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58.65 4.6折 ¥ 128 全新
库存73件
作者【德】魏格纳 著, 李旭旦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45276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654324
上书时间2024-10-20
在今日尚待解决的问题中,很少有比地球历史上海陆的范畴及其关系这一问题更令人着迷的了。曾经有许多关于这方面 的地图发表过:有些是依据已知其年代的海陆 沉积层的形成及其分布而制成的;有些地图的 依据则不十分具体,例如,对于含有时代相同但性质不同的海相动物的沉积层间,认为存在 着古陆的阻隔。另一方面,如果目前为海洋所 隔开的陆地上的动植物极为相似,就往往认为, 这是陆地间必曾有过陆桥相连接而后来陆桥才 沉没于海底的充分证据。但是,在复原过去地形的工作中,却从来没有人想到大陆间的相关位置有过显著的变动,虽然在从前的宇宙学者们中曾经不止一人暗示过这种可能性。
一直等到魏格纳教授搜集了大量地质资料,才进而证明了这种相对运动确实是发生过的。不仅分布在陆地上的古今生物提供了支持他这种论点的有力证据,而且,今日隔海数千千米的地区彼此沉积层系列极为相似的现象, 除了表明它们是在相近地区的相同条件下沉积的外,也别无其他合理解释。地球上各处重力与磁力变化所提供的证据 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海洋与陆地并不如过去所 想象的那样只是地表局部的和暂时的起伏,而是由地壳组成成分的基本差异所引起的。大陆块的岩石大部分是由酸性深成岩(即花岗岩与片麻岩)所组成的。沉积岩、变质岩 和基性火成岩虽然在地球表面上具有显著的作 用,但在数量上到底居于从属的地位。大陆岩石整个说来密度较小,主要由硅、铝、碱组成, 合称为 Sial,即硅铝层[注:苏斯(Suess)曾称之为 Sal,但我们赞同魏格纳的意见,采用普费弗尔(Pfe er)教授的建议,改称为 Sial,以免与盐(Salt)的拉丁字(Sal)相混淆]。
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形成大洋底的岩石具有较多的基性成分,含有大量的镁、氧化 铁及石灰,铺在大陆的硅铝层下面的也是同一成分的这种岩石或岩浆:它们组成了厚约 1500 千米的一个地球物质圈。它被称为 Sima,即硅镁层,以区别于硅铝层。
据魏格纳等人的估计,大陆硅铝层的厚度为 100 千米(我认为这个数字似嫌太大)。魏格纳教授相信,大陆的漂移是硅铝块在硅镁层中移动的结果,硅镁层在硅铝块移动时让出了道路。他把硅镁层的物理性比作火漆,是一种黏性极大的液体。当然,硅镁层的黏性(即对于 变形的抗力)远比火漆大,但在地球历史的漫 长岁月中,遭到不断的作用力以后,它会像火漆一样发生变形。我个人认为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最重要的 差别在于下列事实:即岩浆(从中通过结晶析出硅铝质)之所以具有流动性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岩浆水与其他挥发性成分。一旦在结晶过程中失去了这些成分,以后要使岩浆再度呈流动状态,就非有比原始岩浆高出很多的高温不可。水成岩和变质岩一般说来也是很难熔化的。硅镁层则不然,基性岩浆含水极多, 岩石原始结晶温度与再熔化时所需的温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温度一经升高,硅 镁层就比较容易进入熔化或半熔化状态。硅镁层温度的升高可能由于沉积物覆盖在其 岩石上和堆积物的沉压作用所致,也可能如乔利教授(Prof. Joly)所指出的仅仅是辐射能的结果。魏格纳教授设想:硅铝层原曾覆盖过地球的整个表面,但随着时代的进展,由于 皱缩而使它的面积减小了,厚度增加了。到了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它形成了一整块大陆,称之为 Pangaea,即世界洲。这个大陆后来逐步分离,彼此移开,组成了今日的各大洲。
魏格纳教授又采用了一个为各方面所鼓吹着的见解,即地球表面的地极位置随时有所变动,因此同一地区在不同时代中即经历到极地气候条件,也经历到赤道气候条件。他从化石和岩性对古气候所提供的证据中,试图追索出从泥盆纪到今日的地极移动的踪迹。以往很多学者认为石炭纪末或二叠纪初南美洲、印度与澳洲的冰川是由于 当时其地靠近南极所致,但总找不出任何一个南极点,能使所有的冰川都位于距南极 70°以内。根据魏氏的假说,这个困难就不存在了。他认为这些冰川当时都靠拢在一处,并不像现在那样远离重洋,达数千千米之遥。
