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31.11 5.4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张忠良 毛先颉 编著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5110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543350
上书时间2024-10-20
提起中国,世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我们智慧的祖先在这块富有灵气的土地上生活了千百万年,以勤劳的双手,利用天公赐予的丰富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就给全世界都带来了新的福音。其实,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又何止于此呢?就说“中国茶”吧,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几乎在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并且走出国门,遍及世界各地,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喝茶乃雅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专利。盛唐时流行文士茶道,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同样有意思的是:饮茶在我国亦是俗之事。君不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同时也说明了茶之本性:宽容、平和而随意,亦俗亦雅,各有其趣。不似日本茶道所要求的那般刻板。
因此,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无论你是身处乡野,还是跻身于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由此可见,茶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难以想象,这世界如果突然没有了茶,将会是怎样一番仓惶的景象。
饮茶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和”是茶文化主体精神之一,所谓“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又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协作、互相理解、团结奋进的精神相吻合。所以说,茶文化是培养当代青年良好素质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茶重在品,所以茶有茶的文化。而我们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润了几千年的民族。饮茶的哲学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的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清茗做一下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00中国茶文化前言00“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几大类。茶既有健身、治病之药物疗效,又富于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更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的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是日本茶道的始祖。
当然,饮茶的目的又各有不同,有的是三五好友相聚一堂煮茗叙旧、品茶抒情;有的是为了洽淡业务、发展事业;更多的则是为工作之余愉悦心情而已。现在有更多女士也加入了饮茶的行列,大多数都是为了同一目的:青睐茶的消食除腻、减肥、美容之功效。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茶馆品茶的女性也会越来越多。而在英国人眼中,茶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法国在这一方面亦是不乏浪漫,将茶看成“温柔、浪漫、富有诗意的饮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系统内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与各种宗教的思想、教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假如从神农时代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假如从“茶圣”陆羽撰写世界上部茶书《茶经》算起,也有一千多年的漫长时光,可依然历久弥新、生生不已。茶文化不老,是因为它具有厚重的内涵、传承的载体和流动的血脉。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不老的精灵”;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说不尽的话题;正因为如此,茶文化才成为写不完的锦绣文章。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体裁有诗词、小说、散文等,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茶画、茶歌、茶舞,在中国及其他国家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自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茶文化专著。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对点茶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而深刻的茶道著作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丰富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古代众多的茶道著作,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众所周知,茶早是作为药物在民间使用的,后来由于有了文人墨客的参与,茶才渐渐地有了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从而具备了形成茶道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当今茶道的本源。茶与禅,看似不相关联,但其源皆在中国。以茶喻禅,更是古代中国禅师的创举。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这无疑是对茶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回溯历史,茶叶的传播是这样开始的。公元前2737年,神农氏揭示了这种略带苦味,但香气袭人的饮料之功效。4—5世纪,茶叶逐渐风行全中国,人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的丘陵地带建立新的茶叶种植园。繁荣的唐王朝时期(618—907年)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茶不再仅仅作为滋补品饮用,由于其具有提精安神之功效,而更多地用作愉悦身心。所以,这种饮料逐渐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当时日本不种植茶叶,其加工好的茶叶都来自中国。而被认为早把茶叶种子带到日本栽种的是日本僧人澄大师。
17世纪初期,不知是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次把茶带到了欧洲。当时两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海上贸易——葡萄牙通过中国澳门,而荷兰通过爪哇岛。他们起初是进行丝绸、锦缎和香料贸易,后来又开始了茶叶贸易。18世纪,茶又成了英国为流行的饮料,在早晚餐时代替啤酒,在其余的时候代替杜松子酒。后来茶进入北美市场,终成为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目前,全世界茶的饮用量已经超过其他饮料,仅次于水。
