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尚书新注 何晋 9787101156027 中华书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尚书新注 何晋 9787101156027 中华书局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9.11 4.3折 68 全新

库存94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晋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6027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391288

上书时间2024-10-18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尚书序

 

虞书 

 

尧典

 

尧典

 

舜典第二

 

舜典

 

汩作

 

九共

 

槀饫

 

大禹谟第三

 

大禹谟

 

皋陶谟第四

 

皋陶谟

 

益稷第五

 

益稷

 

夏书 

 

禹贡

 

禹贡

 

甘誓第二

 

甘誓

 

五子之歌第三

 

五子之歌

 

胤征第四

 

胤征

 

帝告

 

釐沃

 

汤征

 

汝鸠

 

汝方

 

商书 

 

汤誓

 

汤誓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宝

 

仲虺之诰第二

 

仲虺之诰

 

汤诰第三

 

汤诰

 

明居

 

伊训第四

 

伊训

 

肆命

 

徂后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上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中

 

太甲下第七

 

太甲下

 

咸有一德第八

 

咸有一德

 

沃丁

 

咸乂

 

伊陟

 

原命

 

仲丁

 

河亶甲

 

祖乙

 

盘庚上第九

 

盘庚上

 

盘庚中第十

 

盘庚中

 

盘庚下第十一

 

盘庚下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上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中

 

说命下第十四

 

说命下

 

高宗肜日第十五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第十六

 

西伯戡黎

 

微子第十七

 

微子

 

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上

 

泰誓中第二

 

泰誓中

 

泰誓下第三

 

泰誓下

 

牧誓第四

 

牧誓

 

武成第五

 

武成

 

洪范第六

 

洪范

 

分器

 

旅獒第七

 

旅獒

 

旅巢命

 

金縢第八

 

金縢

 

大诰第九

 

大诰

 

微子之命第十

 

微子之命

 

归禾

 

嘉禾

 

康诰第十一

 

康诰

 

酒诰第十二

 

酒诰

 

梓材第十三

 

梓材

 

召诰第十四

 

召诰

 

洛诰第十五

 

洛诰

 

多士第十六

 

多士

 

无逸第十七

 

无逸

 

君奭第十八

 

君奭

 

蔡仲之命第十九

 

蔡仲之命

 

成王政

 

将蒲姑

 

多方第卄

 

多方

 

立政第卄一

 

立政

 

周官第卄二

 

周官

 

贿肃慎之命

 

亳姑

 

君陈第卄三

 

君陈

 

顾命第卄四

 

顾命

 

康王之诰第卄五

 

康王之诰

 

毕命第卄六

 

毕命

 

君牙第卄七

 

君牙

 

囧命第卄八

 

囧命

 

吕刑第卄九

 

吕刑

 

文侯之命第卅

 

文侯之命

 

费誓第卅一

 

费誓

 

秦誓第卅二

 

秦誓

 

 

 

附录:清华简有关《尚书》的篇章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书摘与插画】

今天能看到较早的对《尚书》的阐释,是约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据传为汉代伏生所作的《尚书大传》,东汉郑玄曾为之作注,但此书大概在宋代已经失传,清人陈寿祺辑有《尚书大传辑校》,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亦可参考。

 

东汉至三国,贾逵、马融、郑玄、王肃也曾注过《尚书》,但后来逐渐散佚,其中部分为唐代孔颖达疏引用而存,清代学者如孙星衍等有辑文。大概形成于魏晋期间的伪孔安国《尚书》传,是保留至今完整系统的《尚书》注,它吸收了一些汉魏学者的成果,很有价值。南朝陈时陆德明著成《经典释文》,在《尚书》字义、注音、版本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到唐代,孔颖达等人以伪孔传《尚书》为底本,在伪孔传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隋代刘焯、刘炫对《尚书》的义疏,为《尚书》作疏而成《尚书正义》,这是对南北朝以来《尚书》疏解的一次系统性汇集。

 

北宋从庆历时开始,解经不拘守旧的章句义疏,多与政治联系而引申,其代表作有王安石《尚书新义》、苏轼《东坡书传》;南宋时,林之奇《尚书全解》、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是宋代通贯性讲解《尚书》的代表作,特别是朱熹等对汉唐人之注疏不满,他作《四书集注》,其学生蔡沈作《书集传》,风行宋、元、明、清。宋儒不为汉唐注疏所囿,不搞繁琐考证,让大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经文本文,且重视“文势”,敢于从上下文与情理处大胆解说,时有的论、新论、高论,但有时在具体的史实、字义的解释上不太讲究,清代皮锡瑞严厉批评宋人是凭“臆见”来论史,这是只就其缺点而作放大的批评,有些过火。

 

不过清代的《尚书》学确实有很大成就,首先是阎若璩、惠栋等对伪古文《尚书》的辨伪,在学界影响甚大,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清代研究《尚书》的学者,基本都摒弃了伪《书》25篇,不再为之作注疏。其次,由于清代学术在文字、音韵、训诂、辑佚上的突出成就,出现了不少对《尚书》作新注、新疏的高水平著作,例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等,此外还有一些就《尚书》中的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著述,如胡渭《禹贡锥指》等。