在魏格纳教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是目前陆块间的相对运动能否用仪器来确切记录的问题。根据一系列用月球观察经度(观测月球对恒星的视运动)的结果,表明格陵兰东北部与格林尼治间的经度距正在逐渐增大。只是这些观测是否准确,直到现在还没有能得到普遍的证实。于 1863 年和 1882—1883 年间,在格陵兰西部的果特霍普(Godthaab)进行了月球观测,所得的结果表明其经度反而减少了 2.6 秒。 1922 年,金生(Lt. Col. Jensen)中校曾利用从瑙恩(Nauen)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用 13.5 厘米的经纬仪观测星体通过中天的时间,进行了精密的经度测定,获得了比前次测定的平均值约大 5 秒的数值。魏氏认为这是格陵兰向西移动的确证。查尔斯 ·克罗 斯上校(Col. Sir Charles Cross)认为由于月球观测方法不可靠,这个数字也不应接受 [见 1924 年英国《地理杂志》(Geogr. Journal)第 63 卷第 147 页]。当然,用无线电方法进行观测要准确很多。如果能于今后十年中用金生中校的方法继续进行观测,总魏教授也 提到英国格林尼治与美 国马 萨诸塞州 的坎布里奇(Cambridge)之间在 1872 年、 1892 年及 1914 年用海底电报信号测定
的经度差,它们仅显示出增加 0.023 秒。但这些测定常常受到性质不明的各种干扰,而这些干扰所影响的数值比所要求计算的微小变值还大。
但在判定有无任何真正的经度变化这一问题上,我们今后会更有办法,因为现在在两个观测所之间每天都能收到并记下无线电信号(也可在两大陆上的其他观测所内进行),还可以在一年中的每个晴朗的晚上观测星体通过中天的时间,所以经度的观测几乎是在不断地进行着,一些临时的反常的影响也就不难予以消除。这样,在几年以内,定能获得最为正确可靠的结果。无论将来这些观测的成果如何,也无论他对今日海陆形状的演变的见解是否还得修正,魏格纳教授引导我们注意到,在地球变迁上有一个任何人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新要素,他的这个功绩总是极为可贵的。我曾另撰文章批评过魏氏结论中的某些细节,这里没有复述的必要。在这个译本中,我只是关心着它能把原著者的见解与论点忠实地翻译出来。抱着这个目的,曾把这份译稿送给魏格纳教授审查过,我自己也曾仔细校阅。因此,这个译本是可以看作魏氏学说的一个正确而可信的阐述的。
大陆漂移学说的奠基之作。提出古代大陆原来联合在一起,因大陆漂移而形成各大洲的观点。全书分三篇共13章。第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指出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问题,反证大陆漂移说的正确。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大地测量学等5个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第三篇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解释大陆漂移的可能性和动力。所阐述的理论为当代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是现代地质学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海陆起源的科学道理,从中认识革命性的科学事件,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中国教育报》 《海陆的起源》是德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的经典著作。由北京大学孙元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祖林教授等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魏格纳的生平、《海陆的起源》的主要内容、魏格纳的科学贡献,全书彩色印刷,丰富的插图不但展现了魏格纳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和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 |
由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李旭旦教授翻译,将这部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革命性著作的精华内容突出呈现。名著名译,名家导读,配备优质融媒体学习资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德】魏格纳【著】【德国】
————————————————————
魏格纳,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其著作《海陆的起源》》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李旭旦【译】【中国】【现当代】
————————————————————
李旭旦
导 读 / 1
一 充满传奇的一生 / 3
二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学说 / 30
三《海陆的起源》讲了什么 / 46
四 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方法
/ 69
第一篇 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 / 1
第二篇 证明 / 23
第 1 章 大陆漂移学说 / 3
第 2 章 与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关系 / 10
