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36.04 5.3折 ¥ 68 全新
库存157件
作者左文宁 著,记忆坊 出品,有容书邦 发行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6059265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72956
上书时间2024-10-20
匈奴从何而来?
如何崛起?
缘何兴盛?
又因何衰亡?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当中,对于草原文明的关注度始终偏低。被忽略的草原文明,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属性。
实际上,数百年间纵横草原的游牧生活,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属性,凶悍,顽强,尚武而铁血。作为草原文明的缔造者与开拓者,匈奴于商周之际慢慢崛起,至秦汉时达到鼎盛,在南北朝以后灭亡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伴随着400年大汉王朝而共存的。
全书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维度,跨越数百年的时间线,贯穿了54位部落首领的铁血生涯。本书论述了匈奴的存亡与兴衰,在政治格局、军事斗争、经济文化、社会构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左文宁
历史研究者,魏晋南北朝吧等历史类贴吧的吧主,好钩稽史料,喜行走湖海,多有热帖、精华帖。
曾为《大明江山三百年》等作品的特约编辑。
待出版《谋断十六国》《大理简史》《南越国史》等通俗史作品。
代 序
第一卷 匈奴建国
第一章 匈奴起源
第二章 阴山鸣镝,冒顿夺权
第三章 秦汉交替,冒顿得志
第四章 汉匈初次交手
第五章 和亲是个好办法
第六章 挑衅吕后,结好文帝
第二卷 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第七章 宦官的小心思
第八章 和平与发展
第九章 军臣单于的戒心
第十章 劲敌不好惹
第十一章 反套路出牌
第十二章 匈奴远遁
第十三章 攻守之势异也
第三卷 称臣于汉
第十四章 断匈奴右臂
第十五章 逆向思维
第十六章 匈奴始衰
第十七章 五单于争立
第十八章 匈奴称臣
第十九章 汉匈再度和亲
第二十章 传说与历史
第四卷 南匈奴和北匈奴
第二十一章 忍无可忍
第二十二章 矛盾一再激化
第二十三章 春秋大梦,休矣
第二十四章 匈奴一分为二
第二十五章 一亡一叛
第二十六章 编户齐民
第五卷 立国中原的短暂荣光
第二十七章 刘渊建汉
第二十八章 首个中原政权的陨灭
第二十九章 赫连勃勃建夏
第三十章 回光返照,退出赛道
后记 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参考书目
匈奴从何而来?
如何崛起?
缘何兴盛?
又因何衰亡?
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当中,对于草原文明的关注度始终偏低。被忽略的草原文明,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属性。
实际上,数百年间纵横草原的游牧生活,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属性,凶悍,顽强,尚武而铁血。作为草原文明的缔造者与开拓者,匈奴于商周之际慢慢崛起,至秦汉时达到鼎盛,在南北朝以后灭亡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伴随着400年大汉王朝而共存的。
全书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维度,跨越数百年的时间线,贯穿了54位部落首领的铁血生涯。本书论述了匈奴的存亡与兴衰,在政治格局、军事斗争、经济文化、社会构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左文宁
历史研究者,魏晋南北朝吧等历史类贴吧的吧主,好钩稽史料,喜行走湖海,多有热帖、精华帖。
曾为《大明江山三百年》等作品的特约编辑。
待出版《谋断十六国》《大理简史》《南越国史》等通俗史作品。
精彩片段——节选
先秦时期的匈奴部族
先秦时期,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部落联盟。他们的势力较为分散,力量并不强大。不过他们也绝非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周朝初期,周文王、周武王先后两次出征,迫使当时的西戎向周朝进贡。到了周穆王执政时,西戎其中的一支叫犬戎的部族,并没有按时进贡,这招致了周穆王的不满。周穆王以此为借口征伐犬戎,但仅仅得到“四白狼四白鹿”的战利品,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犬戎崇拜白狼,他们以白狼为精神图腾。周军的做法,彻底激怒了犬戎。从此之后,边远的民族再也不来朝见周天子。而周朝与边境民族的矛盾,也逐渐加深。
到了周懿王时,国家内忧外患,频频遭到猃狁(犬戎的别称)的攻击。《诗经·小雅·采薇》里说道:“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因为不停地打仗,才有了我们所熟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悲慨。(《采薇》所写的背景是否为周懿王时期,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说法。)周懿王两次对外族用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北伐犬戎的失败,使他清楚地看到了西周军力的衰弱。