 

近现代以来,一些学者开始结合地下出土材料来研究《尚书》,王国维曾在清华大学开过这方面的课,其弟子杨筠如著《尚书覈诂》,特别注意使用金文材料,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于省吾的《尚书新证》。此外,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曾运乾《尚书正读》、屈万里《尚书集释》、周秉钧《尚书易解》等,也都在《尚书》的诠释上颇有贡献。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简书逐渐公布之后,其中关于《尚书》的内容及其讨论,也大大促进了《尚书》的研究,特别是为古文《尚书》的辨伪提供了新证据。

 

由于《尚书》是儒家乃至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经典之一,域外很早也对它进行了译介与研究,比较有名的,在西方,早期有宋君荣(Antoine Gaubil,1689—1759)和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63)的《书经》译本,后来有理雅各布(James Legge,1815—1897)的《尚书》译注本,以及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的译本,进入21世纪后又有一些新的译本出现;在日本,有加藤常贤的《真古文尚书集释》以及池田末利的译注本等。

 

 ……

 

包含伪古文25篇在内的梅献孔传58篇《尚书》本,作为一个整体已被传布、诠释了一千多年,本书亦遵从这一传统,完整地将它们作为一个文献集合体来进行注释的工作。在底本选择上,本书《尚书》各篇正文、正文前后的《书》序和《尚书序》,以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本为底本,此本依原拓字体影摹刻版,残缺处按阮元覆刻宋椠十行本经文双钩补足;以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刊八行本为参校本,并参考和吸收阮元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学所刊《重刊宋本尚书注疏附校勘记》,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经学文学研究室吉川幸次郎等人编定《尚书正义定本》,顾颉刚、顾廷龙《尚书文字合编》等书的校勘成果及其内容。

 

在版刻各本中,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刊八行本《尚书》是好的一个版本,但本书底本没有选用它,而选用了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本,理由是:

 

1.从文献传承、版刻源流上看:

 

八行本的价值主要在于注疏部分,至于经文部分,宋官刻八行本是来源于唐石经的。经书之板刻,始于五代后唐长兴年间,即根据唐石经刊刻;其后蜀时又依据唐石经刻成蜀石经,《尚书》即在其中,蜀石经经文文字一仍唐石经,但增入了注。蜀石经虽然今皆亡佚,但流传于南宋,全祖望《蜀广政石经残本跋》说“宋人所称引,皆以蜀石经为证……学官颁行之本,皆蜀石经”。所以,南宋版刻经书,虽然有私刻本如廖莹中世彩堂本,除唐石经以外还曾参订诸本多达二十多种,但作为官本的八行本,就经文来说,虽然不能排除校订时也会有唐石经这个系统之外的更古的其他版本作为参考,但我们说官刻八行本经文仍主要是来源于唐石经的,则应无疑义,正如刘起釪在其《尚书源流及传本考》中所说,唐石经是后世各种版刻本的开山祖,“因为五代根据‘唐石经’来版刻群经,以后各种版刻都从五代刻本发展出来。今日所得见常供阅览的各种版本,它的经文可以说都是‘唐石经’的直接或间接的翻刻本”。所以,仅就选择经文而言,唐石经是早的较好的版本。

 

2.从内容完整、增补多少上看:

 

今天我们能方便看到的、在国内流传的八行本,为光绪十年(1884)杨守敬用重金从日本大阪购回,共20卷,今藏于国家图书馆,书中缺失部分,乃以模刻日本足利学校影宋抄本补齐,所补文字的字体与原书字体有明显区别。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丛书中已收录进去并印行。

 

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虽然亦因原石文字稍有残缺,而据覆刻宋椠十行本经文双钩补足,但所补文字,从数量和所占全书的比例上看,要远远小于八行本。八行本共20卷,但缺了4卷多,所缺已超过五分之一。

 

3.从版本对勘、文字优劣上看:

 

宋八行本《尚书》共20卷,笔者将全书的经文与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经文作了一个大略比较,发现:①对全书经文进行比较,约有10处在文字上存在差异。可见,唐石经与八行本在经文上有差异,但差异很小。②唐石经与八行本在经文文字上存在差异时,可以看出在絶大部分情况下,无论是从版本依据还是内容上看,唐石经在文字上都要优于八行本。

 

所以,本书采用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作为底本。

 

本书包括“校”与“注”两方面的内容,但并不单出校记,而是校、注合一而以注为主,可能“注”中有“校”,也可能仅有“注”,或偶尔仅有“校”。本书校注的大旨是,参考和尊重历代各家之言,充分利用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吸取的研究成果,对《尚书》全书作校注,并在校注中注意兼顾《尚书》在经学、史学、哲学上的意蕴。

 

具体的校注原则如下:

