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正版 商道就是共享(从财报数据穿透商道本质) 薛云奎 著 9787111710608 机械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78.71
8.0折
¥
99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薛云奎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10608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29445670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穿透财报系列”第三部—《商道就是共享:从财报数据穿透商道本质》,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今天终于结集成书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任正非与华为的逆势生长”,集中讨论了以华为为主的全球通信业7家公司的竞争格局,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苹果、高通和思科,系统总结和提炼了华为的竞争潜力和成功之道。
下篇“中国家电业的全球竞争”,系统分析了以美的为核心的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崛起之路,所分析的企业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惠尔浦、伊莱克斯,以及韩国三星、LG,欧洲西门子、飞利浦、博西家电,美国通用家电,日本松下、夏普、三菱、日立、索尼和东芝等。
这些分析和讨论均以它们过去10年或者更长时期的公开财报为依据,利用四维分析法原理,涵盖公司经营、管理、财务和业绩四个维度的过去与现状评价,对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构思、公司治理以及文化与价值观也有简要的透视与分析。本书是一本值得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学习财报分析框架与方法,深度理解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与业绩、优势与短板的重要文献。
本书与“穿透财报系列”的前两部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案例不再只是分析单一的样本公司,而是分析行业内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一组公司。比方说分析华为,是指分析包括华为在内的一系列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巨头,包括中国的中兴、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还有美国的思科、高通、苹果、威讯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案例对比,不仅能够了解华为是不是一家好公司,还能够了解华为周围的一系列公司是不是好公司,以及它们为什么好和为什么不好。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解读一个行业要远比解读一家公司所涉及的脉络复杂得多。
第二,本书所选案例不再局限于中国本土的公司,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行业内公司,以此来发现中国距离世界究竟有多远。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有些激进的言论盲目地认为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可以跟美国“正面交锋”。也有一些特别理性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实质上不堪一击,所以,好选择“避战”。实际上,目前中美之间的局面恐怕早已不是要不要“正面交锋”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在正面冲突的前提下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问题了。
我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它是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的典型代表,创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华为白手起家,从零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逐步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前列,并在5G时代到来之际,已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所以,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中国企业的崛起,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具有较大的普遍意义。
我之所以选择美的,是因为它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它创办于1968年,是中国早的乡镇企业,通过多次的蜕变,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家电供应商,它本身所承载的历史,足以说明这个时代的变化过程。与之相生相伴的海尔和格力,更是补充了这段历程中别样的选择和风格,使得这段历史更加丰满。
