的精神空间
128 单身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
谈爱情
135 相爱路上,一定要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138 时代复杂,怎样抓住瞬间
140 瞬间的决定来自对生活的体认
142 小说、电影中的爱情瞬间
147 爱,不思考,才有永恒
谈孤独
153 孤独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的难言之隐
155 自由的生活,必然从孤独开始
156 有思想的人是孤独的
159 孤独,让你认识自己
161 孤独的人有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163 有孤独的能力,才能造福大众
165 孤独的巨大障碍是放不下
167 孤独的力量
谈读书
173 书和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175 阅读是生命的答案
180 细读是一种态度
182 书籍打开人的灵性
186 书写是读书的试金石
188 我们的读书时代
189 怎样读书,读什么书
谈生活
195 年轻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
199 如何打开年轻人的世界
203 如何理解年轻人的力量和软弱
211 年轻人要如何面对变化
谈社交
217 年轻人的社交问题,大家都很宅?
225 年轻人一定要避免无效社交
227 “社死”还是“社牛”?关键是找到“活过”的价值感
谈修养
233 修养,需要人文精神的养成
235 现代人的自我修养:热爱自然、人类、生命
241 人与人相处,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地尊重
谈美
247 对美我们要有一种历史性认识
251 为什么现在的审美趋向中性化
254 审美和审丑,该怎样界定
谈艺术
259 艺术不仅是绘画、音乐,艺术是原创,是自由
261 艺术的无用之美比有用还厉害
262 年轻人要怎样去学习艺术
附录
265 梁永安答读者问
为什么我们活得那么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茫然?
为什么我们甚至开始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被指责内卷,又被指责躺平;我们被贩卖孤独,又被推销爱情;我们被推向对立,又被斥为无情……
有人问,这代年轻人怎么了?
可是,我们也想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分享——
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构地生活。
关于爱情,要有坚定的单身信念,才有能量给对方输送温暖。
多读书。书和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要有点儿离群索居的气质,要有点儿孤独的能力。
好的人生是兢兢业业地珍惜自己、逆流而上,也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自己建立一种有尺度的生活,制定一个需要费力的目标。
梁永安老师从阅读、游历、爱情、工作、女性、自我、修养、孤独、人格、社交等15个主题切入当下青年群体的时代症候,期望与青年人一起突破对问题的单一认知,体会到生活的无限可能与多元价值。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
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方有很多空白的时代,它不像以前我们行万里路身处的熟悉世界,今天这个时代前面的各种生活都是未知的,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的组织形态、个体形态都在不断更新,新的科技、新的交通方式、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都在变,中国人现在的时空都在变,碎片化的时间,大量的人员流动,等等。
这时候,我对年轻人有两个建议。一,要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我们以前是代际的经验传承,是农业社会总结的,对前路有很高的预见性,现在这个转型时代我们无法做出预判,所以这时候要保持儿童一样对世界的好奇心,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去看一些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就是专心读书,靠脑子里面的知识性增长也就是靠脑生长去竞争,但是对心的培育、对内在的热爱这些社会感情的培养就比较单薄。所以将来走入社会,你的阻力主要是来自对心的培育不够,不是脑子不够。
第二,要在新的东西里去找人生,要走出自我舒适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像滑冰一样在表层停留,他的情感一定要放大,要走出去寻找新的可能。建立起一个新尺度,首先要培养对自然的感情,万物有灵,万物有情,你要体会到万物各自的存在,感受它们开花、结果、奔跑的生命过程。人只有具有普泛的感情,才能不断地获得心灵世界的打开。今天我们很多人的自然感情丧失了,一路走来,大家都是功利性,人也就不自然,活得不自然对这个世界的感情肯定是扭曲的。其次是爱人类,总的来说,人类已经变得比以前更具有多样性了,这时候不能因为跟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合,就否定掉全世界那么多丰富多样的人,要在差异性里获得一种世界的丰富性。
再次,要给这个世界创造、增添一点新东西。热爱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之后,你会发现人生的使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再添加,跟世界互相扩大。这是一个拼图时代,没有谁比谁高,自己认真生活,把体会到的事实分享给大家,也不要求天下都符合自己,这时候每个人才开始真正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一个人的价值是在差异性里体现自己的创造性。这是年轻人需要去理解的部分。
