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正版 气象学与生活 (美)Frederick K. Lutgens(弗雷德里克·K. 鲁特更斯), Edward J. Tarbuck (爱德华·J. 塔巴克) 9787121438882 电子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102.56
8.0折
¥
129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 (美)Frederick K. Lutgens(弗雷德里克·K. 鲁特更斯), Edward J. Tarbuck (爱德华·J. 塔巴克)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438882
出版时间 2022-07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定价 129元
货号 29452951
上书时间 2024-10-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商品简介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Frederick K. Lutgens,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与Edward J. Tarbuck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是好朋友和同事,已经有50多年的教学和编写大学教材的经历,而且他们都是公认的杰出和著名的教授。从1983年起,Dennis Tasa加入了他们的团队,主要从事绘图工作。三人合作,完成了气象学、地球科学、地质学等教材的撰写与更新。 陈星,博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从事气候学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1章 大气概述 1 1.1 大气——天气和气候 2 1.1.1 美国的天气 2 1.1.2 气象学、天气和气候 3 1.2 大气灾害:来自自然的袭击 6 1.3 科学探索的本质 7 1.3.1 假设 9 1.3.2 理论 9 1.3.3 科学方法 9 1.4 地球的圈层 10 1.4.1 地圈 12 1.4.2 大气圈 12 1.4.3 水圈 12 1.4.4 生物圈 13 1.5 地球系统 14 1.5.1 地球系统科学 14 1.5.2 地球系统 15 1.6 大气的组成 17 1.6.1 大气的主要成分 17 1.6.2 二氧化碳 18 1.6.3 变化的大气成分 19 1.7 臭氧耗竭——一个全球性问题 20 1.7.1 南极臭氧洞 21 1.7.2 臭氧耗竭效应 21 1.7.3 蒙特利尔议定书 22 1.8 大气层的垂直结构 22 1.8.1 气压变化 22 1.8.2 温度变化 23 1.9 大气成分的垂直变化 27 1.9.1 电离层 27 1.9.2 极光 27 术语表 28 思考题 28 习题 28 第2章 地球表面和大气加热过程 30 2.1 地日关系 31 2.1.1 地球的运动 31 2.1.2 季节的成因是什么? 32 2.1.3 地球的朝向 33 2.1.4 两至点和两分点 34 2.2 能量、温度和热量 38 2.2.1 能量的形式 38 2.2.2 温度 38 2.2.3 热量 39 2.3 热传递机制 39 2.3.1 传导 39 2.3.2 对流 39 2.3.3 辐射 40 2.3.4 辐射定律 42 2.4 入射太阳辐射 44 2.4.1 反射与散射 45 2.4.2 太阳辐射的吸收 47 2.5 大气层中各种气体的作用 48 2.5.1 加热大气 48 2.5.2 温室效应 49 2.6 地球的热量收支 50 2.6.1 年能量平衡 50 2.6.2 热量平衡的纬度分布 52 思考题 53 术语表 54 习题 54 第3章 温度 56 3.1 气温记录资料 57 3.1.1 基本计算方法 57 3.1.2 等温线 57 3.2 影响气温的因素 58 3.2.1 海陆分布 59 3.2.2 洋流 62 3.2.3 海拔高度 64 3.2.4 地理位置 65 3.2.5 云量和反照率 66 3.3 温度的全球分布 68 3.4 气温变化的周期 71 3.4.1 气温日变化 72 3.4.2 温度日变化的幅度 74 3.4.3 温度的年变化 75 3.5 气温的测量 75 3.5.1 机械式温度计 75 3.5.2 电子温度计 77 3.5.3 百叶箱 77 3.6 温标 78 3.7 炎热和风寒:人体不舒适指数 80 3.7.1 炎热——高温高湿 80 3.7.2 风寒——大风降温作用 81 思考题 81 术语表 82 习题 82 第4章 水汽和大气稳定度 84 4.1 大气中水的运动 85 4.2 水:独特的物质 86 4.3 水的相变 88 4.3.1 冰、液态水和水汽 88 4.3.2 潜热 88 4.3.3 蒸发和凝结 89 4.4 湿度:空气中的水汽 90 4.5 水汽压与饱和 91 4.6 相对湿度 93 4.6.1 相对湿度如何变化? 