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拥抱不完美: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周志建 著 9787512716711 中国妇女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拥抱不完美:认回自己的故事疗愈之旅 周志建 著 9787512716711 中国妇女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7.33 3.5折 49.8 全新

库存38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志建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671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7866605

上书时间2024-10-19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故事,创造一种集体的疗愈

2012年秋天因为出了一本书《故事的疗愈力量》,从而改变了我的生活。

本以为,我只是单纯地说故事,单纯地分享自己这十几年的叙事经验,说完,故事就该结束了,不是吗?

喔,没那么简单。

我十分讶异,因为我的书、我的故事,竟然创造了许多陌生朋友跟我的生命联结,当然,他们每个人都是“受苦、但不放弃的灵魂”。

半年来,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地读者的来信,信中,他们勇敢地跟我分享看我书的感动、从我的故事里如何看见自己。很多人都说他们是边看边哭的,甚至,有人干脆给我写长长的信,跟我分享他们挣扎的生命故事。

收到这样的信,感动万分。读着这些故事,与每个受苦的灵魂相逢,经常叫我红着眼眶,深深呼吸着。我何德何能,竟然可以让这些朋友如此信任我,愿意将生命“托付”在我手中。别忘了,“故事就是生命”。

对待故事,我始终是礼敬的。

很感动有人愿意掏心掏肺跟我分享生命故事,刚开始,我认真地阅读,也认真地响应,但这却花费我不少时间与精力。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这样不行,我太满了,我装不下去了,我意识到:我还要生活,还要工作。因此,后期的读者来信,我只能尽量做简单响应,感谢他们的信任与分享。这点,真的要请读者们体谅包容。对,我承认,我无法满足每一个人,我是不完美的。这点,我得学习“全然接受”。

但在众多来信中,有一种故事很激励我。

有人告诉我,我的故事激励了他,也改变了他。对,很多人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做了新的决定:有人决定离职,有人决定结束一段关系,有人决定去旅行,有人决定考心理咨询师,有人决定好好地活下去……

“你的决定,决定了你的人生。”这些人因为这些决定,从此人生有了大改变,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在叙事里,这就是“重写生命故事”。

这些故事,大大地激励了我。

我的书及故事能造成如此的影响力,我始料未及。后来我跟朋友说,我知道故事很有力量,但我不知道故事的力量竟然如此大。

其中有两个故事,叫我感动,我一定要分享。

2013年1月,我在北京有一场大型演讲。演讲完毕,听众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让我签名。签到一半,一位中年妇女走到我的面前,眼神专注地看着我,然后红了眼眶。当时,我吓了一跳。突然,她缓缓地说:“周老师,感谢你的书,它救了我一命。”

我愣在那里,表情惊讶,不知该如何回应。

然后,她接着说:“去年秋天,我得了抑郁症,一直想自杀,连我的咨询师也束手无策,有一天她跟我说:‘就算你要死,也先把这本书看完再说吧。’她把你的书丢给我,要我看。我花了三天看完,边看边哭,然后跑去跟我的咨询师说:‘我会好好活下去的。’”说完,她泪雨如注。我依然无言,红着眼眶。

另一个故事,是在台湾。

有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他二话不说劈头就骂我,批评我写这样的书会害死人,还问我在哪一间大学任教,要去学校告我的状(听到这里,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人不是我的读者,他根本没看过我的书。书上写得很清楚,我是自由工作者啊,他竟然不知道)。

被骂得莫名其妙,我心里很不舒服。直到晚上,真相大白。

晚上我又接到一位陌生女子的电话。她说:“周老师,很抱歉,我先生下午打电话骚扰你,对你很不礼貌,真的很对不起。”

我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她先生酗酒,长期对她精神虐待,用粗话骂她,甚至打她,但她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她一直隐忍着,不敢说,也不敢离婚,抗抑郁的药持续吃了好几年。

“有一天我去医院回诊,我的精神科医生看不下去,他推荐我看你的书,我买回来两天就看完了。然后,我每天就抱着这本书反复看,吃饭看、睡觉也看。边看边哭。”

“昨天,我先生又喝醉酒骂我,甚至想动粗,但这次我瞪着他,跟他说:‘你敢再动我一根汗毛试试看,我一定告你,跟你离婚!’”(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就飙出来了。)

这位女士瞬间变成一个“巨人”,变得好有力量。

那晚,她没有被打。次,她为自己“挺身而出”。

我终于明白了那通男子的电话是怎么一回事。

是的,是我“害”他不能继续虐待他老婆。他的老婆竟然敢“顶嘴”、想告他,是我“害”他不能继续使用暴力控制他老婆的。

我很高兴,我“害”了他。

后,那位女士向我表达深深感谢:“我真的受够了,我要开始学会爱自己,谢谢你的书带给我力量。”

