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周易 纳甲噬法 刘大钧 著 9787548602484 学林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周易 纳甲噬法 刘大钧 著 9787548602484 学林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5.1 3.4折 43.8 全新

库存108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大钧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02484

出版时间201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3.8元

货号22615013

上书时间2024-10-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赖于读者偏爱,此一介绍纳甲筮法的文字,在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十年后,又于2006年初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付梓,近经邱承辉先生建议,在原著的基础上,又加入二十余条各类纳甲筮例,并增加“《周易》古占法”、“《左传》、《国语》筮例”和有关“变占”的讨论文字,同时附上《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的注释,从而使这部介绍探讨纳甲筮法的文字与《周易》经文合为一体,以彰显《易》之本义。在拙作重编出版之际,我们不能不再次论及孔子与《周易》及《易》占:因为设若没有孔子的喜《易》传《易》,《周易》恐与《连山》、《归藏》及龟卜一样,早就湮没失传了,故今人得以考见《周易》画卦之本旨者,唯赖孔子及其弟子之传耳!
依据《史记》、《汉书》的记载,孔子与《周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到了晚年,孔子特别喜欢《周易》。《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太史公曰: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因而在汉唐经学史中,孔子与《周易》的关系,无人怀疑。除了汉人史料外,人们往往引用《论语·述而》中孔子之“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为依据来论证孔子对《周易》的重视,且依传统的说法,解释《周易》经文的《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字皆为孔子所作,被先儒尊称为“十翼”。孔子作“十翼”的说法,宋以前基本无人怀疑,但宋代以降,人们从“十翼”的文字中看出些问题,先儒如欧阳修、赵汝楳、姚际恒、崔述等,皆对“十翼”中的某些篇章是否为孔子所写,已产生了怀疑。近代以来,尤其进入20世纪,在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由于历史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转换,学人们除去《周易》这部“天书”上的神圣光环,将其视为古代的经典文献之一,并从性质、年代、作者以至于起源上对《周易》经文及《易传》十篇进行了客观的研究与分析,经多方面考辨,学人们基本上形成如下共识:“十翼”之文虽然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但并非“述而不作”的孔子亲手写成,其文字基本应成篇于战国时代,当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撰。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疑古风潮的涌起,人们对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又进一步提出了疑问。有人指出:《经典释文》记载了《鲁论》中“易”字作“亦”,于是将《论语》中的这段文字句读稍作变动,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句话就变成了:“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此见一出,这条孔子与《周易》有关的直接证据也很难存在了。很多疑古过勇者纷纷跟进,认为孔子作《易传》十篇的说法,因出自汉人,亦不足为凭。于是,孔子是否与《易》有关,竟也成了经学史上的一个悬疑。
幸赖近年来一大批考古易学文献资料出土,这些文献目前基本整理完成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经文和《二三子》、《系辞》、《衷》、《要》、《缪和》、《昭力》六篇传文;二是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汉简《周易》;三是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的秦简《归藏》;四是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进的战国楚竹书《周易》。这些资料中,尤以马王堆帛书《周易》资料为完备可观,马王堆帛书资料以隶书写成,有经文亦有传文,其经文六十四卦之排列顺序与今本六十四卦顺序全然不同,其卦名及卦爻辞的文字亦多有与今本不同者。帛书的六篇传文,其《系辞》篇与今本《系辞》文字虽多有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其余五篇皆是两千年来古人未曾得见的文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些简帛易学文献极大地推动了先秦两汉易学研究走向深入,展示出早期易学的丰富面貌与深邃的哲学文化内涵,尤其重要的是,这些资料解决了许多学术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在前文所云孔子与《周易》的关系问题上,帛书传文《要》篇中清楚地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悳行亡者,神霝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君子言以巨木方也,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察亓要者,不亓福。尚书多仒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遗言焉。予非安亓用也,予乐[亓辞也,予何]尤于此乎?”[子赣曰]:“如是,则君子已重过矣。赐闻诸夫子曰:‘孙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夫子今不安亓用而乐亓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子曰:校,赐!吾告女,《易》之道,良□□□□此百生之道□□《易》也。夫《易》,罔者使知瞿,柔者使知罔,愚人为而不忘,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亓志,以成亓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予乐亓知之。□□□之自□□。予何□亓事纣乎?