如今,国内外已掀起了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在人们的长期饮用过程中已渐渐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见证人类文明的饮料之一。茶文化开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力量对饮茶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之吹遍全国,波及全世界。目前,茶文化仍是日本、韩国、英国和葡萄牙等国茶叶消费经久不衰的支柱。实践证明,茶文化是促进茶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时间飞驰,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与人类相伴相依的茶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新时期。伴随经济的全面腾飞,各种传统文化迎来了复兴的浪潮。而茶俗、茶艺、茶道是我们探寻茶文化内核的三条必通之途,其中“俗”为根本、“艺”为表征、“道”是精髓。至此,中国茶文化定会稳健、结实地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更加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的殿堂。
新的世纪,茶文化将以更为深邃的内涵、经典的思想吸引大家的目光。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茶文化,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典文化,我们特地编撰了这套经典文化系列丛书,以飨读者。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读者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作为华夏子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起重任。
章悠悠茶史/ 00 /节茶之起源/ 00 /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 00 /
二、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00 /
三、发明饮茶的方式/ 00 /
四、茶树的起源/ 00 /
第二节茶的传播史/ 00 /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00 /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00 /
第三节茶的发展史/ 0 /
一、远古时期/ 0 /
二、周秦两汉时期/ 0 /
三、三国时期/ 0 /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0 /
五、唐代时期/ 0 /
六、宋代时期/ 0 /
七、元代时期/ 0 /
八、明代时期/ 0 /
九、清代时期/ 0 /
十、当今发展/ 0 /
第四节制茶史/ 0 /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0 /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0 /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0 /
四、从蒸青到炒青/ 0 /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0 /
第五节饮茶史/ 0 /
00中国茶文化目录00第二章茶中珍品/ 0 /节茶叶的分类/ 0 /
一、依制造发酵程度分类/ 0 /
二、依制造萎凋程度分类/ 0 /
三、依产茶季节分类/ 0 /
四、依制茶形状分类/ 0 /
五、依制造程序分类/ 0 /
六、依薰花种类分类/ 0 /
七、依茶树品种分类/ 0 /
八、依产茶地分类/ 0 /
九、按焙火程度分类/ 0 /
十、按茶色不同分类/ 0 /
第二节茶叶的选购与鉴别/ 0 /
一、茶叶的选购/ 0 /
二、茶叶的鉴别/ 0 /
第三节风韵佳茗/ 0 /
一、绿茶/ 0 /
二、红茶/ 0 /
三、乌龙茶/ 0 /
四、黄茶/ 0 /
五、白茶/ 0 /
六、黑茶/ 0 /
七、花茶/ 0 /
第四节中国十大名茶/ 0 /
一、西湖龙井/ 0 /
二、黄山毛峰/ 0 /
三、洞庭碧螺春/ 0 /
四、祁门红茶/ 0 /
五、安溪铁观音/ 0 /
六、武夷大红袍/ 0 /
七、冻顶乌龙茶/ 0 /
八、君山银针/ 0 /
九、白毫银针/ 0 /
十、云南普洱茶/ 0 /
第五节茶的贮藏/ 0 /
一、茶叶贮藏保管的目的和作用/ 0 /
二、茶叶的通常保管方法/ 0 /
第三章茶具的选用/ 0 /节历代茶具/ 0 /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0 /
二、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
三、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
四、各个时期的茶具介绍/ /
第二节茶具的工艺美学/ /
一、瓷茶具的艺术特色/ /
二、紫砂壶的工艺要素/ /
第三节茶具赏析/ /
一、紫砂茶具/ /
二、瓷质茶具/ /
三、金属茶具/ /
四、竹木茶具/ /
五、漆器茶具/ /
六、玻璃茶具/ /
七、搪瓷茶具/ /
第四章科学饮道/ /节茶与水质/ /
一、选水/ /
二、天下名泉/ /
三、烧水讲究/ /
第二节冲泡技术/ /
一、冲泡要领/ /
二、冲泡方式/ /
第三节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
一、绿茶的泡饮方法/ /
二、红茶的冲泡方法/ /
三、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
四、黄茶的泡饮方法/ /
五、白茶的泡饮方法/ /
六、黑茶的冲泡方法/ /
七、花茶的冲泡方法/ /
第四节合理饮茶/ /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
二、注意饮茶时机/ /
三、女性“四期”少饮茶/ /
四、不要空腹饮茶/ /
五、不宜过量饮用浓茶/ /
六、不要用茶水服药/ /
七、不宜饮用隔夜茶/ /
八、睡前不宜饮茶/ /
第五章茶之保健/ /节茶与健康/ /
一、茶叶的营养成分/ /
二、茶叶的药效成分及疗效/ /
第二节多效茶方/ /
一、功能调养茶/ /
二、职业养生茶/ /
三、美容美发茶/ /
四、瘦身健体茶/ /
五、防治常见病药茶/ /
第三节幽香茶点茶膳/ /
第六章茶情物语/ /节历代茶书/ /
一、唐代茶书/ /
二、宋元茶书/ /
三、明代茶书/ /
四、清代茶书/ /
五、当代茶书/ /
第二节茶文化与宗教哲学/ /
一、茶文化与儒家学术/ /
二、茶文化与道教思想/ /
三、茶文化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茶与文艺/ /
一、茶诗/ /
二、茶词/ /
三、茶画/ /
四、茶联/ /
五、茶歌/ /
六、茶舞/ /
七、茶戏/ /
第四节我国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
一、汉族饮茶/ /
二、藏族饮茶/ /
三、云南少数民族饮茶/ /
四、蒙古族饮茶/ /
五、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饮茶/ /
六、傣族和佤族饮茶/ /
参考文献/ /
第 一 章 悠 悠 茶 史
节茶之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虽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但关于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据可以查到的证据显示,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饮茶习惯确实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其他地方的饮茶、种植茶叶的习惯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说: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或至少是其中之一。学术界有不一样的观点。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
茶和其他事物一样,从发现到利用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客观地讲,我们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是很难精确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并结合事物的客观规律,见仁见智地进行推测了。
