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正版 成长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研究 郭俊 著 978752030886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34.4
5.8折
¥
59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郭俊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8861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6486348
上书时间2024-10-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实质是将学生作为大学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组织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其权力实现对大学的育人和善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成长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研究》跳出传统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分视角,将焦点聚集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上,对其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性质、模式和实现机理,系统梳理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源流,并调查了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状况,探究其困境与成因,*后探讨了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权力实现的机遇、空间和路径。
作者简介
郭俊,博士,高级经济师,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访学,学术兴趣集中在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史学,研究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政策与大学治理等,在《高等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高等教育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大学治理等相关课题6项。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合理性
节 人本主义理论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工具理性
第三节 学生发展理论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性质、模式和实现机理
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性质
第二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模式
第三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实现机理
第四章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源流
节 中世纪大学学生治理权力的兴起:博洛尼亚大学案例
第二节 当代欧洲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学生运动的反思
第三节 美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保障:三所大学案例
第四节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演变:以中国公学、清华大学为案例
第五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对大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
节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案例
第三节 当前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主要症结
第六章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困境与成因
节 集权治理与学生权力生长空间
第二节 制度性缺失与学生参与治理的权力保障
第三节 行政化科层体系与学生组织权力
第七章 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实现
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权力的实现机遇
第二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权力的实现空间
第三节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权力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结语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与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调查问卷
内容摘要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实质是将学生作为大学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组织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其权力实现对大学的育人和善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成长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研究》跳出传统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分视角,将焦点聚集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上,对其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性质、模式和实现机理,系统梳理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源流,并调查了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状况,探究其困境与成因,*后探讨了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权力实现的机遇、空间和路径。
主编推荐
郭俊,博士,高级经济师,曾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访学,学术兴趣集中在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史学,研究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政策与大学治理等,在《高等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高等教育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大学治理等相关课题6项。
精彩内容
《成长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研究》: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的学术权威模式是一种知识本位逻辑支配下的权力运行模式,以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为代表。在这些国家中,政治系统和教育系统是相互交叉的,实际上是一种弱国家权力、学术权威主导的模式。大学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从属于政府,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在这种体制下,大学也有一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政府管制下的。教师是公务员,政府和高级教授分享大学权力,教授主宰教学科研领域的各种事务,控制着本学科领域中的助理人员和学生,“这些教授的团体,对学院和大学进行集体统治,主要垄断了课程、教师任用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决策权”①。大学权力,一部分来自外部,另一部分植根于组织内部。即使在状况下,比如德国在法西斯统治下,日本在军国主义统治下,大学短期失去了自治权,但很快就得到恢复。在学术权威模式下,比如中世纪的“教师大学”巴黎大学,教师掌握着大学权力,学生基本上没有权力。到了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逐渐被教会完全控制,大学失去了自治权,教师对大学的治理权力没有了,但学生仍然无法取得权力。只是到了近代,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的消费者观念和多元民主参与观念也逐步流行,学术权力尽管仍然居于校内主导地位,但学术权威基于高深知识所具有的对学校的控制权变弱了,学生也享有一定程度的大学治理参与权。学生权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两种模式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居于全球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从高等教育权力分配模式来看,德国、法国的学校自治权较小,政府介入程度更深,美加模式中学校自治权相对更大。两种体系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一种民主参与体制,其共性是它们的“国家”“政府”都不是“大一统”“强势国家”的概念,美国等国是联邦制国家,根本没有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可以直接统管国家高等教育的部门,英国是大学拨款委员会等专业团体作为国家管理中介的。在这两种体制下,学生要得到治理权力,需要突破的压力无疑会小很多。学校由教授、学术人员、学生、行政人员实行“群体自治”,就很自然了。当然,在学术权威主导大学权力模式中,国家权力大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模式,相应地,学生权力也较市场模式小。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运行的国家权力模式是一种国家发展本位逻辑支配下的权力运行模式,存在于东亚、东南亚、中亚、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的高等学校中。其突出特点是教育系统依附在政治系统上,属于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教育摆在为政治服务的地位上。即使孔子办的私学,也在毕生寻求国君(权力)的认可,而不是像古希腊的一些学者那样,将追求知识作为终极目标。我们近代引进现代大学制度时,既有模仿市场模式的“清华派”,也有学习学术权威模式的“北大派”①。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生发展的逻辑被国家建设的逻辑取代,开始全力学习苏联,大学完全依附、从属于政治,所有权力都来自国家,大学无自治权。大学作为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并不具备独立法人的地位。进入90年代,随着《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高等学校开始取得独立法人地位,但仍然缺少自治权。在一元化的集权管理体制下,大学中的任何一方想要取得治理权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高校没有多少自治权,国家和大学的边界并不清晰,党和政府的意图可以效地在大学得到贯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大学内部,由于决策权与执行权统一,决策执行成本低,工作效率高。1999年开始的扩招、高校调整合并以及大学新校区建设,不到10年时间,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一番,在西方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奇迹。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大树底下不长草”,集权体制使大学内部缺少有效制约: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包括学生权力在内的其他权力缺少生长环境。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权力是依附在政治权力之下的,没有自主性。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