第二篇 证明 / 23
第 3 章 地球物理学的论证 / 25
第 4 章 地质学的论证 / 35
第 5 章 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论证 / 59
第 6 章 古气候学的论证 / 80
第 7 章 大地测量学的论证 / 96
第三篇 解释和结论 / 103
第 8 章 地球的黏性 / 105
第 9 章 大洋底 / 114
第 10 章 硅铝圈 / 119
第 11 章 褶皱与断裂 / 126
第 12 章 大陆边缘 / 140
第 13 章 大陆漂移的动力 / 153
译后记 / 163
大陆漂移学说的奠基之作。提出古代大陆原来联合在一起,因大陆漂移而形成各大洲的观点。全书分三篇共13章。第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指出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问题,反证大陆漂移说的正确。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大地测量学等5个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第三篇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解释大陆漂移的可能性和动力。所阐述的理论为当代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是现代地质学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海陆起源的科学道理,从中认识革命性的科学事件,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中国教育报》 《海陆的起源》是德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的经典著作。由北京大学孙元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祖林教授等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魏格纳的生平、《海陆的起源》的主要内容、魏格纳的科学贡献,全书彩色印刷,丰富的插图不但展现了魏格纳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和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 |
由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李旭旦教授翻译,将这部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革命性著作的精华内容突出呈现。名著名译,名家导读,配备优质融媒体学习资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德】魏格纳【著】【德国】
————————————————————
魏格纳,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其著作《海陆的起源》》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李旭旦【译】【中国】【现当代】
————————————————————
李旭旦
一 充满传奇的一生
生来就是探险家
魏格纳从小身体就不够健壮,尤其是耐久力较差。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他自觉进行近乎残酷的斯巴达式训练。整个冬天他每天都去雪地练习滑雪,严格执行自己制订的去极地探险的预备训练计划,连刮暴风雪的日子也不例外。年11月1日,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出生在德国柏林。父亲是一位神学博士,担任当地一所孤儿院的院长。在父亲的严格培养下,魏格纳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和喜欢冒险的性格。他心中崇拜的偶像,是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他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像富兰克林那样去北极探险。
21岁那年,他利用暑假,约上哥哥库尔特,怀着巨大的热情在一座小山上进行登山训练,持续了整整一个假期,每天兴趣不减。大学毕业前两年的冬天,他常去拜访住在附近山顶上一所小型气象观测站的朋友。魏格纳每次都是滑雪前往,路线一旦确定,就不管路上是多么崎岖不平,他总是奋力前往,摔倒了再爬起来,直至达到目的地,方才罢休。所有这些都展示出魏格纳的抱负和目的感。
大学毕业,魏格纳在他未来的岳父——柯本教授指导下,从事高空气象学新技术的研究。柯本是当时的气象学权威,领导着汉堡北部的格罗斯博斯特尔的一个著名的探空气球试验站。
年轻英俊的魏格纳全心投入高空气球探测活动,每个数据,每项工艺,他都认真对待。在20世纪初,探空气球技术是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困难的气象学手段。