94 4.6.2 相对湿度的自然变化 96 4.7 露点温度 97 4.8 如何测量湿度? 98 4.9 绝热温度变化 99 4.9.1 绝热冷却和凝结 99 4.10 空气抬升过程 101 4.10.1 地形抬升 101 4.10.2 锋面楔入 103 4.10.3 辐合 104 4.10.4 局地对流抬升 104 4.11 恶劣天气的起因:大气稳定度 106 4.11.1 稳定度类型 106 4.11.2 稳定空气和每日天气 108 4.11.3 稳定空气如何变化? 109 4.11.4 温度变化和空气稳定性 110 4.11.5 垂直空气运动和空气稳定性 110 思考题 111 术语表 112 习题 112 第5章 凝结和降水类型 114 5.1 云的形成 115 5.1.1 高空凝结 115 5.1.2 云滴的增长 115 5.2 云的分类 116 5.2.1 高云 117 5.2.2 中云 118 5.2.3 低云 119 5.2.4 垂直发展型云(直展云) 119 5.2.5 云的形态变化 120 5.3 雾的类型 122 5.3.1 冷却雾 122 5.3.2 蒸发雾 123 5.4 降水的形成 125 5.4.1 冷云降水:伯杰龙过程 126 5.4.2 暖云降水:碰并过程 128 5.5 降水的类型 129 5.5.1 雨 130 5.5.2 雪 131 5.5.3 雨夹雪和冻雨 131 5.5.4 冰雹 132 5.5.5 雾凇 133 5.6 降水的观测 135 5.6.1 标准雨量计 135 5.6.2 观测降雪 135 5.6.3 天气雷达测量降水 136 5.7 人工影响天气 137 5.7.1 人工增雨(雪) 138 5.7.2 人工驱云消雾 138 5.7.3 人工消雹 139 5.7.4 预防霜冻 140 思考题 142 术语表 143 习题 143 第6章 气压和风 144 6.1 风和气压 145 6.2 气压的测量 146 6.3 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 148 6.4 气压变化的原因 149 6.4.1 温度对气压的影响 150 6.4.2 水汽对气压的影响 151 6.4.3 气流和压力 151 6.5 影响风的因素 151 6.5.1 气压梯度力 151 6.5.2 科里奥利力 153 6.5.3 摩擦力 155 6.6 高空风 156 6.6.1 地转流 156 6.6.2 曲线流和梯度风 158 6.7 地面风 160 6.8 风与空气的垂直运动 161 6.8.1 气旋和反气旋的垂直气流 162 6.8.2 影响垂直气流的因子 163 6.9 风的观测 165 思考题 168 术语表 169 习题 170 第7章 大气环流 171 7.1 大气运动的尺度 172 7.1.1 小尺度环流和大尺度环流 173 7.1.2 风场结构 174 7.2 局地风 175 7.2.1 海陆风 175 7.2.2 山谷风 176 7.2.3 钦诺克风(焚风) 177 7.2.4 下坡风(下降风) 177 7.2.5 乡村风 177 7.3 全球环流 178 7.3.1 单圈环流模型 178 7.3.2 三圈环流模型 179 7.4 气压带与风 180 7.4.1 理想的纬向气压带 180 7.4.2 半永久性气压系统:真实大气 181 7.5 季风 183 7.5.1 亚洲季风 183 7.5.2 北美季风 185 7.6 西风带 185 7.6.1 为什么存在西风带? 