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失落的智慧——赵凯波著 赵凯波 9787550737969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失落的智慧——赵凯波著 赵凯波 9787550737969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8.47 2.4折 35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凯波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0737969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29620612

上书时间2024-10-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有时候,对天马行空的思想者来说,哲学史是一个比哲学本身更困难的题目。哲学像一朵鲜花、一株香草,或者一棵昂然挺拔的乔木,是某种强劲生命力的表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但有阳光雨露在,不愁大地不常新。哲学是精神和思想生长的结果,哲学史则截然不同,它就像残骸和化石,或被偶然发掘,或被有意识收集研究,暗示着已不存在的生命和消逝的过去,也承载着现实活动造成的干扰与异化。虽然这些残骸和化石力图向仍然存活的生命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但真正连接两者精神生命的基因,却无法靠辛苦发掘整理或修订宗谱使之持续强大。若将哲学视作鲜活的生命、常葆生机的花园,哲学史就犹如尴尬多余的存在,往往是对内在生命力加之的外部塑造与禁锢。

但是,没有哪个自以为自由的哲学家能真正摆脱哲学史的影响,就像没有哪个自以为天生神力的大力士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哲学家在思想的传承中思考,在历史潮流的激荡下提出新见,好比生命天然继承了先代的遗传基因,又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造和演化。

哲学家所不能摆脱的这种哲学史,正是哲学史家孜孜不倦发掘和研究、希望能最后复原和再生的理想哲学史,而不是那种仅仅存放在博物馆和档案室供人缅怀和摆弄的死物件与假证明。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中国没有发达的哲学史,对历史上那些曾经被冷落的哲学和哲学家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一个思想史上明显的对比:儒墨作为先秦齐名的显学,其学派传承在后世有完全相反的历史命运。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就是历代王朝统治思想的主流,而被大规模发掘利用与开发。历朝历代出于需要,对儒家学说和孔子思想做出了各种粉饰,使对其真正理解成为一件困难且冒险的事。与之相反,墨家学说自秦汉之后几乎湮没不传,其创始人墨子也乏人问津,但也因此避免了种种扭曲、粉饰,反倒让后来的学者更容易直接得见墨家学说和墨子思想的真容。

相比于墨子本人的思想,其后学著作《墨经》所隐藏的思想意蕴,就更像中国思想史中几乎被原封不动保存和遗忘到今天的宝藏。这样的宝藏被遗忘,固然与墨家学说在后世的落寞有关,但也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璞玉终于被世人弃之不顾所致。《墨经》是中国古书中少有的难解之书,历史上同样难解的书或许只有《易经》能与之相比。但《易经》作为六经之首,历代注解可谓汗牛充栋,而历史上尝试全面注解《墨经》的却寥寥可数,几近于无。《易经》难解而人人欲解,《墨经》难解而乏人愿解,这或许也展示了传统思维方式上的某种特质。

说两千年来少人能懂的书可解,就像说濒临灭绝的物种可以再兴。但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化,濒危物种又因为某种原因重新繁盛起来,并非绝不可能的事,对于思想来说更是如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之火需要的只是适合它燃烧的辽阔莽原,而这样的莽原本来就是时代的一部分。从历史的大背景来看,今天的时代在某些方面非常类似《墨经》成书的时代,可能是一个重新理解其书并且恢复其生机和价值的黄金窗口。比如,今天一个懂点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人,很容易理解《墨经下》19 至25 诸条讲的光学、26 至29 讲的力学。而稍微懂点逻辑学的人也可以看出《墨经》全篇常见的逻辑思维和应用。曾经让古人懵懂难解的天书,含义原来那么明显甚至平常,按照这种思路,全面而系统地重新解释和发掘《墨经》的内容就不是太难的事了。

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像理解其中的光学、力学或逻辑学一样,对《墨经》所讨论的其他内容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这样的认知基础,才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墨经》原来涉及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甚至包含非常纯粹的物理学、几何和数学,有中国哲学史中少见的系统的方法论和知识论。当然,对《墨经》这样的理解也必须跳出中国思想史传统的儒墨道法门户之见,摒弃那种既狭隘割裂又暗中勾连的混乱思维,把今天全球化大潮流下各种思想文化全方位的沟通和融合作为一个新的背景。理解《墨经》需要理解中国先秦时的社会和思想背景,也要借鉴今天所知全人类的思想成果,尤其是长期相对于中国思想独立发展的西方哲学和哲学史的成果。

