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正版 出关 李镜 9787515406015 当代中国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18.21
5.1折
¥
36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镜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6015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3710686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出关》自2005年首次出版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由于书中讲述的是国民党地方军阀“青海王”马步芳部队与西路军被俘红军 共编一伍,一起入关抗日的故事,因此,读到这本书的人常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两支刚刚在河西走廊进行了一场血腥厮杀的军队, 携手共赴国难,是不是历史真实?有没有历史依据?
我想借《出关》再版的机会,回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有两个大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 一是马步芳派一个师赴抗日前线,是历史真实。据史料记载,抗战爆发后,青海军阀马步芳奉南京国民政府之命,派遣曾在河西战役中屠杀过西路军将士的悍将马彪(马步芳的族叔)率领临时拼凑起来的暂编骑兵师,开赴抗日前线,在黄泛区尉氏、扶沟、鄢陵、西华、周口、界首一带,与敌接战;特别是在华中战略要地淮阳城下与敌两度血战,毙敌千余,击毙日军支队司令铃木。骑一师亦付出惨重代价,阵亡两千余人;旅长马秉忠,营长李国勋、赵清心等一干将领为国英勇捐躯。 二是“马家军”对日作战部队中,有没有西路军被俘官兵,回答也是肯定的。这从当年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的日记中可以找到答案。谢觉哉在写于 年月到月的日记中,至少不下五次提到红军战俘被送到抗日前线一事。如:月日“ 多俘虏到,没告诉我们,等告诉我们只二三小时就解走了……”;月日“西路军千余人占高南山(高南山当是兰州皋兰山之误)……”;10月25日“青海送来新兵,内不少是红军人员。我处闻知往视,已开走了,这些人开赴前线杀敌,我处要求归还”……
见诸文字的那段历史,仅限于此。马彪师入关抗日史料,区区几百字;兰州“八办”获取情报困难,谢觉哉对西路军被俘人员上前线的记录,文字更少,每条仅有寥寥几字、几十字。双方开赴抗日前线的详细过程无从得知。 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空白。而这空白,恰恰为虚构小说提供了在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下,让想象力自由驰骋的舞台。 试想:兵败河西走廊后幸存的红军战俘,突然要跟屠杀自己战友的仇敌成为“战友”,彼时彼地,他们将怀有怎样的心情?在民族危亡之际,那些躁动的灵魂如何忍辱负重,捐弃前嫌,在极度痛苦中与昔日的宿敌不断磨合、融汇,终牵起手来,慷慨一曲,共赴国难?那应该是一次无比沉重与悲壮的灵魂跋涉。从马家军一方来说,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又如何化解戒备与防范意识,信任并放手使用这些桀骜不驯的红军战俘?这种心路历程同样不那么轻松。 于是,就有了《出关》这个路上的故事,就有了走在路上的那些心态各异的人。 至于故事编得好不好,人物写得好不好,只能由读者去评判了。 后,我想感谢。在纸质读物受到电子、网络等现代阅读方式强烈冲击的今天,特别是在人们已在荧屏上收看了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后,当代中国出版社能够再版《出关》,让书中那些闻义能徙、视死如归的抗日民族英雄再次走近读者,作为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我尤其要感谢从未谋面的责任编辑,为出好这本书,从联系作者到申报立项,再到封面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虽是旧作再版,依然仔细审读、严格把关,将作者及原版中因疏忽造成的失误予以订正,她的才华和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本书的出版,环节繁多,我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再度付梓付出了心血的人。
感谢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读者。 李 镜 2015 年5月
导语摘要
1937年春,红军西路军遭马步芳等部“围剿”,兵败河西走廊;一部分被俘红军编入马步芳补充团,在祁连山腹地充当苦役。突然有一天,马家军旅长马成义宣布,这批红军战士已编在他的麾下,要“出关”抗日。在完全失去组织联系且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战士们不禁心生疑团:是真的上前线打日本,还是被诓骗至某处遭集体屠杀?昔日两军对垒,今日共赴国难。民族存亡之际,原红军战士面临重大抉择……
作者简介
李镜,1945年出生,山西万荣人。1964年参加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调干入伍。历任兰州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員,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军区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員,第八届名誉委員。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大迁徙》《农奴戟英雄血》《昆仑春雪》《新写长征图文档案》,长篇小说《女兵营》,小说集《冷的边山热的血》《重山》《风流殇》《高台之恋》《辉煌时刻》等。作品多次在军内外文学评奖中获奖。本作品获2006年度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
内容摘要
1937年春,红军西路军遭马步芳等部“围剿”,兵败河西走廊;一部分被俘红军编入马步芳补充团,在祁连山腹地充当苦役。突然有一天,马家军旅长马成义宣布,这批红军战士已编在他的麾下,要“出关”抗日。在完全失去组织联系且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战士们不禁心生疑团:是真的上前线打日本,还是被诓骗至某处遭集体屠杀?昔日两军对垒,今日共赴国难。民族存亡之际,原红军战士面临重大抉择……
主编推荐
李镜,1945年出生,山西万荣人。1964年参加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调干入伍。历任兰州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員,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军区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員,第八届名誉委員。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大迁徙》《农奴戟英雄血》《昆仑春雪》《新写长征图文档案》,长篇小说《女兵营》,小说集《冷的边山热的血》《重山》《风流殇》《高台之恋》《辉煌时刻》等。作品多次在军内外文学评奖中获奖。本作品获2006年度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
精彩内容
他把那张纸隔着炕桌伸到我跟前,神色庄重地说:“张角,你看看这个。”
我接过那张纸,打开,几行清秀的柳体小楷出现在我的眼前:
本人陈玫,红军战士,梨园口战败被俘,被逼与马步旗成亲,然信念所致,至
今夫妻仍只有空名。今马步旗出关抗日,见其慷慨激昂,心为所动。大敌当前,举
国同仇。值此马步旗出征之际,陈玫立愿:马步旗若能在前线奋勇杀寇,为国立功,
陈玫愿等十年八载,直至荡尽倭寇;若在抗日前线为国捐躯,陈玫愿终身守节;若
叛国降敌,消息传来之日,便是陈玫心死身亡之时。
立据人 陈玫
于马步旗出征前夕
这几行字我一连看了两三遍。此时,那一个个清秀的小楷在我眼中变了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我的心被它们点燃了。
我从那张纸上抬起头的时候,看见马步旗已经泪流满面了。
见我看完了那纸条,马步旗赶紧用袖子抹了把脸,把纸条拿过来,又小心翼翼地照原样摺好,装进羊皮袋里,然后装进了贴身的衣服里。这时,他才问我:“看了?咋样?”
我说:“奇女子!烈女子!”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过去从来没有人写过的故事
★面对外敌入侵 曾经的仇敌成为了战友
昔日刺客为他挡住了子弹
★CCTV 8黄金强档 2015年多项年度收视纪录
战争悬疑电视剧《出关》 原著小说
★本作品获2006年度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