《要》篇所记“夫子老而好《易》”正与《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之“孔子晚而喜《易》”说相符,可证《史记》所记是可信的。以此亦可知,司马迁所说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亦是有据之言,《易传》十篇即便不是孔子亲笔所写,亦应如《要》篇所记,当是孔子与其弟子如子贡者论《易》时的言论,由其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故这些文字绝不可能与“老而好《易》”“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毫无关系。
当然,在马王堆帛书资料出土之前,学界许多人亦不同意所谓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之《论语》谬解,因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孔子绝不可能说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这样的话来,且夫“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正与《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说“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相合。故由《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之言考之,知《论语》所记,显然应是“五十以学《易》”也。
由帛书《要》篇知,孔子晚年不仅喜《易》,更在读《易》研《易》上下了极大功夫,“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即其明证。且此篇文字揭示出许多过去从不为人所知的研《易》史事:如孔子与弟子子贡就研《易》问题进行了辩论,指出因“《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故孔子于《周易》“予非安亓用也,予乐[亓辞也,予何]尤于此乎?”正是孔子晚年持如此研《易》态度,故得意门生如子贡者,都对此提出了疑问,并与老师发生了辩论,但孔子仍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治《易》路数,甘冒“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要》)的风险,从而为后人开辟了一条以“德行”“仁义”而求福求吉的儒学《周易》研究新途。这条新途在同意其说的弟子拥戴下,得到了传授。朱彝尊《经义考》云:“盖孔门自子夏兼通六艺而外,若子木之受《易》,子开之习《书》,子舆之述《孝经》,子贡之问《乐》,有若、仲弓、闵子骞、言游之撰《论语》,而传《士丧礼》者,实孺悲之功也。”由此资料可知,马王堆帛书《要》篇虽明确言及子贡曾从孔子学《易》,但依《经义考》所考孔门之传《易》名单中并无子贡,而是子木,“兼通六艺”之名单中只有子夏,亦无子贡。子夏“兼通六艺”是可信的,因为笔者依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经文资料,已考证《子夏易传》绝非伪书也(参见拙作《今、古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估计子贡在治《易》路数上始终不同意其师孔子晚年“予非安亓用也,予乐亓辞也”的研《易》新途径,因而孔门弟子只承认子贡“问《乐》”而不承认其受《易》。由《史记》、《汉书》所记自孔子至汉代田何的传《易》名单中,亦只有子木而无子贡。但子贡从孔子受《易》是无可质疑的,此质诸《要》篇可知也。
幸赖帛书《易传》出土,我们方知,从孔子受《易》者,除子贡外,帛书《缪和》、《昭力》诸篇中还记有多人向孔子问《易》,如《缪和》篇中的缪和、吴孟(又称吴子,可知当时也是有影响的人)、吕昌、庄旦、张射,以及《昭力》篇的昭力等。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在《史记》、《汉书》所列的传《易》名单中皆不见之,可知这些人是孔子传《易》系统中不被当时正统承认的另一派,恐他们的名字连同著作、事迹先秦汉初尚有传,估计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得势一派儒生利用官学的身份、博士的地位所取得的话语权,压制不得势的一派,从而使他们不见于正史而只能在民间流传,从而渐渐湮没。故《汉书·艺文志》所载“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中,并无子贡的一席之地。幸赖于“杂占十八家”中,尚记有“《子赣杂子候岁》二十六卷”,但因其书失传,故其内容已无从详察。然而《汉书·艺文志》之“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中却有“《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今由《要》之所言知,此《古杂》、《杂灾异》、《孟氏京房》、《灾异孟氏京房》及子贡之《子赣杂子候岁》等,恐皆体现出孔子当年所传《易》占之旨也。