通过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中国的企业距离世界企业究竟有多远,我们前面的路还有多艰难。我希望借助这些企业过去年份所公开发布的财报,来为大家提供一种另类的深度思考,解析中国企业的实力及其与世界企业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与美国企业之间的距离。
第三,本书的案例分析仍然采用四维分析法,只不过,是四维分析法的升级版。与前两部相比,本书的四维分析法框架会更加明晰,更具有弹性,重点也会更加突出,结论会更加客观,因为将个案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角下,会看得更全面。我们除了要系统比较这些样本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和业绩之外,还会对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展开分析和讨论,讲述这些公司的发展历史、策略、创始人和价值观。我们通过10年甚至更长的一个时间维度,充分认识案例公司的发展规律和商业本质,真正了解中国公司的优势和弱点,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了解自己,认识对手,以此为读者建立更加广泛的分析维度,使得我们的认知更加全面。
第四,本书的内容更加灵活且具有趣味性。“穿透财报系列”部着重于四维分析法的原理,来来回回用相同的方法,解析15家中等规模的上市公司,因为目的不是要分析这15家公司,而是要用这15家公司来讲述四维分析法的原理。“穿透财报系列”第二部的重点是如何没有偏见地下结论,所以,我选择了16家在资本市场上极具争议的公司。这些公司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比方说华谊兄弟、乐视网、暴风集团、全通教育、中兴、华大基因等。对于这些舆论风暴中的公司,我希望四维分析法能够提供独立的分析结论。而且,也想借此说明:在财报分析的实践中,比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没有偏见地下结论。
本书的重点是将四维分析法原理应用于公司之间的比较,不仅仅把对一家公司的分析拓展到了六七家公司之间的对比,而且,也将单纯财报分析的四个维度适当地拓展到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文化价值观方面。所以,其复杂程度比前面两部书更高,是
导语摘要
本书详细解读了2家中国卓越公司华为、美的和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对手如思科、高通、苹果等公司长达10年的财报。作者使用其独创的四维分析法,通过对比,详细剖析其成功的秘密,帮助投资者穿透财报、发现货真价实的好公司。
本书具有三大特点。(1)精选2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卓越公司,与全球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自特点及差距。(2)分析长达10年财报,剔除机会因素,寻找成功的真正原因。(3)不仅用思维分析法分析财务数据,也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等非财务信息。
作者简介
薛云奎
西南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创办副院长。兼任宝信软件、万达酒店发展、百年人寿和地素时尚的独立董事。此前曾担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办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财政部国家会计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司法会计鉴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他拥有超过30年的会计和高层经理人员教学经验,并为众多大型企业集团高层管理者做过培训。他所的穿透式四维分析法,令众多投资者、高层管理人员和财务专业人员受益。
目录
前言
题
习惯用语说明
上 篇
任正非与华为的逆势生长
导读3
华为事件起因5
华为“备胎”计划6
美国层层加码的四轮制裁7
任正非:华为不是小偷,我们比较先进9
美国政府封杀华为,或出于情报误判9
惊天逆转,或因任正非悲悯天下10
本篇内容与结构安排11
第1章 任正非与华为的创立14
1.1 出生于“书香门第”14
1.2 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6
1.3 入伍成为基建工程兵17
1.4 浮球式标准压力发生器18
1.5 任职电子公司19
1.6 白手起家,创建华为21
第2章 华为可比公司与行业竞争生态22
2.1 诞生于斯坦福大学的思科23
2.2 乔布斯21岁在车库创立苹果24
2.3 瑞典“百年老店”爱立信25
2.4 美国无线通信大企业威讯电信26
2.5 无线专利大赢家高通27
2.6 芬兰巨无霸诺基亚28
2.7 中国友商中兴29
第3章 基站、定制与手机三轮驱动31
3.1 苹果:iPhone,Mac和iPad37
3.2 爱立信:网络、数码服务与管理服务41
3.3 诺基亚:通信网络、专利授权和软件服务43
3.4 思科:平台服务、应用服务和安全服务45
3.5 高通:系统集成、专利授权和新业务47
3.6 中兴: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49
第4章 双轮驱动:客户需求与技术创新52
4.1 中兴,正在从美国制裁中恢复元气55
4.2 思科,背靠美国的市场优势56
4.3 高通,正在经受华为后来居上的强大压力57
4.4 爱立信,在夹缝中求生58
4.5 诺基亚,强弩之末58
4.6 苹果,正在加大研发投入60
第5章 销售增长与毛利权衡63
5.1 要毛利,但更要市场64
5.2 思科只要高毛利67
5.3 技术优势持续被削弱的高通67
5.4 只求活着的其他友商68
第6章 大道至简与效率优先72
6.1 扎实的管理基本功73
6.2 思科购并后遗症,商誉规模降低管理效率74
6.3 高通频繁购并,增加商誉资产76