 

在校的方面:

 

不作繁琐的校勘,只有会导致文本内容产生歧解,或有助于更好地疏通文本内容的异文,才会被列出。

 

凡底本以双钩补足的残缺文字,在本书中不再以双钩的形式与其他文字作区别。

 

凡底本因避讳而缺笔的字,一概补足笔画,不作校记。

 

凡底本有异文、讹文、脱文、衍文、倒文,一般情况下不改底本,若有改动,均在校注中予以说明。

 

为方便阅读,对经文均作标点和适当的分段,校注置于段落之后。

 

在注的方面:

 

注释字词简要不烦,对个别难以理解的整句,适当作扼要的全句疏通。

 

在体现作者对本书文义理解的同时,对一些重要的歧解仍予以保留,以便读者参考。

 

注释中凡引先贤、时贤之d创观点,一般都注明出处,通行之见从略,个人观点或需补充说明时则加案语。

 

对一些难认或异读的字,使用现代汉语拼音进行注音。

 

为方便读者,在注释上以篇为单位,篇与篇的注释不避重复,重要的字词等在首次出现时详加解释,后面在不同篇中再出现时亦略加解释。

 

注释尽可能利用新出土的文献、文物数据,参考古今各家之说,择善而从,不专主一派一家。

 

在对《尚书》中的25篇伪古文及《书》序进行校注时,会在题解、校注中作相应的说明和提示,以方便读者了解和区分。

 

全书所引郑玄、马融《尚书》注,一般均来自孔颖达疏和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所引,不再注明出处。

 

除了需要作文字辨析的地方,引用出土文字材料使用宽式释文。

 

全书所引人名、书名除注明的外,不使用简称。

 

 



 
 
 
 

导语摘要

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及《韩非子》。此次推出的《尚书新注》,即为其中之一。《新注》以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为底本,参考和吸收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清华简等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对全书重要字词做了全面细致的注释,既疏通了句意,又注意兼顾《尚书》在经学、史学、哲学上的意蕴,对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做了积极的考论。



商品简介

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及《韩非子》。此次推出的《尚书新注》,即为其中之一。《新注》以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为底本,参考和吸收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清华简等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对全书重要字词做了全面细致的注释,既疏通了句意,又注意兼顾《尚书》在经学、史学、哲学上的意蕴,对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做了积极的考论。



作者简介

何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史料学、经学,主要著作有《战国策研究》等,点校整理有《尚书孔传参正》等。



目录

前言


 


尚书序


虞书 


尧典


尧典


舜典第二


舜典


汩作


九共


槀饫


大禹谟第三


大禹谟


皋陶谟第四


皋陶谟


益稷第五


益稷


夏书 


禹贡


禹贡


甘誓第二


甘誓


五子之歌第三


五子之歌


胤征第四


胤征


帝告


釐沃


汤征


汝鸠


汝方


商书 


汤誓


汤誓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宝


仲虺之诰第二


仲虺之诰


汤诰第三


汤诰


明居


伊训第四


伊训


肆命


徂后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上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中


太甲下第七


太甲下


咸有一德第八


咸有一德


沃丁


咸乂


伊陟


原命


仲丁


河亶甲


祖乙


盘庚上第九


盘庚上


盘庚中第十


盘庚中


盘庚下第十一


盘庚下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上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中


说命下第十四


说命下


高宗肜日第十五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第十六


西伯戡黎


微子第十七


微子


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上


泰誓中第二


泰誓中


泰誓下第三


泰誓下


牧誓第四


牧誓


武成第五


武成


洪范第六


洪范


分器


旅獒第七


旅獒


旅巢命


金縢第八


金縢


大诰第九


大诰


微子之命第十


微子之命


归禾


嘉禾


康诰第十一


康诰


酒诰第十二


酒诰


梓材第十三


梓材


召诰第十四


召诰


洛诰第十五


洛诰


多士第十六


多士


无逸第十七


无逸


君奭第十八


君奭


蔡仲之命第十九


蔡仲之命


成王政


将蒲姑


多方第卄


多方


立政第卄一


立政


周官第卄二


周官


贿肃慎之命


亳姑


君陈第卄三


君陈


顾命第卄四


顾命


康王之诰第卄五


康王之诰


毕命第卄六


毕命


君牙第卄七


君牙


囧命第卄八


囧命


吕刑第卄九


吕刑


文侯之命第卅


文侯之命


费誓第卅一


费誓


秦誓第卅二


秦誓


 


附录:清华简有关《尚书》的篇章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及《韩非子》。此次推出的《尚书新注》,即为其中之一。《新注》以皕忍堂刊唐石经《尚书》为底本,参考和吸收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清华简等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对全书重要字词做了全面细致的注释,既疏通了句意,又注意兼顾《尚书》在经学、史学、哲学上的意蕴,对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做了积极的考论。



主编推荐

何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史料学、经学,主要著作有《战国策研究》等,点校整理有《尚书孔传参正》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