(一)神农时期
据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其意思是:早在神农时期,人们就采集茶树的叶子作为饮料,至周公时期便有记载。民间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人们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事物的起源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二)西周时期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境内“园有芳翦香茗”。这一记载表明西周(公元前1046年)时候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00中国茶文化章悠悠茶史00《华阳国志·巴志》中还记载: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46年),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
(三)春秋战国时期
晋代郭璞《尔雅注疏》载:“槚,苦茶。”又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或一曰,蜀人名之为荼。”《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根据《尔雅注疏》和《晏子春秋》两书对有关茶事的记载,把传说的两书作者周公和晏婴列为我国先知道饮茶的人。近代一些研究茶和茶文化的人据此认为饮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四)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前206年,饮茶和茶的有关知识开始由巴蜀向外传播。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我国茶叶作为饮料始于秦汉时期。
公元前59年,西汉时茶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这说明西汉已经有茶叶专卖市场,在士大夫阶层茶已成为日常商品。
不管饮茶起源于曾经的何时,我们现在慢品一杯与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件令人心潮澎湃的事,能够给我们以无限美好的遐想。
二、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学者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于对茶树发源地的研究。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西南说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可靠性就比较高了。
(二)四川说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为: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更“精确”一些,但是风险性反而更大些。
(三)云南说
有人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是茶树的发源地。因为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原因,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但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四)川东鄂西说
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制成了茶叶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五)江浙说
近有人提出茶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有人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止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而且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文提到传说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他在哪一带活动呢?如果我们能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三、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固定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作为一名茶学业者或茶业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欠缺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也有了多种答案:
祭品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植物早是做祭品用,后来有人尝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
“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终就发展成为“饮”这一好的方式。
现在,我们可以认定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自发明以后,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四、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之后,才被人们发现和利用的。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又隔了很久之后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的。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后来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向全国普及,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7000万年的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因此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并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了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了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且仅在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1米以上的茶树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从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属中国茶树之变
当当正版 茶文化 张柏 9787520517751 中国文史出版社
全新北京
¥ 35.45
正版 中国茶文化
九品宜春
¥ 15.00
正版 中国茶文化
九品合肥
¥ 5.00
正版 中国茶文化
九品宜春
¥ 16.00
当当正版 品读醉美茶文化诗词 单治国 9787517136583 中国言实出版社
全新北京
¥ 14.12
当当正版 茶文化 康保苓 978730030178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新北京
¥ 45.07
【正版】中国茶文化9787510801020
九品天津
¥ 14.15
正版现货,中国茶文化。
九品上海
¥ 22.00
当当正版 茶文化通论——品饮中国 王旭烽 9787308191289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全新北京
¥ 36.38
当当正版 中国茶文化学 姚国坤 9787109239012 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全新北京
¥ 175.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