这些故事,带给我极大的震撼与启示。

真要感谢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可以跟这么多受苦的灵魂深深联结,当中,我再次充分感受到故事的神奇疗愈力量。

于是,我在想:如果我只要单纯、老老实实地说故事,就可以在无形中帮到一些人,那我为什么不做呢?这便是我一年后愿意继续写第二本书的动机。

是的,这本书可以当作上一本《故事的疗愈力量》的延续。我继续说着我的生命故事,以及我做叙事咨询工作的故事。如同苏格拉底说的:“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在还没有给出故事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故事给出一种明白、一种看见。

尤其在这本书里,我说了更多关于自己不完美的生命故事。

是的,我有一个不完美的人生、不完美的家庭,我本身也是一个不完美的人。这些,通通要认回来。“我不用完美,但我要完整”,这句话在我的书里反复出现,使许多读者受益。

说着自己不完美的故事,除了认回自己,让自己更完整,当中,我也看见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如同《不完美的礼物》一书作者布芮尼·布朗所言:“揭露自己的故事,并且在过程中爱自己,会是我们所行之事中,勇敢的一件事。”

是的,说故事是一件“爱自己”的事,它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更神奇的是,说故事不只疗愈自己,无形中也疗愈了他人。这几年,我的叙事工作坊、私塾,就是在做这件事。我们在彼此的故事里,看见彼此,也疗愈彼此。故事,创造出一种集体疗愈的效果与行动。

许多读者来信告诉我,因为我的书、我的故事,让他们的生命有了新的看见与改变,通过这些读者的回响,我才知道:原来,在故事中,我们是一体的(We are theone)。

一人的故事,众人的故事。在故事中,让我们得以拥抱不完美、拥抱生命,并发现这是人性的共通之处。如同厄尼斯特·科兹所说:“不完美是我们与别人的共同处。”说得真好。让我们能够彼此靠近的,其实都是我们的“不完美”,而绝不是我们的优点、长处。

说故事,得从生命的断裂处开始。

这个“断裂处”,就是让我们伤痛的不完美处。在生命的裂缝里,藏着恩典,我们得去寻找;通过说故事,叫我们看见生命的恩典。

说故事,让我看见自己、认识自己,也更拥抱真实却不完美的自己。在故事中,让我们踏踏实实地跟自己“在”一起。这就是“我说,故我在”。

在这本书里,我说了很多关于自己不完美的母亲、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唉,对于要如此“厚颜无耻”去暴露自己不完美,我不是没挣扎过,当然有,心里还是会挣扎的,相信我。只是,我依然相信,这件事是值得我去做的。故事的疗愈,得从我以身作则开始。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是我的信念。

后,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同时我更要感谢我的个案案主、参加我私塾工作坊的学员,没有你们,就没有叙事实践,也就没有这些故事。这本书有些故事,如果是出自他们身上的,都经过化名与大量修饰处理,目的在于尊重其个人隐私。如果还有其他不完善之处,敬请不吝指教,当然更欢迎读者与我分享您的阅读心得。

因为故事,叫我们同在。

因为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力量。

因为故事,叫我们活着,不再孤单。

因为故事,让我们拥抱不完美,并活出真实的自我。

切记,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足够好了。故事的疗愈力量,就是这样来的。

导语摘要

本书献给所有不完美的父母、所有受苦的孩子及所有不放弃自己的灵魂。

本书以“拥抱不完美、做真实的自己”为主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叙事疗法,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追求完美这种心理倾向的内在原因,帮助读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本书既是一本叙事疗法的大众读本,也是一本广泛意义上的心灵励志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说了很多关于自己不完美的母亲、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读者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见自己,也愿意开始说故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故事的疗愈在于让我们得以重拾生命中的每个碎片,然后把它们拼起来,使生命变得完整。这个历程,就是自我接纳,就是你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过程。

一人故事,众人故事。我们能够在这些故事里,看见自己,疗愈自己,领悟人生。

作者简介

周志建


雅号:叙事王子。


◎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博士。


◎ 叙事取向专业训练讲师、心理师、谘商督导,有二十年的心理谘商经验。


◎ “叙事私塾”带领人,“自由书写”推广人。


◎ 曾任大学讲师。旭立基金会课程讲师、资深谘商心理师、北京叙事发展中心发起人。


◎ 故事疗愈作家。《故事的疗愈力量》《拥抱不完美》《把自己爱回来》《跟家庭的伤说再见》作者。

目录

认回每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认回孤单 ... 002


梦的领悟,黑影的隐喻 ... 011


在每个发生里,看见自己 ... 016


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 022


谦卑的修炼 ... 027


看见自己想当好人的背后 ... 032


认回自己的独特性 ... 039


认回我的孤独与爱自由 ... 043


 


