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汉石经集存 马衡 9787545820645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当当正版 汉石经集存 马衡 9787545820645 上海书店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汉石经集存 马衡 9787545820645 上海书店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28.39 4.8折 480 全新

库存1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衡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2064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0元

货号29289287

上书时间2024-10-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馬衡與漢石經研究

虞萬里

一、引言

馬衡(一八八一—一九五五),字叔平,一字印生,別署无咎,號凡將齋主人。光緒七年(一八八一)五月生於江蘇吴縣縣衙内宅。祖籍浙江鄞縣,父馬海曙隨同鄉到揚州經商,太平天國軍起,清廷遣琦善平江南、江北,海曙因籌糧幹練被賞識,遂歷任江蘇丹徒、元和、長洲、吴縣、金壇、寶山等地知縣,衡即生於縣署。海曙生九子,長子馬裕藩爲吴氏所生,餘八子爲李氏所産。其中第三、第八子早夭,六子馬權,成就略遜,餘五子馬裕藻(一八七八—一九四五)字幼漁;衡譜名裕茳;馬鑑譜名裕葏(一八八三——一九五九),字季明,一字寅生;馬準譜名裕葓(一八八七——一九四三),字太玄;馬廉譜名裕荷(一八九三—一九三五),字隅卿。兄弟五人,皆爲名校教授,號稱五馬,馳譽南北,一時傳爲美談。相比蜀漢“馬氏五常,白眉良”之馬良(字季常)、馬謖(字幼常),僅留兄弟兩人名字,則鄞縣五裕顯得更爲光耀。

馬衡一生學問,與家庭教師葉瀚之啓蒙有關。葉瀚字浩吾,清末維新人士,留日學習師範教育,回國後被海曙聘爲家庭教師,教育諸子。葉瀚涉獵廣泛,兼通四部,精於墨學,尤以其承晚清浙派印學餘緒,嗜於金石之學。所著《晚學廬叢稿》中有龍門造像、四川摩崖、河南陝西浙江四川湖北造像等多種目錄,又有《中國美術史》《漢畫偶談》,於石刻、造像之學頗有研究,對幼年馬衡喜好金石有直接而深刻之影響。

馬海曙病逝,馬衡扶柩歸里,在寧波天一閣閲讀金石書籍,自習書法篆刻。一八九九年,馬衡與馬鑑考取秀才。時適上海南洋公學中院(上海交通大學前身)開辦不久,書院監院、傳教士福開森爲扭轉北洋大學學生不能用漢語寫作之境況,改變辦學宗旨,欲收中文基礎扎實的學生,故所招多爲舉人或秀才,馬衡兄弟應時而考入預科二班就讀。福開森收藏中國甲骨、書畫、瓷器等文物,研究中國美術,喜好書法篆刻的馬衡自然受其賞識。由此,福氏的古玩收藏、鑑賞也對年輕的馬衡有所熏陶。一九○四年,馬衡攜自刻印章赴杭州求教金石書畫大家吴昌碩,參與西泠印社籌建。離杭返滬時求吴題署“凡將齋”,名重一時的缶廬老人欣然爲題篆書匾額。以上經歷,逐漸形成馬衡一生學術之重心與蘄向。加之馬衡二十一歲時與葉澄衷女葉薇卿成婚,任葉氏企業董事會董事,年薪六千大洋,生活優裕,使其能購置大量碑帖拓本、書畫圖書以及青銅器銘刻等,日夕心追手摹,不僅書法篆刻功力深厚,古玩鑑賞能力亦與日俱進。自一九二二年起籌建北京大學考古研究室,次年任史學系教授兼國學門導師、考古研究室主任,組織古蹟古物調查會,任會長,兼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美術部主任,均皆圍繞其專長與興趣工作。以後三十年中,他先後出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館副館長、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長、院長,中國博物館協會會長等職,曾赴河南新鄭調查文物,搜求盜掘出土的漢魏石經殘石,參加清宫文物清點,爲故宫購買山西稷山小甯村興化寺被盜壁畫,參加居延漢簡整理,赴遼東半島“貔子窩”考古發掘,負責文物南遷,考察大足石刻,會同徐森玉鑑定購回《伯遠》《中秋》國寶,諸如此類,無一不是在其專長興趣和職責範圍之內。身後遺囑將個人收藏二萬餘件(卷)碑帖、圖書和青銅器、印章、甲骨、書畫、陶瓷、牙骨等文物悉數捐贈故宫博物院,顯示出其高尚品格和以國爲家之襟懷。



导语摘要

20世纪初之汉魏石经研究,王国维无疑是先驱,而王国维、罗振玉、马衡、徐森玉、张国淦、王献唐、孙海波等是中心人物,其中马衡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地位的便利,与王国维、罗振玉以及各方学者各地藏家都有联系,且亲自数度访洛搜集石经,所以是中心人物的核心。马衡先生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精于金石篆刻碑帖研究,将所收集之汉石经拓片(或残石),依据文献记载,整理石经次序,并用石经文字考订文献,编撰成此《汉石经集存》。该书是马衡先生一生中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金石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及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马衡(1881—1955),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南洋公学肄业。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又系统总结宋以来的金石学成果,著《凡将斋金石丛》《汉石经集存》。



目录
一概述

二释文

(一)鲁诗

经文一-一三六

校记一三七-一九三

不知篇名一九四-二〇二

说明

(二)尚书

经文二〇三-二二四

校记二二五-二二六

说明

(三)周易

经文二二七-二四七

校记二四八-二四九

不知篇名二五〇

(四)春秋

经文二五一-三三四

不知篇名三三五-三四〇

说明

(五)公羊

经文三四一-三八六

校记三八七

说明

(六)礼仪

经文三九儿-四五五

校记四五六-四五七

不知篇名四五八-四七〇

(七)论语

经文四七一-五一五

校记五一六-五二〇

说明

三附录

(一)碑图跋语及眉批

(二)参考书目

(三)各经释文起迄号数表

(四)编辑后记

(五)拓本、释文页数对照表

四图版

内容摘要

20世纪初之汉魏石经研究,王国维无疑是先驱,而王国维、罗振玉、马衡、徐森玉、张国淦、王献唐、孙海波等是中心人物,其中马衡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地位的便利,与王国维、罗振玉以及各方学者各地藏家都有联系,且亲自数度访洛搜集石经,所以是中心人物的核心。马衡先生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精于金石篆刻碑帖研究,将所收集之汉石经拓片(或残石),依据文献记载,整理石经次序,并用石经文字考订文献,编撰成此《汉石经集存》。该书是马衡先生一生中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金石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及收藏价值。



主编推荐

马衡(1881—1955),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南洋公学肄业。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又系统总结宋以来的金石学成果,著《凡将斋金石丛》《汉石经集存》。



媒体评论

马衡,在石經研究史上作出重大貢獻的先賢,一生學問,多才多藝,成就卓著,在書法、篆刻、書籍制度、度量衡制度、銅器古物鑑賞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詣,而用功深者端在金石之學,金石學中成就蕞大者即是漢魏石經之蒐集與研究。

《漢石經集存》,是馬衡先生搜集宋代及近代出土於洛陽的東漢熹平石經的殘石,加以綴合,考釋文字,并與漢以後傳下來的經本互相校勘。出土漢石經殘石大備於此,而且次依拓本刊印。一千八百年以前古的官定經本,於此見其原來部目。在經學上版本學上是極重要的材料,而馬衡先生積三十多年的精力,始克完成此巨著。

——虞万里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