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7.18 2.1折 ¥ 35 全新
库存75件
作者聂云台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39677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9735827
上书时间2024-10-20
《保富法》是一本人生励志类图书。该书由聂云台于1942-1943年分阶段完成,后发表在《申报》上,并引起众多读者的好评,一时间很多人响应作者的号召,捐款捐物去帮助穷苦民众。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见闻,叙说了那些家道中落,那些祖辈积累很多财富,但是被儿孙迅速败光的事实,从而说了保有财富的真正方法,就是用这些财富去做善事,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富有”。不要想着将很多财产留给子孙,而是要让子孙多读书上进,形成良好的家风,不要贪财奢侈,这样才能让家族长久的发展下去。本书举例详细,说理细致,能够让读者心有感悟,从而提升对人生和财富的认识。
聂云台(1880—1953),原籍湖南衡山,生于长沙,知名企业家,解放前曾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撰写过《保富法》一书。这本书是聂云台先生在1942—1943年分段创作完成的,可谓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这本震撼人心的好书,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财富”,要积极向善,多做善事,多帮助有需要的人,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
第一辑 《保富法》
上篇……14
中篇……27
下篇……34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36
节录云台居士卧病随笔……44
《保富法》的应用……46
读云老居士《保富法》之管见……51
读《保富法》后感怀……54
读《保富法》感赋……55
《保富法》原书跋……56
第二辑 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62
断除习气说……67
释躁平矜说……75
修慧说……79
第三辑 育教时话
色情刊物与跳舞……92
家声之有裨家庭教育……101
母教的感化力……103
家庭功效说……106
家计方针……110
第四辑 学佛札记
劝研究佛法说……116
因果之理必通三世……127
记学佛因果说……133
说佛法之利益……138
耕心斋笔记自序……145
附录:聂云台纪事
《保富法》是一本人生励志类图书。该书由聂云台于1942-1943年分阶段完成,后发表在《申报》上,并引起众多读者的好评,一时间很多人响应作者的号召,捐款捐物去帮助穷苦民众。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见闻,叙说了那些家道中落,那些祖辈积累很多财富,但是被儿孙迅速败光的事实,从而说了保有财富的真正方法,就是用这些财富去做善事,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富有”。不要想着将很多财产留给子孙,而是要让子孙多读书上进,形成良好的家风,不要贪财奢侈,这样才能让家族长久的发展下去。本书举例详细,说理细致,能够让读者心有感悟,从而提升对人生和财富的认识。
聂云台(1880—1953),原籍湖南衡山,生于长沙,知名企业家,解放前曾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撰写过《保富法》一书。这本书是聂云台先生在1942—1943年分段创作完成的,可谓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这本震撼人心的好书,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财富”,要积极向善,多做善事,多帮助有需要的人,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是煊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务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不单是上海这样,在我湖南的家乡,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期的富贵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镇(清代提督与总兵的合称)大人的有五六十家,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其中文官多人,财产比较不多的,后人较好。就我所熟悉的来说,像曾、左、彭、李这几家,钱最少的,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曾文正公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左宗棠)的几位曾孙也以科学专长而闻名;李勇毅公(李续宜)的孙子辈,有担任大学教授的,曾孙也多是大学毕业;彭刚直公(彭玉麟)的后人,十年前,有在上海做官的。大概当时的钱,来得正路,没有积蓄留钱给子孙的心,子孙就比较贤能有才干。其余文官比较钱多的十来家,现在的后人多数都是萧条了。武官数十家,当时都比文官富有,有十万、廿万银两的;(多数是战事平定以后,继续统兵,可以缺额,才能发财;至于拥有五六十万到百万银两财产的有三四家,如郭家、席家、杨家等,都是后来从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统领军务归来的人。金陵克复的时候,曾国藩因为湘军士气不振所以全部遣散,剿捻匪的时候,改用淮军,所以湘军的老将,富有的非常少。)各家的后人,也是多数衰落了;能读书上进的,就很少听见了。
我家与中兴时期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日都已经调零,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已经都如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优秀。最显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间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就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文正公多年,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若是当时换些字型大小、花名,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着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当时家母知道的很详细,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说:“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这叫作表里如一,即是诚意、毋自欺。这是中国政治学的根本,如果无此根本,一切政治的路,都是行不通的。)文正公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日;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诸葛亮)是同一风格。因此,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那么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