案《汉书·艺文志》释“杂占”曰:“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徵。”“杂占”类的“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徵”于帛书《易传》中亦多有记载。所谓“纪百事之象”者,如帛书《系辞》言:“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变化,(圣)人效之;天垂马,见吉凶,而(圣)人马之;河出图,雒出书,而(圣)人则之。”所谓“候善恶之徵”者,如《二三子》中孔子曰:“圣人之立正(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橆菑,民[人]不伤,甘露时雨聚降,藥刂风苦雨不至,民悤相酉易以寿,故曰‘番庶’。”等等。重要的是“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这不正是纳甲筮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运算机制吗?
《要》篇又曰:“故《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细读《要》篇此段文字,我们方知《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确为有传之教。“水火金土木”配之干支是纳甲筮法运算的重要依据,“父子君臣夫妇先后”疑即“纳甲”六亲之“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也。如非言说“兄弟”,何以曰“先后”也。正是“《易》著阴阳四时五行”方有“纳甲”演算中后人发挥出的“生”“旺”“墓”“绝”及“旺”“相”“休”“囚”“死”等内容。考之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其《天文训》云:“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土生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此五行之“生”“壮”“死”正与纳甲筮法中的“生”“旺”“墓”相合,又与纳甲筮法中的“三合”相应:“申子辰相合成水局,亥卯未相合成木局,寅午戌相合成火局,巳酉丑相合成金局。”又《淮南子·地形训》云:“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此五行之“壮”“老”“生”“囚”“死”正与纳甲筮法中的“旺”“休”“相”“囚”“死”相对应。我们知道,淮南王刘安聘明《易》者九人,撰成《淮南道训》一书,据此《淮南子》一书肯定亦有此九人的参与或受此九人易学观的影响。由上可见,纳甲筮法确为渊源有自的《周易》古占法。
案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从武帝时的易学博士杨何学《易》,故“《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之说必得之杨何也。由此而观之,从田何而传至杨何的西汉今文《易》旨,确由孔子传来也。我们虽然不能仅据这些简约粗略的文字而定孔子所传之占筮方法中有纳甲筮法,然而细考这些文字确与纳甲筮法相合。且《要》篇在如上文字之后紧接着说:“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此即孔子讲《损》、《益》二卦之:“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授[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要》)其由《损》、《益》二卦之风雷山泽亦即?瘙椼?瘙椻 ?瘙楁?瘙楃四个卦象,而解释由于阴阳二气之消长变化而生成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此即“卦气”说也。而《衷》篇所谓“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君子见始弗逆”,此亦是孔子在《要》篇中以“卦气”讲《损》、《益》二卦之大要也。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明白了:孔子于《易》“吾求其德而已”实其多年精研《易》占及梦兆、占候、候星占术后的心得之语,故曰“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要》),这是孔子对自己从学《易》到精于《易》占所走心路历程所作的简洁的文字归纳。在孔子看来,由“吾求其德”而臻至“顺于天地之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精通《易》及《易》占者的境界。