第二章认回不完美的母亲


是的,我有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 048


认回不完美的母亲 ... 055


让内心那个理想的母亲死掉 ... 066


新母亲的诞生 ... 079


受苦的女人(母亲的故事) ... 088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 096


 


第三章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忏悔的力量 ... 104


内在小孩的灵性疗愈 ... 111


不要背叛你的孩子 ... 118


超度童年的伤痛 ... 123


被背叛的痛,不只如此 ... 129


原谅自己不能原谅 ... 134


认回被背叛的感觉 ... 140


承认自己不喜欢母亲 ... 146


你什么时候开花,都可以 ... 152


不要阻止你的孩子长大 ... 157


 


第四章在不完美中看见生命的美好


陪孩子走路回家 ... 164


故事创造故事 ... 170


勇敢的巨人 ... 176


重新拥抱内在那个小孩 ... 188


打蟑螂记 ... 196


这样的寂寞,有谁懂 ... 201


所有外在发生,都在内在 ... 205


尊重自己的感觉 ... 210


早知道是做梦,就早点醒来 ... 214


偏见无所不在 ... 218


不用改变,于是改变 ... 223


 


故事终回 拥抱不完美,与自己和解的时刻 ... 229


附 录 满满的感动,满满的爱——来自《故事的疗愈力量》读者的热烈回响 ... 234


延伸阅读 ... 242



内容摘要

本书献给所有不完美的父母、所有受苦的孩子及所有不放弃自己的灵魂。


本书以“拥抱不完美、做真实的自己”为主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叙事疗法,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追求完美这种心理倾向的内在原因,帮助读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本书既是一本叙事疗法的大众读本,也是一本广泛意义上的心灵励志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说了很多关于自己不完美的母亲、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读者从这些故事里可以看见自己,也愿意开始说故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故事的疗愈在于让我们得以重拾生命中的每个碎片,然后把它们拼起来,使生命变得完整。这个历程,就是自我接纳,就是你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过程。


一人故事,众人故事。我们能够在这些故事里,看见自己,疗愈自己,领悟人生。

主编推荐

周志建

雅号:叙事王子。

◎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博士。

◎ 叙事取向专业训练讲师、心理师、谘商督导,有二十年的心理谘商经验。

◎ “叙事私塾”带领人,“自由书写”推广人。

◎ 曾任大学讲师。旭立基金会课程讲师、资深谘商心理师、北京叙事发展中心发起人。

◎ 故事疗愈作家。《故事的疗愈力量》《拥抱不完美》《把自己爱回来》《跟家庭的伤说再见》作者。

精彩内容

认回每一个

不完美的自己

当一个人能够真实地接触自我

看见、不批判,接纳、不否定

如实观照、反思

对我来说,这就是修行了

认回孤单

如果否认了生命里的孤单,

于是也否定了自己的存在,

这,才会叫自己更孤单。

 

人,生而孤独。其实,从小我就是一个孤单的孩子。

在长长的书写里,叫我认回了自己的孤单。后来,在我孤单的故事里,让别人也遇见了他自己的孤单。于是,我才明白了“人,生而孤独”这句话。于是也才知道:如果人否认了生命里的孤单,才会叫自己更孤单。

孤独,如果是生命中的必然,那就转身、认回,将它看个透。

进入我的孤单,叫我得以靠近自己,并与他人的孤独同在。

于是,我想说故事——说我孤单的故事。

故事,就从一个梦说起吧。

有一年春天,接近清明时分,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我的心被滴滴答答的雨声敲出一个又一个洞,那是寂寞的洞。于是,在一个天将亮的清晨,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跟我两个侄子在玩,其实他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但在梦里,他们变成了小孩,而且是身体很小的小孩,像卡通里面,把小孩子画得很小很小、很可爱的那种。

小小的身体,圆滚滚的脸,小孩用单纯的眼睛看着我、跟我说话,一直笑、一直笑,笑得很开心。不一会儿,他们爬到我身上,像松鼠一般,在我身上蹿来蹿去,玩得不亦乐乎。

梦中的我,玩得好开心。记忆中,我不曾这么跟小孩子玩过。

不一会儿,他们突然长大了,变成了大人。

接着,我们玩着互背的游戏。一下子是我背侄子,一下子换成侄子背我,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笑声连连。梦中,我有点儿担心侄子背不动我,但他却可以,他背着我,开心地大笑,然后一直跑、一直跑。哈哈哈,笑声穿透天际……