186 7.6.2 西风带的波动 186 7.7 急流 187 7.7.1 极地急流 188 7.7.2 副热带急流 188 7.7.3 急流和地球热量收支 189 7.8 全球风场和洋流 190 7.8.1 洋流的重要性 191 7.8.2 洋流和涌升流 191 7.9 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南方涛动 192 7.9.1 厄尔尼诺的影响 192 7.9.2 拉尼娜的影响 194 7.9.3 南方涛动 194 7.10 全球降水分布 195 7.10.1 降水的纬向分布 196 7.10.2 陆地上的降水分布 197 思考题 199 术语表 200 第8章 气团 202 8.1 什么是气团 203 8.1.1 气团的源区 204 8.1.2 气团的分类 205 8.1.3 气团变性 205 8.2 北美气团的特征 207 8.2.1 大陆极地(cP)气团和 大陆北极(cA)气团 207 8.2.2 湖泊效应降雪:暖水上的冷空气 208 8.2.3 海洋极地(mP)气团 211 8.2.4 海洋热带(mT)气团 211 8.2.5 大陆热带(cT)气团 217 思考题 218 术语表 218 习题 218 第9章 中纬度气旋 220 9.1 锋面天气 222 9.1.1 暖锋 223 9.1.2 冷锋 224 9.1.3 静止锋 227 9.1.4 锢囚锋 227 9.1.5 干线 228 9.2 中纬度气旋与极锋理论 229 9.3 中纬度气旋的生命周期 230 9.3.1 形成:两个气团的碰撞 230 9.3.2 气旋流的发展 231 9.3.3 中纬度气旋的成熟阶段 231 9.3.4 锢囚:消亡阶段 231 9.4 理想的中纬度气旋天气 232 9.5 高空气流与气旋形成 235 9.5.1 气旋和反气旋环流 236 9.5.2 高空辐散与辐合 236 9.6 中纬度气旋的形成区域 237 9.6.1 气旋移动类型 237 9.6.2 高空气流与气旋移动 238 9.7 反气旋天气与大气阻塞 240 9.8 中纬度气旋个例研究 241 9.9 现代观点:传送带模型 247 思考题 248 术语表 249 习题 249 第10章 雷暴与龙卷风 251 10.1 名称的含意 252 10.2 雷暴 253 10.3 气团雷暴 254 10.3.1 发展阶段 254 10.3.2 发生区域 256 10.4 强雷暴 256 10.5 超级单体雷暴 258 10.5.1 飑线 259 10.5.2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260 10.6 闪电和雷声 262 10.6.1 闪电发生的原因 264 10.6.2 雷击 266 10.6.3 雷声 266 10.7 龙卷风 267 10.7.1 龙卷风的发生与形成 269 10.7.2 龙卷风气候学 271 10.7.3 龙卷风的特征 272 10.8 龙卷风的破坏性 274 10.8.1 龙卷风的强度 275 10.8.2 死亡率 276 10.9 龙卷风预报 277 10.9.1 龙卷风监视和警报 277 10.9.2 多普勒雷达 278 思考题 280 术语表 280 习题 281 第11章 飓风 282 11.1 飓风概况 283 11.2 飓风的形成与消亡 286 11.2.1 飓风的形成 286 11.2.2 飓风消亡 287 11.3 飓风的破坏性 288 11.3.1 萨菲尔-辛普森分级 289 11.3.2 风暴潮 289 11.3.3 风灾 290 11.3.4 内陆洪涝 291 11.3.5 飓风强度评估 293 11.4 飓风的探测、跟踪和监控 294 11.4.1 卫星监测 295 11.4.2 空中侦察 295 11.4.3 雷达和数据浮标 298 11.4.4 飓风监视和警报 299 11.4.5 飓风预报 299 思考题 300 术语表 301 习题 301 第12章 天气分析和预报 302 12.1 气象业务概述 303 12.2 天气分析 305 12.2.1 获取 内容摘要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主编推荐 Frederick K. Lutgens,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与Edward J. Tarbuck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是好朋友和同事,已经有50多年的教学和编写大学教材的经历,而且他们都是公认的杰出和著名的教授。从1983年起,Dennis Tasa加入了他们的团队,主要从事绘图工作。三人合作,完成了气象学、地球科学、地质学等教材的撰写与更新。 陈星,博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从事气候学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 精彩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