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建筑理论与设计 建构 史永高 978711226776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建筑理论与设计 建构 史永高 978711226776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4.56 5.0折 49 全新

库存1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永高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67767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9386252

上书时间2024-10-19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面向设计的理论教学参考书。在简明阐述了建构学的历史脉络、核心思想、理论架构的基础上,本书把重点放在它的基本命题,以及在当代的议题延伸、面对的挑战和可能回应。全书亦以此分为基础和前沿两篇,前者探讨了建构学所要处理的材料、结构、建造等核心命题,具有普遍性;后者探讨了它们在场地、性能、图像等建筑其他要素或维度中的表现,既针对近30年来建构学研究中的偏颇与缺失,也是对当代建筑实践条件的回应。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兼有西方学术脉络的梳理和本土问题的关注,在囊括这一领域主要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尤为侧重批判性理论思考能力的引导与发展,探究一种与建筑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但又能对实践有触发作用的理论主题,从而使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生发与贡献。



目录
基础篇

讲 建构为何,何为建构

1.1 为何要讨论建构

1.2 对建构的诸般理解

1.2.1 语言之于概念

1.2.2 现代意义的建构

1.2.3 词源学追溯及其现实意义

1.2.4 建构的现代复兴背后的学科含义

1.2.5 当下的多重含义

1.3 本土语境中的建构学

1.4 建构的基本议题

第2讲 材料,以及对“本性”的顺逆

2.1 材料的在场与缺席

2.2 所谓的材料“自身”,以及是什么定义了材料?

2.2.1 “本性”与“属性”

2.2.2 材料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2.2.3 “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

2.3 三种典型材料

2.3.1 木

2.3.2 (混凝)土

2.3.3 塑料

2.4 材料置换,以及它的对立面观点

第3讲 结构,以及对它的再现

3.1 结构的“透明性”

3.1.1 结构理性主义

3.1.2 “透明”结构

3.1.3 “不透明”结构

3.2 现代框架结构

3.2.1 表皮独立

3.2.2 普通结构的不普通性

3.2.3 柱与墙

3.3 结构体系的纯粹与混杂

3.3.1 单一结构的理性和概念表象

3.3.2 组合结构的形式与空间内涵

3.3.3 水平向力的尴尬再现与读解

3.4 眼与心,结构向何者再现

3.4.1 受力实质与知觉表象

3.4.2 以心理重构来认知

第4讲 建造,以及在概念物化中的调整

4.1 连接与处理

4.1.1 对构件的连接

4.1.2 对表面的处理

4.2 身体与工具

4.2.1 身体、工具、机器

4.2.2 预制与再制

4.2.3 半工业化的属性和机会

4.3 外围护体的建造模式

4.3.1 实体建造与层叠建造

4.3.2 表面的“重量”

4.4 完成之度

4.4.1 追求“完美”还是接受偶然

4.4.2 对意图的准确“完成”

4.4.3 永无完成的“完成”

前沿篇

第5讲 建构如何文化

5.1 哥特弗里德·森佩尔

5.1.1 实践美学

5.1.2 技术与“动机”

5.1.3 面饰—面具—遮蔽

5.2 历史的内化

5.2.1 由原则到法则

5.2.2 历史的重构与内化

5.3 建造与筑造

5.3.1 语言中的踪迹

5.3.2 本土的回望与观照

5.4 文化的维度

5.4.1 实用与实践

5.4.2 建构文化的可能维度

第6讲 土地,在地的建构

6.1 TOPO-GRAPHY

6.2 建筑的接地

6.2.1 对地表的扰动

6.2.2 接地,及其与上部的关联

6.2.3 基础,以及地质性建构

6.3 多“层”的场地

6.3.1 地质的与地理的

6.3.2 字面的与隐喻的

6.3.3 重述还是阐释,顺从还是违抗

6.4 时间的痕迹

6.4.1 时间的多重尺度

6.4.2 与土地共同生长

6.4.3 土地与空气

第7讲 空气,“表演”的建构

7.1 环境的力量

7.1.1 传热、采光、通风

7.1.2 对热量的遮隔与疏导——窗(洞)作为通道

7.1.3 对热量的保存与持续——围护体的保温

7.2 被动与主动,及其不同的建构学挑战

7.2.1 轻质与高能的矛盾

7.2.2 复合建造

7.2.3 集成设计

7.3 由制作形式到工作形式

7.3.1 制作形式

7.3.2 工作形式

7.3.3 两种身体

7.4 能量运行的建构表达

7.4.1 隔绝还是纠缠

7.4.2 “表演”的双重性

第8讲 图像,喻形的而非画面的

8.1 喻形的与画面的

8.2 对诸力的再现以及对建造的远离

8.2.1 对诸力的应对与再现

8.2.2 对建造伦理的追问及其限度

8.2.3 对建造的远离,亦或超越

8.3 “景观社会”中建构的抵抗与局限

8.3.1 抗拒之虚妄

8.3.2 价值之坚持

8.4 “美”与“力”的平衡

8.4.1 塔沃拉的模棱两可

8.4.2 建构是对图像和技术的双重抵抗

结语

图片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汉译对照表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面向设计的理论教学参考书。在简明阐述了建构学的历史脉络、核心思想、理论架构的基础上,本书把重点放在它的基本命题,以及在当代的议题延伸、面对的挑战和可能回应。全书亦以此分为基础和前沿两篇,前者探讨了建构学所要处理的材料、结构、建造等核心命题,具有普遍性;后者探讨了它们在场地、性能、图像等建筑其他要素或维度中的表现,既针对近30年来建构学研究中的偏颇与缺失,也是对当代建筑实践条件的回应。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兼有西方学术脉络的梳理和本土问题的关注,在囊括这一领域主要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尤为侧重批判性理论思考能力的引导与发展,探究一种与建筑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但又能对实践有触发作用的理论主题,从而使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生发与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