忽然间,我醒了。

醒来时,嘴角还残留着梦里的微笑,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洋溢在心头。在那个当下,我以为,侄子还贴在我背上,因为背上余温犹存。

喔,原来是一场梦……

童年的孤寂

醒来后,打开窗,望着窗外湿冷的天气,吸了一口冷空气,也叹了一口气。此刻,整栋房子,只有我,一个人。

幽幽地坐回床上,继续回味着梦里的笑声与欢乐,我想要抓住此刻幸福的余温。

突然间,我想起了就在上个月,我也做过类似的梦。

那一次,我梦见自己出现在一所高中,看见一群高中生在教室里打打闹闹、玩成一片。那次梦里,我像个隐形人,在一旁观看年轻人打闹,同时也感染着他们的青春气息,那个当下,心情十分愉悦。

那一次,从梦中醒来时,一样有一种满足、喜悦感,心里暖暖的。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我自忖着。

不久之后,我意识到一件事:我看见了我的孤单。对,我很孤单。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如此。

这两次梦中的场景,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经验。从小,很少有人这样和我玩、逗我开心;从小,也很少有人这样开心地背着我、逗我笑。印象中,我经常是孤单一个人的。孤独,是我童年的写照。

小时候家贫,父母为了生计必须出外劳动、做小生意,经常把我放在家里。那时候的我四五岁吧,经常一个人在家,兄姐都去上学了,我没上学,或许是家贫,父母没让我上幼儿园。

在四五岁之前呢?

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据说母亲背着我到处摆地摊、做生意。我当然不记得了。但我想这应该是真的吧,因为我有一点O形腿,据说那就是小孩子被大人背在身后太久所造成的。

小时候的我,在母亲的背上,除了母亲的体温,就是自己一个人。母亲忙着做生意,无暇管我,我只是依附在她背上的一个“东西”。

有一次,我哭闹得很凶,一位跟母亲买东西的妇人好心对母亲说:“你的孩子饿了,赶快带他回家喂奶吧。”此刻,母亲才意识到,原来,她的背后还有一个我,而且我饿了。这是母亲前几年才跟我说的故事。

等到两岁以后,我可以爬、可以走时,我就离开了母亲的背。

那时,我还无法独立在家,于是母亲依然带着我到市场跟她一起摆地摊做生意。人来人往中,母亲忙着吆喝卖东西、招呼客人,赚钱维持生计,是母亲的要务。而我呢?离开了母亲的背,小小的我一个人处在人潮中,不是满地爬,就是呆呆地坐在地上望着人来人往,等待母亲收工。那种等待,是漫长的,但我也习惯了。在长长的等待里,我一个人,发呆,没人理。

喔,原来我的孤单,是这样来的。

等到四五岁,当我可以自己独立进食时,母亲就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了。我不再成为她东奔西跑的累赘。那时候,母亲依旧很拼命,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背着大大的背包,里面装满兜售的物品,外出赚钱打拼。

那段一个人在家里的日子,我依稀有点儿印象。

记得,我经常在离家门口五十米的一棵大龙眼树下玩耍,等待家人回来。记忆中的大树,是一棵茂盛的龙眼树,高大浓密,它取代了母亲的背,成为我童年的依靠。

每天,日升日落,在大树下,我玩着树枝、听着风声、对着天空发呆,打发一整天。信不信由你,那时候,我一个人在树底下,经常喃喃自语,对着树、对着空气说话,甚至,跟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说话。

有一年秋天,我坐在树下,望着一旁秋收的稻田,一群农夫正忙着收割。每到中午,农妇会送来丰盛的午餐和点心,然后,好心的农夫会拿来一块糯米糕或端来一碗绿豆汤给我。那一年秋天,树下的我,开始跟人有了联结。

吃着温暖的食物,农夫每次都问我是谁家的孩子。每次,我都低着头只顾吃喝,不说话。然后,在那个秋收的季节里,每天我都会出现在田埂边,依旧一个人,发呆,然后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好心的农夫会来分我点心吃。喔,那是一个温暖的秋天。

有一天,农夫给我一碗红豆汤后,再次问我的名字,我依旧不答,然后他转身,跟旁边的农夫说:“真可怜,这孩子是哑巴。”

是的,从小我就是一个安静的人。那份安静来自跟人的关系断裂。

前几年过年,大我一岁的表姐还跟我说,她对我小时候深刻的记忆就是:我经常坐在田埂边,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一坐就坐好几个钟头。那个田埂,就在离龙眼树十米的地方。

等到上了小学,我还是一个人。

那时小学一、二年级只上半天学,因为教室不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