到了周宣王时,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周军连续击败外族,“宣王中兴”使人们一度又看到了希望,然而周宣王晚年穷兵黩武,屡战屡败,国内形势又开始恶化。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即位。
众所周知,周幽王贪图享乐,不理政务。他任用虢石父为上卿,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个虢石父是个典型的奸佞之臣,在内善于阿谀奉承,拍幽王的马屁;在外则贪污受贿,屡屡加重对百姓的剥削。一时之间,民怨沸腾,巨大的统治危机开始浮现。
周幽王宠爱褒姒,为博美人一笑,幽王做出了两千多年来,后世君主无人敢于模仿的行为艺术——烽火戏诸侯。这一“戏”,褒姒笑了,周天子的信誉也降到了最低点。
幽王似乎并无所觉。褒姒为他生下儿子后,他又继续“作妖”——废黜了自己的王后申后与太子宜臼。这种行为立马招致了国丈申侯的强烈愤懑。
眼看自己的女儿与外孙受到欺负,申侯一不做二不休,联合缯国与犬戎,气势汹汹地发兵攻入西周的都城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死后,申侯与诸侯们一同拥立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威严,各个诸侯们也对周天子阳奉阴违,各自为政,甚至觊觎王权的事层出不穷。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时代终于到来。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山戎(也是匈奴的祖先之一)不甘寂寞,频频入侵东方的齐国和燕国。北方的戎翟甚至一度攻入都城,驱逐了周襄王。好在晋文公适时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打败了戎翟,重新迎回了周襄王。
春秋初期,晋国与秦国最为强大。他们对邻近的戎族有一定的震慑力。晋国驱逐戎翟,而西戎的八个主要部族也向秦国臣服。此时的游牧民族已经初见规模,从东北至西北,分布着多达一百多个“戎”“胡”族群。
不过他们仍然处于最原始的部落形态——彼此独立,没有形成集权与联盟组织。在草原内部竞争和与南边中原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只有为数不多的部落能够生存下去。
三家分晋(晋国分为赵、魏、韩,春秋战国之间的分水岭)之后,最北边的赵国承担起防守游牧部落的重任。我们熟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摆脱困境,赵武灵王让百姓穿起短袖的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对抗游牧民族。
当时,中原诸国之间的战争大多是以车战为主,而机动性较强的骑兵并不多见。所以“胡服骑射”的改革,无异于给赵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之一跃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赵武灵王越战越勇,也借机消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并驱逐林胡、楼烦等部落,向北开辟了云中、雁门、代郡,修筑了赵长城。
与此同时,秦国吞并了义渠的所有土地。相信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也能了解一些来龙去脉。
本来秦国与义渠打得热火朝天,不死不休。哪知,秦国在宣太后主政期间,宣太后与义渠王发生关系,生下两个孩子,两国的关系也随之缓和。
政治婚姻,从来没有什么儿女情长可言。宣太后和义渠王的“爱情故事”,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你以为生了两个孩子,就能真正困住一个女中枭雄吗?
不!在与义渠王交往三十多年的一次宴会上,宣太后趁其不备杀死了义渠王,并夺取了义渠的土地。失去主心骨的义渠残部,只能向北逃窜,徒叹奈何。
位于现今京津冀地区的燕国也没有闲着。燕昭王招贤纳士,任用秦开北伐东胡,拓地一千多里,把辽东收入囊中,并设立上谷郡、渔阳郡、辽西郡、辽东郡,构筑燕长城。与此同时,东胡人不得不开始向西向北迁徙。
在赵、秦、燕三国的打击下,北方部族的大批胡人只能离开故土,向北方寻找一片栖息之地。
此时,匈奴人刚刚崛起,南来的部族不失时机地归附匈奴,由此北方草原的部族由零散逐渐有了向心力,他们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
李牧击退匈奴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满满的匈奴人再次杀了回来。
之前被秦燕赵欺负?呵!以前怎么挨的揍,这次就要你们全部偿还。
首当其冲的是赵国。
匈奴多次入侵赵国北方边境,赵国收缩防线,坚守营垒,不肯出战。
制定这种防守策略的人,叫李牧。
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非常善于防守。他十分重视对匈奴人的侦察,特别规定“看到烽火台起烟时,所有人必须回防,不许擅自交战,违者斩首”。
就这样,几年下来,匈奴人没有掠夺到任何战利品。
呸,没劲!有本事像个爷们一样战个痛快啊,李牧真是个包。
匈奴人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不光匈奴人这么认为,就连赵国内部也有同样的观点。首先,前线的士兵憋了好几年没打仗了,浑身难受,他们认为李牧胆小畏敌。其次,消息传到了国都邯郸,赵王也开始摇头。虽说李牧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长此以往,不仅干耗粮食,还长了他人志气,也不是个办法啊!