当年我去云南高黎贡山插队,一边是大山,山顶有雪,一边是怒江,那里号称是亚洲动植物基因库,生态环境多样,少数民族很多,文化多样,人的生活样态不一样。我到了那以后,首先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动植物保留到今天,都有它的自然智慧,人类再伟大也造不出大山大江来,所以人要敬畏自然,要抱着赤子之心去生活,而不是人为去搞一些虚荣、浮华、虚假的东西,那些东西是虚幻的,跟世界真正的本质不相合。这个对我的意义很大。
劳动对我影响也很大。到了那里,我次体会到挖地、种菜的真实意义,印象很深的是次吃到自己种的番茄,那个味道特别香甜,比所有吃过的东西都要香甜。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品尝过这种滋味,那时候我才体悟出来,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幸福,而幸福必然是投入劳动,然后有获得。后来做很多事情,我都时刻分析是快乐,还是幸福。
我爬过两次黄山,之前都是坐缆车上去,很轻松,那是快乐的,但那两次我是从正面上山爬两天爬上去的,爬到山顶回望云雾,那时候我感觉到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幸福就在这里,幸福就是人的力量,人的坚持和追求。
所以,到了城市,我不喜欢投机取巧的人。市场是变化不定的,有的人专门想不付出,多收益。在劳动里,我培养出了一个观念,你的生活一定要跟劳动并存,能问心无愧地说,我现在的生活就是我劳动得到的,这个才踏实。
世界有一个规律,人类不是一个完全按照劳动分配的存在,因为人类世界中还有5%的残障人士、各种需要救助的人,所以人类劳动100%,只能拿90%,还要让出一部分去扶助那些人。这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基本逻辑,但有的人尽量想自己多赚,活得很无情。从劳动里可以引申出非常多的价值观, 这点对我的影响也特别大。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劳动没有获得自己的尊重,一切工作都是要劳动者获得自己价值和尊严为前提,基本的正义是让整个天下的劳动者获 得公正,获得自己应该过的生活。
陶渊明去归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核心,不 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那只是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情怀,重要的是回归土地,回归耕耘。
有时候你帮助过一个人,他当时并不觉得,但是多年以后 他懂得了,心怀感恩。这就是你的劳动。劳动包含了一些很深 的含义,比如你对他人的付出,对生活的耕耘。只有劳作,你 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才能给别人。越不是靠劳动得来的,越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摸鱼可耻?怎样做一个理直气壮的打工人
现在年轻人讲“摸鱼”“社畜”“打工人”,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我们没有产生像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那样一种大的社会运动供年轻人来表达,但是他们的社会情感又需要释放,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自我重生。在原来的价值体系里,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不满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与它的距离,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工作方式等内心深处急切改变的欲望。
这一代年轻人,所处的社会转型刚刚缓慢起步。起步阶段,一个人在社会大环境里,有怎样的站位,有什么样的价值?现在年轻人表达、关注的,不是物质、衣食问题,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生存,而是他对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干什么的思考。当投石无路,他们就用这种方式取得一个自我反思。
这些话语不是新词,而是表达一种无可奈何,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属性、劳动属性,发出的自我疑问。“佛系”“摸鱼”“打工人”这些热词看似反映出他们对工作不积极,但其实他的人生态度并不消极。这里面还隐含了代际的问题,上一代人对当代青年人失去了示范性,日本也曾有过这样的历史境遇。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人是奋斗的一代,他们工作特别勤恳,后来到了90年代,这批人升到中管,也习惯于晚上9点、10点不离开,但底下的年轻人难办了,领导不走,大家也不好走。代际之间的节奏很不一样,上一代人的示范下一代人根本不想接受,碍于面子上跟着,跟着自然要摸鱼。
上一代人勤奋,勤奋的价值是确定的。当时公有制为主,一切都为了国家,具体目标也很清楚,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却不以这个为主要考量了,这时候他们一下子陷入了价值断裂,前人的模式不可遵循,代年轻人要自己去摸索,但哪有那么简单。
日本有个广告,一个霸道总裁掌握着偌大一个公司,大家对他毕恭毕敬,他在公司威风八面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小姑娘走进来,顿时吃惊,大汗也出来了,对她很畏惧的样子,反而是毕恭毕敬帮她拿包,办公楼里所有的员工都惊呆了,觉得简直是魔幻景象。原来霸道总裁在游戏房里打游戏,遇到这个小姑娘,而小姑娘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