6.4 诺基亚,资本运作大伤元气78
6.5 谨小慎微的爱立信78
6.6 中兴,股权投资偏财旺80
6.7 苹果内生增长,资产简明效率高81
6.8 费效比的综合比较84
6.9 人均产值和利润的综合比较87
第7章 财务风险控制与资金成本权衡91
7.1 应对挑战,华为提升财务稳健性93
7.2 高通过度分配,导致财务风险指标畸形97
7.3 苹果巧用财务杠杆,提升股东报酬率99
7.4 中兴财务风险平稳化解100
7.5 思科财务相对安全102
7.6 爱立信提升流动性,对冲财务危机风险104
7.7 诺基亚财务风险可控105
第8章 当前利润与长期利益的协调108
8.1 中兴正财不足偏财补113
8.2 苹果是全球的盈利大户和纳税大户115
8.3 思科业绩稳定117
8.4 高通净利润含金量高117
8.5 诺基亚维持公司正常运营120
8.6 爱立信盈利“压力山大”120
第9章 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125
9.1 共享126
9.2 专注129
9.3 超越132
9.4 狼文化135
下 篇
中国家电业的全球竞争导读140
第10章 何享健与他的美的人生143
10.1 美的创立144
10.2 专业化聚焦,走品牌发展之路144
10.3 勇闯国际化发展道路145
10.4 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145
10.5 管理层收购,建立长效发展机制146
10.6 强化家族控股,优化治理结构146
10.7 借势股权分置改革,逆市增持公司股份147
10.8 百亿股权大变现147
10.9 建立防火墙,完成交接班148
10.10 十全十美:没有更好,只有好148
第11章 方洪波成就全球家电企业150
11.1 收购荣事达,布局洗衣机行业151
11.2 收购小天鹅,成就洗衣机行业龙头151
11.3 收购联合技术埃及公司和开利南美公司,拓展非洲与拉美市场152
11.4 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建立家族防火墙153
11.5 确立“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的发展战略153
11.6 收购东芝电器,试水经营国际品牌154
11.7 要约收购库卡集团,深度试水高科技转型155
11.8 吸收合并小天鹅,增强产业协同效应156
第12章 全球家电大变局158
12.1 中国家电业集中度分析158
12.2 韩国家电,三星傲视群雄160
12.3 日本家电,品牌众多162
12.4 美国家电业的过去与现在166
12.5 欧洲家电,独具传统168
第13章 中国家电业的国际化与全球排名172
13.1 格力电器,全球的空调供应商173
13.2 海尔智家,以冰洗业务见长174
13.3 美的集团,全球的家电供应商176
13.4 全球家电排名之争与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177
第14章 中国家电业的黄金10年180
14.1 中国家电业黄金10年的阶段划分181
14.2 中国家电业的崛起与西方家电业的衰落184
第15章 中国家电业的市场定位185
15.1 美的集团的成本领先策略185
15.2 格力电器着力打造中国的空调专家188
15.3 海尔智家,品牌营销189
15.4 惠而浦品牌日渐衰落190
15.5 伊莱克斯,风光不再191
第16章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194
16.1 美的集团,率先转型194
16.2 格力电器,不甘落后195
16.3 海尔智家,后来居上196
16.4 国际巨头,后劲不足196
16.5 家电制造:是生意,还是事业197
第17章 购并与资产利用效率分析200
17.1 美的集团的痛点与优势200
17.2 格力电器的“绿肥红瘦”204
17.3 海尔智家管理效率呈显著下降趋势207
17.4 惠而浦产能利用不充分209
17.5 伊莱克斯管理效率低210
第18章 人效比、费效比与人工智能时代213
18.1 美的集团人效比趋势向好,费效比略有改善214
18.2 格力电器人效比、费效比表现卓越216
18.3 海尔智家人均创收,逆势上扬217
第19章 财务杠杆、谈判能力与风险控制219
19.1 美的集团财务风险张弛有度219
19.2 格力电器财务风险稳步下降221
19.3 海尔智家资金链略紧张223
19.4 惠而浦、伊莱克斯的财务风险逐步加大224
第20章 利润增长及其质量228
20.1 美的集团,教科书式的稳定增长228
20.2 格力电器业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231
20.3 海尔智家逆势增长,或与其全球布局有关234
20.4 惠而浦、伊莱克斯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拉动237
第21章 中国家电业的成功之道与未来展望240
21.1 中国家电消费市场增长241
21.2 中国家电产业的市场化243
21.3 企业发展的国际对标与全球经营243
21.4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246
21.5 股权改革与公司治理248
跋260
注释273
内容摘要
本书详细解读了2家中国卓越公司华为、美的和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对手如思科、高通、苹果等公司长达10年的财报。作者使用其独创的四维分析法,通过对比,详细剖析其成功的秘密,帮助投资者穿透财报、发现货真价实的好公司。
本书具有三大特点。(1)精选2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卓越公司,与全球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自特点及差距。(2)分析长达10年财报,剔除机会因素,寻找成功的真正原因。(3)不仅用思维分析法分析财务数据,也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等非财务信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