本着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的想法,赵王派人责备李牧,督促他速速出战。没想到李牧依然故我。赵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替换掉了。
真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大战一场了!
双方本着“公平竞争,谁害怕谁就是孙子”的原则,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本以为是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没成想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赵军的战斗力明显不如匈奴,没多久,就被打得丢盔弃甲,“被人踩在地上摩擦”。
遭遇“开门黑”,赵军自然不会甘心。等到匈奴第二次来,他们仍然正面应敌,不做战略调整,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赵军屡败屡战,士气越来越低,自然会屡战屡败,伤亡也越来越大,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不到两年光景,北方边境的老百姓屡遭劫掠,苦不堪言,根本没法放牧,更不用说耕种。赵王只能再次请李牧出山。李牧也是个有脾气的人,称病不见。
赵王没辙了,只能强行命令李牧统领边境兵马进行防守,李牧这才提出一个要求:要我去抵御匈奴人,可以,但我还会用我之前的老办法。否则,我不接受命令。
赵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点头许诺。
这下轮到匈奴人不痛快了。李牧保持一贯作风,不打正面,就这样又耗了好几年。匈奴抢不到东西,只能吐槽李牧胆怯畏战。
而李牧呢,他知道匈奴人长期为患一方,简单的小胜不足以使他们畏惧。故而李牧一边对士兵施恩,经常赏赐他们;一边向士兵们灌输一雪前耻的思想。久而久之,战士们都愿意为李牧卖命杀敌。
李牧见时机到了,便暗中挑选出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匹战马,五万冲锋的精兵,以及十万名善于射箭的弓手进行训练,以备一战。
呵,你们不是喜欢找我玩吗,那咱就玩个大的。
怎么玩呢?李牧先把大批牛羊赶到山上吃草。
当牛羊布满山野之时,匈奴人顿时两眼放光,心说:“这可正是我们要的东西啊!”
匈奴的小股先头部队,不由分说冲了上去。李牧佯装败退,还丢下了几千人不管。
这情形,可把匈奴人乐坏了:“哈哈哈!我就知道这个李牧怕我们怕得要死,果然,真的是不堪一击啊!”
匈奴单于听说后,不做他想,立刻带领大部队前来收割战利品。孰料,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李牧提前布好的埋伏圈。随着李牧发动进攻的号令,赵军正面的弓手乱箭齐发,左右两个侧翼同时包抄匈奴。
匈奴大败,阵亡十多万人。一同跟随匈奴而来的襜褴被消灭,实力稍强的东胡被击败,林胡则就地投降,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多年,匈奴人不敢侵犯赵国边境。
真是一劳永逸。
奴隶社会的推手——头曼单于
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最高统治者。被李牧击败的那位匈奴单于,史书并没有留下他的名字。而第一位被明确记载的匈奴单于,叫作头曼。
于是有人提出一个疑问:李牧击败的那个单于,有没有可能就是头曼呢?