1906年4月,魏格纳和他的哥哥库尔特参加了戈登·贝内特探空气球比赛。当时持续飞行时间的世界纪录是35小时,魏格纳兄弟却飞行了52小时,一举打破世界纪录。飞行高度达3700米,在他们之前还没有人到达这样的高度。他们战胜了高空的寒冷和两个黑夜,并准确地测得高空的气温、气压、风向和风力,完满地达到了预期目的。魏格纳兄弟一着陆,便被记者围住了。
“啊,上帝!真是棒极了”,一个记者热情地说,“热烈祝贺你们打破了法国人杰·良·沃伯爵保持的世界纪录。请谈谈你们的感想。”
魏格纳兄弟愣住了。他们并不曾有过想要打破世界纪录的念头。“我们只是热心于这项工作,”弟弟魏格纳抢先回答说,“这项工作十分有趣,几乎每小时都有新发现,我们总想再多飞一会儿,再飞高一点儿。就是这样。”
的确,魏格纳是一个潜心科学的人,他的目标是探求科学真理,而不在乎是否“打破世界纪录”的竞技比赛。
在事业与爱情之间
1908—1912年,魏格纳在马堡物理学院任教。当时他刚刚从格陵兰第一次探险平安返回,一边整理从格陵兰搜集的大量资料,一边进行天文学和气象学的讲授和研究。
魏格纳还经常以非国家聘请的私人大学讲师的身份,作一些有关气象学的讲演。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小小的观测站里,这位年轻的老师,总是那样热情、刚毅、生气蓬勃,很快赢得了学生的崇敬。而他又很谦虚,总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而决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这一时期,魏格纳完成了题为“大气热动力学”的讲稿,在这篇讲稿中,他试图从近几十年大量的大气测量数据中,找到普遍的物理规律,以便能解释各种现象,诸如不同的大气层(自从平流层被发现以来,仅仅过了8年!)和各种类型的云图。这是一个相当难的课题。与此同时,他又把这个讲稿扩充成了一部著作。魏格纳对此非常谦虚,他对自己工作的评语是:“这些推导不是我的,你们会发现这是物理书上写过的,根据……在……页上……”这件小小的轶事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魏格纳确实不具有数学天赋。
在当年给柯本教授的一封信中,魏格纳曾经坦率地说:“我本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或许有点儿走极端或是偏见,我认为数学与我无缘分,我弄不懂我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即是说,我除了硬套数学公式之外,简直无法在数学领域内工作。”
尽管魏格纳的才能在这方面显得不足,但他总是从下列两个方面加以弥补:第一,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做到文章通俗易懂,不以专家看懂为满足,甚至在他的专业性最强的著作中也是如此;第二,他最突出的一个性格特点是坦率和质朴,在学生面前也是如此。
当时的青年学生都还记得,在马堡的那些讲演的最后,他总是拿出大量的照片给大家看,说明他要论述的观点。通常拿出来的有云图,还有贴近地面的光的反射图,由于光在冰晶里的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以及海雾的形成、迁移和翻卷的各种图片。大多数图片都是人们从未见过的。这些图片在他的讲演中用作例证,被用得恰到好处。
魏格纳还作出改革,让学生能看到那些以前只让有助教级别以上的学者才能看到的实验,比如,K.施图克特教授和魏格纳一起,亲自释放几个高空气球去探测光线。魏格纳甘当教授的忠实助手,从不计较荣誉,甚至去听一个年轻教师所做的这类讲演。魏格纳把照相当作是一种研究方法,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下午,魏格纳总喜欢在学校小吃店喝茶,款待朋友和学生,给他们讲自己旅行中的故事。大多数人当时并不知道魏格纳已经是著名的学者,是魏格纳特有的质朴和诚恳的风度吸引住了青年人。一个学生在回忆魏格纳时写道:“他点燃了青年人心里的火焰,假如有任何人要向魏格纳提出并证实的理论提出挑战的话,我们将会毫不迟疑地第一个站出来和他辩论。”
1910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魏格纳带着他新写成的《大气热动力学》书稿,来到汉堡市郊柯本教授的家。门开了,出来一位体态匀称、美丽的姑娘,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客人,问道:
“您找我父亲吗?”
她便是埃尔斯,柯本教授的幼女。她带着魏格纳走进柯本的书房。魏格纳着迷了,他从一个书架走到另一个书架,浏览着各种书名。他还在墙上见到一幅不寻常的大地图。这幅图上画着一根根闭合的表示高压高温气团和低压低温气团的实线和虚线。他看着看着,竟全然不知道姑娘什么时候叫来了父亲。父亲示意女儿不要打扰魏格纳,直到魏格纳走到他父女俩跟前,才想起自己是来拜访柯本教授的。
接着,他俩便围绕着大气圈热力学这个题目热烈地讨论起来。天已经很晚了,似乎话匣子才刚打开。柯本教授也为这位青年教师具有的火一样的热情所感动,便挽留客人住了下来。他们整整谈了四天。最后,柯本教授对《大气热动力学》书稿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样好的书从来没人写过!”
