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当正版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世界如此险恶 你不要太单纯 王文柱 沐阳 9787518002207 中国纺织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当正版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世界如此险恶 你不要太单纯 王文柱 沐阳 9787518002207 中国纺织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7.57 2.8折 61.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文柱 沐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02207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1.8元

货号25536169

上书时间2024-10-19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是父母在养你;18岁以后,你就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了。买房、投资、缴税、基金、消费??在商业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经济学。你懂得的经济学知识越多,越可能成为明白之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本书以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经济现象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定律和各类能够启发思路的经济学问题,引导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世界如此险恶,你不要太单纯》

如果你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不妨翻开这本书。本书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也不是教你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单纯、天真、真诚的基础上,精明处世,灵活做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少走很多弯路,轻松绕开陷阱和危机,在为人处世方面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


     王文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系硕士,专注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经管类学术著作多部,所撰写的评论,风格清新,生动有趣,屡屡见于各大中文报刊和网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世界如此险恶,你不要太单纯》

      沐阳著,硕士,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顾问,长期专注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创了一套融口才、为人处世、身心灵修炼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帮助很多人解决了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著有畅销书《气场》、《不生气——自我掌控的力量》等,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





内容摘要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是父母在养你;18岁以后,你就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了。买房、投资、缴税、基金、消费??在商业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经济学。你懂得的经济学知识越多,越可能成为明白之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本书以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经济现象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定律和各类能够启发思路的经济学问题,引导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世界如此险恶,你不要太单纯》

如果你是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不妨翻开这本书。本书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也不是教你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单纯、天真、真诚的基础上,精明处世,灵活做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便会少走很多弯路,轻松绕开陷阱和危机,在为人处世方面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主编推荐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
     王文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系硕士,专注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经管类学术著作多部,所撰写的评论,风格清新,生动有趣,屡屡见于各大中文报刊和网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世界如此险恶,你不要太单纯》
      沐阳著,硕士,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顾问,长期专注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创了一套融口才、为人处世、身心灵修炼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帮助很多人解决了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著有畅销书《气场》、《不生气——自我掌控的力量》等,深受读者欢迎。


精彩内容
世态有时候就是很炎凉
刚刚走出校门的你可能时常感叹社会的变幻莫测,抱怨现实的冷酷无情,可是你要清楚,这就是社会,它既存在光明,也存在黑暗。中国有很强的“文凭社会”文化。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文凭就是一个人职业、阶层、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拿到高文凭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当然,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指经济收入上的提高,还包括身份认同、职业准入、政策权利以及社会声望等多方面内容。时至今日,“文凭社会”的文化传统对当下人的影响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普遍认为,大学毕业后拿到较高的文凭,就可以进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阶层,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当天之骄子们拿着自认为沉甸甸的文凭时,却被“世态炎凉”四个字打败了,文凭似乎也变得一文不值。“我曾经对一切满怀希望……但是现在却如此绝望,如此愤怒,如此无力。”这段话出自一名自称武汉大学毕业生的网络日志。短短几天,这篇日志就在网上受到高度的关注,许多网友认为,日志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有一些人指责年轻人不该有如此消极的心态。其实,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责备他们。下面让我们看看小明与张二狗同学的不同人生历程。小学时,小明对老师说自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老师眉开眼笑;同一天,张二狗对老师的提问一问三不知,老师暗暗皱眉。小学时,小明次次考试得,有一天肩膀上终于多了三条杠;同一天,张二狗和人打架大败,脸上多了三条疤。小学时,领导来学校视察,小明作为模范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同一天,校长宣布从严治校,张二狗作为“闯祸精”代表上台检讨。小学时,小明的作文《难忘的晚上》在作文大赛中获奖,老师陪小明到省城领奖并游玩了一天;同一天,张二狗因爬墙进入某个工厂搬运废铜,门卫陪他到派出所“领奖”并“休养”了一天。初中时,几个班主任为抢小明到自己班上争得面红耳赤;同一天,几个班主任为把张二狗踢到别人班上闹得不可开交。初中时,小明在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父亲在酒店设宴请客庆祝;同一天,张二狗的父亲也在酒店设宴,为张二狗闯祸而赔罪。初中时,小明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团组织;同一天,张二狗“光荣”地加入了学校里的痞子帮。初中时,班上的班花给小明写情书,小明回信说“不要妨碍我考重点高中”;同一天,张二狗给班上的胖妞如花递纸条,如花转身把纸条扔进垃圾桶……初中毕业了,小明理所当然地进入重点高中,而张二狗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深造”。高中三年,小明依旧是个好学生,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拿到一笔又一笔奖学金;在这三年,张二狗当过混混,做过推销员、包工头,积累了一条又一条人脉,攒下了一笔又一笔资金。后来小明考上了大学,在学海遨游四年,而张二狗在省城注册了公司,在商海中搏击。大学毕业后,小明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找工作,然而处处碰壁,后找到一份勉强能解决温饱的工作。同一天,张二狗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找员工,广受追捧,轻松地招聘到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生活拮据的小明也想学张二狗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于是从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兼职搞推销,几星期内亏了一大笔,暗自伤感生活的不易;闲来无事的张二狗也想进大学校门学习深造增加内涵,于是请教授吃饭,给领导红包,一年就拿到了MBA学位,暗自感慨生活的惬意。房价飞涨,小明发现在省城有一套房子只能是一个梦想,父母来省城看到小明租住的房子,回家后伤心不已;房价飞涨,张二狗买了一套又一套的房子用于投资,钱赚得越来越多,父母也跟着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小明的经历或许是当今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寒窗苦读十多年,到头来依旧“一穷二白”。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是自己不够聪明,而是现实有时太残酷。世态炎凉,古今共有之,中外皆如此。元曲《冻苏秦》中说道:“也素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不管是“暗忖”,还是明忖,反正你必须承认这个“炎凉”的事实。如果你依旧怀揣着象牙塔中的那份单纯,认为社会一切都是公正公平的,那么必将会为自己的无知埋单。美好的生活不会自己从天而降,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的。学会挖掘内心的力量,以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面对生活,善待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不要将你的文凭视为救命稻草,你需要的是更多的社会生存技能。记住,成功是需要将“完善自己”“接受自己”和“耐心等待”融为一体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个位置,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而在社会生活中,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了解不充分,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而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一种从众行为。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指的是一个投资群体中,单独投资者总是尾随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别人买入时买入,在别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的因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就像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分析上的优势。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大幅度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或是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投资者不得不将其资产割肉卖出。在目前人们普遍热衷于股票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激增,非常容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开始产生连锁反应,纷纷惊慌出逃,由此使得量能大幅放大。这种情况也极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股票涨得慢、跌得快,而杀跌时却总是一步到位的根本原因。我们应该牢记,在股市中,应该坚持自己的眼光,多用心去收集资料分析,不要人云亦云,避免“羊群效应”。