关于头曼的生卒年,《史记》《汉书》均没有记载。只能确定他生活于战国末年以及秦并六国以后,大致上和秦始皇是同一时代的人。而裴骃在《史记集解》里,引用徐广的说法,认为头曼死于公元前209年,仅仅比秦始皇多活了一年。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于是匈奴得宽。”蒙恬和秦始皇是同一年死的,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说,头曼至少是在秦始皇统一前就成了单于的。李牧死于公元前228年,也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与头曼交战,在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且说,惨败后的匈奴人开始反思,他们见识到了中原国家诡异的军事战术,精良的武器,高超的指挥,不敢再小觑他们。
反思之后,他们还认识到,此时草原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弱小的部落或被消灭,或被整合,已经没有那么多独立的小部众了。匈奴东边是东胡,西边是月氏,南方则是战国七雄。他要做的就是继续恢复实力,再趁机吞并三个方向的对手。
头曼单于最大的贡献是把分散的部落整合起来,建立起国家机构,使匈奴逐渐从原始社会转型成奴隶社会。一个国家,若没有唯一的最高行政指挥,它只能走向四分五裂。
史书没有记载头曼的具体事迹,不过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是个有一定人格魅力的人物,否则也不会被那么多人拥戴,成为单于。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就在头曼不断整合力量时,一册“天书”从天而降,砸得头曼脑袋瓜疼。
他怎么也想不到,中原王朝竟然会主动向他进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放松下来。他自号“始皇帝”,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制度:除谥法、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这还不够,秦始皇身体力行,进行全国范围的巡游,以此来警示震慑六国的流亡分子。当然,对他个人而言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尽快找到长生不老药。
他派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去海上寻觅。卢生没有带来长生不老药,却拿回来了一册“仙书”。秦始皇不看则已,一看惊出一身冷汗,好家伙,上面赫然写着“亡秦者胡也”。
哦豁,这还了得!看到“仙书”的谶语,秦始皇立马警觉起来,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胡”,代表的是匈奴!
因为在统一六国后,匈奴已然成为秦朝最大的敌人,秦始皇下意识地认为“亡秦者胡也”指的是匈奴人,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秦始皇早就想对匈奴发起战争,这个谶语的出现,加速了秦北伐匈奴的进程。
关于秦始皇攻打匈奴的时间,《史记》的记载前后矛盾。《秦始皇本纪》明确记载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出征匈奴。前文说过,蒙恬死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说,按照《本纪》的记载,蒙恬在外对抗匈奴总共只有五年。
然而《蒙恬列传》称,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显然出征时间要早于公元前215年。《匈奴列传》记载头曼被蒙恬击败后向北迁徙,“十余年而蒙恬死”,正好与“暴师于外十余年”吻合。如果说头曼死于公元前209年,那么《蒙恬列传》和《匈奴列传》更能说得通,也就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一年(公元前221年),蒙恬就出征匈奴了。也有可能,蒙恬出征匈奴不止一次,《秦始皇本纪》没有记录第一次。
蒙恬带领三十万军队,连战连捷,一路北上,占领了鄂尔多斯地区、河套地区以及河南地等地区。
这里的“河南地”,并不是现在的河南省,也不是中古时期“黄河以南”的区域,它是指位于阴山以南、河套平原西方的一片土地。所谓“黄河九曲,唯有一套”。这里黄河比较平缓,易于灌溉,无论是农耕还是放牧都非常适宜。也正因如此,河南地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争夺的焦点。
当年,蒙恬把匈奴人彻底驱除至阴山以北后,匈奴头曼单于被迫向北退却七百余里。随后秦始皇在河南地设置了九原郡,共三十四县。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北迁三万户充实九原郡,开发河南地。
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抵御匈奴人的反扑?
秦始皇让蒙恬率领大军长时间驻扎于此,并下令把以前的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相连接,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构筑万里长城,用于保护北部边疆的安宁。
修建万里长城,就算放在当今社会也算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更不用说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仅仅五年竣工似乎有些困难。
再回到“秦始皇攻打匈奴时间”的问题上,这个细节似能印证《蒙恬列传》的记载更为靠谱。
三千年前,以骏马、弯刀为器,匈奴一再南下,或为衅边,或为抢掠物资。中原帝国不堪其扰。由于生活、生产方式,乃至思想观念的不同,雄踞于草原的匈奴民族,一直崇尚勇武、崇拜武力。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他们往往采用抢掠的手段,而非和平的方式。
故此,在世人的眼中,他们似乎甩不开“野蛮”的标签。但这不是他们的全部。
正如眼前这一只展现“雄鹰俯瞰狼羊咬斗”场景的匈奴鹰顶金冠饰一样,图案虽然充溢着野蛮的气息,但它却又是那么熠熠生辉,引人流连。
——灵犀(文史作者、编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