行住永依水
离棹即迷源

2010年冬,我赴瑞士“荣格国际分析心理学院”讲学,应荣格先生嫡孙之邀参访荣格故居,并书此联语以作留言,今若以斯联移作本书“前言”之结束语,亦宜也。

刘大钧



导语摘要

  本书是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关于民间为流行的周易占卜方法——纳甲筮法(又称铜钱卦)的讲座记录,通过婚恋、疾病、官运、求财等实例讲述了纳甲筮法的占卜原理及方法。文字简洁,卦例周详,并有许多作者关于纳甲筮法运算机制的独到见解。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领会周易作为卜筮之书的特点,并进而学习周易刚健、包容、谦恭、变通等哲学精髓。



作者简介


  刘大钧,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当代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中国政协委员。著有《周易概论》、《周易讲座》、《纳甲筮法》、等,是易学研究的权威。



目录

前言

再版前言

初版前言


讲 卦体干支排纳与世、应说

第二讲 六亲、六神及元、用、忌、仇四神

第三讲 变与化

第四讲 生、旺、墓、绝及旺、相、休、囚、死

第五讲 岁君、月建、月破及日辰之暗动、日破

第六讲 旬空

第七讲 飞神与伏神

第八讲 三合、三刑、六冲、六合

第九讲 身法、间爻、进神、退神

第十讲 反吟、伏吟、独发、独静、用神两现及游魂、归魂


讲 求财

第二讲 问病

第三讲 婚姻

第四讲 谋官

第五讲 工作、寻人寻物、诉讼

第六讲 今人筮例小结

《纳甲筮法》后记


周易古占法

《左传》、《国语》筮例

变占探讨


乾(一)

比(八)

坤(二)

小畜(九)

屯(三)

履(十)

蒙(四)

泰(十一)

需(五)

否(十二)

讼(六)

同人(十三)

师(七)

大有(十四)

谦(十五)

解(四十)

豫(十六)

损(四十一)

随(十七)

益(四十二)

蛊(十八)

夬(四十三)

临(十九)

姤(四十四)

观(二十)

萃(四十五)

噬嗑(二十一)

升(四十六)

贲(二十二)

困(四十七)

剥(二十三)

井(四十八)

复(二十四)

革(四十九)

无妄(二十五)

鼎(五十)

大畜(二十六)

震(五十一)

颐(二十七)

艮(五十二)

大过(二十八)

渐(五十三)

坎(二十九)

归妹(五十四)

离(三十)

丰(五十五)

咸(三十一)

旅(五十六)

恒(三十二)

巽(五十七)

遯(三十三)

兑(五十八)

大壮(三十四)

涣(五十九)

晋(三十五)

节(六十)

明夷(三十六)

中孚(六十一)

家人(三十七)

小过(六十二)

睽(三十八)

既济(六十三)

蹇(三十九)

未济(六十四)



内容摘要


  本书是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关于民间为流行的周易占卜方法——纳甲筮法(又称铜钱卦)的讲座记录,通过婚恋、疾病、官运、求财等实例讲述了纳甲筮法的占卜原理及方法。文字简洁,卦例周详,并有许多作者关于纳甲筮法运算机制的独到见解。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领会周易作为卜筮之书的特点,并进而学习周易刚健、包容、谦恭、变通等哲学精髓。



主编推荐

  刘大钧,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当代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中国政协委员。著有《周易概论》、《周易讲座》、《纳甲筮法》、等,是易学研究的权威。



精彩内容

今人筮例小结

一位易友给我寄来他本人辑录的近期卦例二百余条,皆为实例,并附有时间、地点及真实结果。所断之卦有验有不验,或大体得验而亦有差误者,而不像一般筮书上说的那样,条条百分之百得验,故卦例较为信实。筮例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从中选取了如下十条卦例,有问婚姻者、测病者、测生产者、寻牛寻兔者、问讼者等。有的卦在先不看后面结果的情况下,笔者试着加了按语,当然,这仅是笔者的一管之见,浅陋之处还望广大读者赐教。卦例之卦爻记录,亦依易友格式排列。
罗列以下卦例,和阐释古代的卦例一样,目的只在于探讨纳甲筮法的运算原理,而不是要证明纳甲筮法的神机妙算。这一点,卦例本身可以说明,读者则尤须明辨。
易友来信列举卦例:
一、寅月乙亥日,一青年问婚姻卦,得《夬》卦变《大过》卦(下面十卦之中排卦格式,皆依易友来信所排式)。

玄 未兄
白——世酉子
蛇——亥财
勾——辰兄
朱——应寅官
龙 ○ 子财(丑兄)