所以,这本书主要是用类比的方法完成的,虽然偶尔也有作者自由和随性的补充和发挥,但本书与其说是为了弄清楚《墨经》到底论断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教益,不如说是想显示《墨经》的作者曾经关心过什么、思考过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也就是说,这本书不刻意追求细节上的证据确凿、意见上的是非分明、观念上的明确无误,而力求从一个更大的视角展示墨家学者的风采—他们有一种和中国大多数古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却在全世界的思想家中有如此众多的知音和同道。如果这种对比的方法会令人觉得墨家更像我们习以为常的西方哲学家,这其实正是以往的哲学史给大众制造错觉的一个后果。作者坚信所有真正的思想家都有某种相似之处,也坚信本书所复现的更接近传说中墨家思想的真实面貌,这种信念也因清朝以来考据家和研究者辛苦着实的工作而具有相当的事实上的保证。

作者仅仅满足为墨家哲学勾勒一幅粗线条的写意画,其实也有一点面对实际困难时藏拙的无奈。《墨经》涉及的各种哲学论题,每一个领域到今天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每一个题目可以说都经过历代哲学家无数艰辛的思考、细致的分析和繁难的辩驳。要想把这所有的内容哪怕稍微全面地叙述,是这样一部专门聚焦墨家哲学的小书能够完成的。所以,作者在对比中选择的材料难免挂一漏万,观点或者取舍偏颇,偶尔的发挥更是妄断过多,论据不足。不过,如果了解了这本书的性质,希望宽容的读者能对这些脱略放浪的驽钝之举一笑置之。如果有人因此而真正对书中的题目产生兴趣,要跟作者的言论较真,建议直接去读一读书中提到或者未提到的哲学家的原著,以免作者断章取义斧凿太过之讥。



导语摘要

儒家和墨家在先秦并称显学,但与儒家一直是传统思想的主导相比,墨家尤其是其后期的思想,往往被历史所忽视。本书是对战国后期墨家著作《墨经》的解读,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从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几何学与数学、逻辑学等诸方面,展示《墨经》的作者曾经关心过什么,思考过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不刻意追求细节上的证据确凿、意见上的是非分明、观念上的明确无误,而力求从一个较为通观而宏大的视角展示这一“失落的智慧”的风采。



作者简介

赵凯波,1977年生,湖北人,现居深圳,机械专业背景及相关工作经历。高中时受良师教益,渐好文史,闲暇以读书为乐。十年前开始系统研读哲学,泛览中西各家书籍,对墨家学说和《墨经》尤为感兴趣。



目录

导 言……………………………………………………001


第一章 儒家传统的千年假想敌


—墨家与《墨经》…………………………001


一、墨家传说… ………………………………002


二、《墨经》的前世今生… …………………009


三、《墨经》的结构和内容… ………………013


第二章 突破因果、本原和天道看世界


—墨家认识论………………………………021


一、寻找原因,还是创造条件… ……………022


二、作为部分和整体的世界… ………………033


三、人的认识… ………………………………042


第三章 从需求、规范到价值


—墨家伦理学………………………………049


一、基于行为的伦理学… ……………………050


二、伦理学中的心理因素… …………………059


三、爱的价值… ………………………………067


第四章 我与非我的边界和冲突


—墨家心理学………………………………077


一、对自我的思考… …………………………078


- 002 -


二、人的形智二难困境… ……………………085


三、社会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093


四、社会对人的强制… ………………………103


第五章 描绘没有“物”的世界


—墨家物理学……………………………… 115


一、时空和宇宙… …………………………… 116


二、变化的世界… …………………………… 128


三、最基本的变化—运动… ……………… 135


第六章 如何赋予“存在”一个结构


—墨家的几何和数学…………………… 143


一、基于关系和结构的几何… ………………144


二、数的结构… ……………………………… 156


第七章 从割裂到圆满


—墨家的逻辑、方法和知识论… ……… 165


一、归纳和演绎统一的逻辑学… …………… 166


二、逻辑和自然和谐的知识论… …………… 176


附录一 《经上》古今义理对照………………………184


附录二 《经下》命题选证……………………………190


参考书目……………………………………………… 205


后 记…………………………………………………… 209



内容摘要

儒家和墨家在先秦并称显学,但与儒家一直是传统思想的主导相比,墨家尤其是其后期的思想,往往被历史所忽视。本书是对战国后期墨家著作《墨经》的解读,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从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几何学与数学、逻辑学等诸方面,展示《墨经》的作者曾经关心过什么,思考过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不刻意追求细节上的证据确凿、意见上的是非分明、观念上的明确无误,而力求从一个较为通观而宏大的视角展示这一“失落的智慧”的风采。



主编推荐

赵凯波,1977年生,湖北人,现居深圳,机械专业背景及相关工作经历。高中时受良师教益,渐好文史,闲暇以读书为乐。十年前开始系统研读哲学,泛览中西各家书籍,对墨家学说和《墨经》尤为感兴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