魏格纳充满幸福感地离开了柯本家。使他高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与埃尔斯之间,短短几天已经建立起了亲密的友谊。
在临别时,魏格纳答应埃尔斯一定常常给她写信。可事实如何呢?他确实写了,不过信写得并不勤。写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埃尔斯明白,他太忙了,因为她在父亲书房堆放的杂志中,经常见到魏格纳发表的文章。
1912年早春的一天,柯本教授在家里宣布:“今天魏格纳要来我们家,他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魏格纳一进家门,埃尔斯就恨不得把心里话立即对他倾吐,可是没有机会。父亲与魏格纳一谈上,就越谈越有兴致。他们一直谈到晚上,大气圈、格陵兰、气象学……姑娘在偷偷地听着,学者们的谈话真是没完没了。好不容易等到魏格纳走出书房,埃尔斯发现他看到自己突然一愣,仿佛他才想起她似的。
“啊,埃尔斯,我这次来汉堡正是为了您。嗯,不过我们还剩下一个问题要谈,糟糕,时间也只剩下一点儿了。”
然而,惊慌失措永远不会在魏格纳身上出现,他立即补充说:
“我们的话明天早上谈吧。”
“明天早上?您忘了,我听见您不是说,明天一早您就要和库尔特一起乘探空气球去飞行吗?”
“啊,对啦!库尔特要我这次帮他飞行,可是为什么您不可以与我们一起飞行呢?这次飞行时间很短,也并不危险。”
第二天早晨,他们三人飞上了天空。以往埃尔斯乘气球时,总是向地面看,当找到她家的房子时,特别高兴。可今天,她眼睛却在望着魏格纳,听到的都是他兄弟俩的话音:“温度,风速,气压……”而姑娘在想自己的心事:“我干吗要来呢?为什么要来飞呢?他会说出口吗?他也许又忘记了……”
突然,魏格纳朝向姑娘说:“埃尔斯,我要娶你做妻子,你同意吗?”
她突然一惊,深情地望着阿尔弗雷德,很久没有说一句话,仅仅是点了一下头。魏格纳从两只小盒子里取出订婚戒指,把其中的一只戴在埃尔斯的手指上……
可是,就在订婚后不几天,就在魏格纳的学生被他著名的气象学讲座鼓动起来,准备为这门当时欧洲只有几所大学开设的新学科去献身的时候,魏格纳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二次格陵兰探险。一去就是一年。这是埃尔斯和魏格纳相思、相望、难熬的一年。等到魏格纳平安归来时,他们便结婚了。
战场上诞生的划时代著作
魏格纳刚刚结婚,打算把家安在汉堡。不幸的是,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尽管魏格纳是一个世界和平主义者,但他仍然作为预备役大尉被征召入伍。他的部队奉命立即开赴前线。然而在那个战争年代,他——一个科学工作者能为科学,为人类做些什么呢?
魏格纳所在的部队进入前沿阵地。
战争,大炮轰鸣,弹片横飞,子弹在头顶上呼啸而过。冲锋——那是在弹雨下没命地奔跑;退却——没有道路!泥泞,靴子湿透了,还是没完没了地走呀走呀。然而经常在魏格纳眼前浮现的,却是蔚蓝色的条带——那是大西洋,还有条带两侧的大陆,欧洲大陆、非洲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这些大陆围绕大西洋到达北极……
埃尔斯的来信多么叫人牵肠挂肚啊。但他心神稍稍安定下来,便用一根小棍在地上画了起来,他在画非洲和美洲,仿佛他又看见巴西恰好从非洲裂散开来。
不幸的是,在一次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