易友断:《大过》死卦,其在婚姻有《大过》则多灾难,皆不顺。上兑少女,下乾老男,九二寅官与亥妻财相合为“得妻之象”。老夫少妻,妻为水。去冬九至十月以后逢水墓辰巳,居外卦又临子孙持世,旁通《剥》卦,伏而不现。变旁通大离,妻子可能远去未归,孩子由你照料(按:“变旁通大离”指《夬》变《大过》,《大过》旁通大离《颐》。而云“妻子可能远去未归”,此恐皆由经验而出)。本月妻子可能归,盖寅与亥合。
按:1.《夬》者,决也,《夬》乃决去之卦,变《大过》死卦,以此问婚姻,显然不利。
        2.子财变丑兄而返头克财,且世爻逢空,注意恐有离婚之虑。
         3.辰巳之月危险(墓绝之时)。
           4.白虎持世,亦凶象。
易友来信录其与占卦人对话如下:
易友:你的婚姻夫大妻小,年龄相差大。妻子是姊妹中小的,三年来婚姻不利,多是非,甚至发生过危及生命的事。现在妻子在外不归,有离婚之象,对吗?
答:对极了!我自己搞了个对象,未经登记,同居三年生了个孩子。我二十七岁,妻二十岁。去冬回娘家,被其母扣住不放她回来,一气之下,我强行夺回儿子。十一月又去,给她家纵火一次,还想给她砸破窗,扔个炸药包。没想到他们早有预防,已报警,我差点当场被捉。你看我们的婚姻后果将怎样?(按:如此恶人,后果不算自知!)
验:至旧历三月初,得知男方已被捕入狱,其名×××,是清明的晚上被捕的。

二、寅月乙丑日,问父病,得《讼》卦变《姤》卦。

——戌子
——申财
——世午兄
×午兄(酉)  伏亥官
——辰子
 应寅父

易友断:变《姤》卦伤男,亥官居坎大小便有病(恐其中亦有经验之谈)。寅与亥合,父母合官鬼,其病不治。水墓辰下必死!亥官伏辰土下(按:此处易友误,亥官实伏午火下),清明前后死无疑。
按:1.卦为《离》宫游魂卦,如问陈病不利。
2.应爻寅父居坎,恐有膀胱尿道或肾之类的病。
3.寅木得月建,目前无碍,农历六七月极险。
4.午兄化酉财,但遇伏亥之克,且酉财亦克寅父。
5.世应四爻连互得火水《未济》,此病终恐不好治愈。
答:父亲确诊肾萎缩,需换双肾。
验:后死于正月廿七日(丙子日)。
结语:余与易友二人皆未断出病人正月即逝,且逝于寅月丙子日。

三、申月癸巳日测第二胎生一男,可成否。得《艮》卦。

——世寅官
 子财
 戌兄
——应申子
 午父
 辰兄

易友断:1.卦逢六冲三刑,谋事难成,艮又有止象。
2.虽内外皆男,但应爻克世爻,且月令不利(申金克世寅),二、三、四互坎为险陷,故事情难如人愿。
3.申子目前得月建,无妨。
按:“艮其背,不获其身”。艮顶作止而又指世应六冲不成。艮为止,第三爻申金之子居坎中有险,绝难成功。
验:九月底生下一男孩子,但不久死去。

四、申月癸亥日,找牛,得《复》卦变地泽《临》卦。

白酉  子
蛇亥  财
勾丑  应兄
朱辰  兄
青寅×官  (卯)
玄子  世财

易友断:此牛失于东北方,今天失。以牛为子女居上六穷尽之处,路程远很难找到。七日后凶,不是被杀就是被卖掉。十六至十七日卯酉相冲可见到信息,二十五日可结案(应爻在四爻),牛现在西与西南方。
按:1.癸亥为《复》变六甲穷日,找物不利。
2.《临》卦卦辞:“至于八月有凶”,申乃七月,癸亥为十三日,半月内找不到,入八月断难找到。
3.《复》之倒象为《剥》卦,《剥》卦卦辞:“不利有攸往”,且有剥落之义。《临》之倒象为《观》卦,有观望等待之义,皆于找物不利。
4.财爻持世,应爻兄弟劫财,且丑为牛,亦可看作丑牛劫财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