竞争越是激烈的行业就越容易产生“羊群效应”,就像如果一个公司做什么生意赚钱了,那么马上会有一群企业蜂拥而至上马这个行当,直到行业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饱和,后使得这个行业越来越难做,大家才集体撤。所以说,我们应避免一举一动都摹仿领头羊,因为这样难免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然,对于职场中的个人而言,“羊群效应”也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做IT赚钱,大家都想去做IT;做房地产赚钱,大家也都一拥而上去买地皮;大家觉得嘴里常蹦出英文的白领看上去风光,于是都去学英语;大学生觉得公务员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于是毕业都去考公务员……

再举个例子来说,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一路繁荣,“.Com”公司遍地都是,所有投资家都在想尽办法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互相比着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上来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蹚进了这滩浑水。直到2001年,泡沫经济破裂,浮华一去不复返,大家这才发现在热情高涨的市场氛围下,获利的仅仅是领头羊,跟风的都成了牺牲品。而在这其中,传媒也充当了“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报道就会成为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公布就能变成民意。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我们不是羊,我们要用心去思考、去衡量分析自己。只有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谓的“热门”工作,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热门”的职业不一定适合我们,一味地跟风,结果只能是失败。

再拿楼市来说,开发商深谙“羊群效应”推动房价之道。比如开发商会在开盘前雇人排队伪装买房;有的开发商还故意“捂盘”囤积楼盘,制造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还有的开发商通过各类宣传单、虚假广告等不透明信息,发布预期上涨的谣言……

这些开发商们刻意制造紧张气氛,在消费者中传递房价即将上涨的信息,促使他们在“羊群效应”作用下出手买进,就这样消费者的群体性购买行为加上开发商顺势的涨价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还在犹豫者的“不买还要涨”的恐慌心理。随后,人们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房价开始不断飙升。

其实,所有“羊群效应”的发生都是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造成的,进而影响了市场的人气。就现在的形式来看,由于开发商们掌控了房价、房源、销售进程等对购买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信息,很容易制造紧张氛围,操纵市场,使得购买者形成“羊群效应”。



  • 当当正版 18岁以后要懂点经济学(第2版)+世界如此险恶 你不要太单纯 王文柱 沐阳 9787518002207 中国纺织出版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