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39.73 4.0折 ¥ 98.8 全新
库存18件
作者李浩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45175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8元
货号29411991
上书时间2024-10-18
序一董乃斌
我和李浩,虽年龄相差不少,但很有缘。我们曾先后为西北大学中文系教师,又都是复旦大学校友。更难得的是,我们都是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的爱好者、研究者。我们认识多年,在各种学术会议中,相遇也多。李浩勤于著述,除学术文章外,兼及文学创作,尤擅散文,凡有书,也往往赠我。通过文字,我对他的才情、思想和性格加深了了解。这次他要出学术文集,其中《唐诗的文本阐释》一种,尚希有序冠首。他来找我,我虽觉自己并非合适人选,但出于友谊,还是应承了。
《唐诗的文本阐释》可以算是李浩的少作,原是他在西北大学开课的自编讲义,后来正式出版,几经修改补充,成为今天这样。此书正文七章,从境界呈示、宇宙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书写、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文本进行阐释。第八章分论,以王维孟浩然李白李贺作品为例,做具体的读解示范,既是前述理论的具体运用,更有多处深入发挥。其后附编若干,收聚其所撰涉及唐诗阐释的短文近二十篇。全书总约三十万字,理论阐释,具体示范,虚实结合,前后照应,可谓相当完美。
浏览全书,感到其优点颇多,有几大特点格外值得重视。
一是细读的态度。对相关文献与作品的细读,是一切研究的基础。细读的具体实施因人而异,方法途径人各不同,而且每个人本身都在不断变化,随着阅历、经验与知识的增长,每一次细读,都有可能读出新的理解、体悟和发现。细读不仅是方法,实为读书的要义和核心,“好读书不求甚解”固然潇洒,对研究者却未必相宜。李浩此书所举唐诗,以经典名篇为主,不但历代解说者多,就是李浩本人,在多年学术生涯的反复细读中,体会和感受恐也多有不同,多有进阶。这一点我在浏览本书时,印象很深。细读实乃无穷探索的过程。李浩自树目标:“涵泳作品,澡雪精神,异代通邮,生成新见”,我觉得是达到了的。
二是理论意识,即明确、自觉的阐释学意识。中国自古有阐释行为,在经史子集领域都有大量阐释成果,亦不能说没有阐释理论,但在西学引入之前,迄无阐释学之名,缺少对阐释行为自身的分析研究和系统探究。归根到底,是思辨习惯和理论建构意识不强,而比较乐于印象式批评所致。西学传入,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中西交融互通,中国各种原有而纷散的学术见解便不难构成系统,而开始在“学”的层面上与西学对话交流。李浩此书所做的工作,其意义正在于此。李浩在本书第二版后记中提到“古代文学界的师友对本书的一些观点和写法,觉得偏颇、空疏,而新文学理论界的师友则又觉得本书写得太拘谨呆板”。这其实是意料中事。阐释唐诗,本有多种路数,既可以谨遵古人诗话文论规范,也可以借用些外来的视角、方法或概念术语。这是学术新变和进步的途径之一,一部学术史,从来就不能没有中外交流的一页。据说中国现行学术乃至日常生活用语,就有不少是从日本语中借来,或以古词与外来语嫁接而成,用得久了,也就成了现代汉语的一部分。李浩的唐诗阐释毕竟是今人向更年轻的今人讲解传授,在充分尊重和利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献的同时,也借用一些外来学术资源,甚至创造些新词新概念,又有何妨?在这方面,李浩已够谨慎,凡有新创,必有根据。照我看来,不妨再大胆一些,也许更利于在探索和尝试中走向成熟。
三是章法的谨严。这是指本书的表述而言。本书绪言阐明了宗旨与基本学术理念,以下各章大抵遵循着理论解说,追溯概念术语的发生、原义和变化,举例分析,鉴赏阐释作品的次序娓娓叙述下来,逻辑结构严密而清晰,文章气度亲切而畅达。其具体叙述,一头指向传统学问,涉及典籍和成说,一头伸向相关哲学、科学新知,从心理分析到生理知识,从词语统计到图像表格,围绕着唐诗阐释次第展开。例证运用则灵活生动,经典诗例尤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细读细析,知识面开阔与重点的深入挖掘,二者结合得很好。这样的内容,这样的铺演,无论作为专业课,抑或通识课,对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启导他们求知的兴趣和渴望,显然都是非常有益有效的。看得出来,在如何表述上,李浩是花费了一番心思而且操作得法、游刃有余的。
从李浩后来的著述看,其研究兴趣似乎有所转移,由唐诗作品阐释,到园林文化,到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再到新出土的唐代碑志文献和民族史,每转移到一处,均能很快拿出新成果,并获得好评。这固然与他的聪颖资质与苦学精神有关,也与其已养成细读习惯,具备深厚的阐释学理论基础,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主观条件,在任何环境,做任何研究,都是会有优异表现的。我为有如此优秀的同行学友而欢欣,而骄傲。
李浩在本书的《后记》里,多次称“老”。初看时,我大为吃惊:怎么连李浩都称起老来了呢?后据书中提及其年龄处推算,发现李浩似已到耳顺之年。按中国人的陈旧观念,大概确也可以称老了。不过,按今天的国际新标准,那就还差得远!比起真正垂垂老的我来,李浩兄可以说还正当年,前途灿烂无量呢!我希望,李浩叹老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心态还是年轻的。衷心祝愿他学术之树常青,在走向真正的老年之前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是为序。
本书酌采现代诠释学与中国古典阐释学的理论方法,侧重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唐诗艺术美进行现代诠释,分别从境界呈示、宇宙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书写、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文本进行细读。作者以“性原理”为圭臬,强调原典优先,故虽移形换步,但念兹在兹的仍是唐诗文本。本书初版于三十多年前,在推广经典阅读、建构经典阐释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有助于引导读者步入唐诗艺术美之堂奥。
本书原版曾先后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5年)、届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12年)等荣誉。
本书曾名《唐诗的美学阐释》,新版据实改为《唐诗的文本阐释》。新版同时广泛吸纳了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对相关内容也做了较多的修改订正。
李浩,陕西靖边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等。著有《唐诗的文本阐释》《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摩石录》等学术类著述,另有《怅望古今》《行水看云》《课比天大》《野生涯》等随笔类作品。
序一董乃斌 1
序二廖美玉 5
绪言1
章唐诗的境界呈示17
一、象外之象19
二、现量情景33
三、妙造自然39
第二章唐诗的宇宙意识44
一、逝者如斯夫44
二、拟太虚之体59
三、变形与转换73
第三章唐诗的模糊思维83
一、诗无达诂84
二、恍兮惚兮88
三、开凿浑沌98
第四章唐诗的空白艺术120
一、大音希声122
二、飞笔留白131
三、空故纳万境139
第五章唐诗的情感体验146
一、神奇的内宇宙148
二、魏阙与山林156
三、抒情方式164
第六章唐诗的自然书写178
一、极视听之娱180
二、是中有深趣矣187
三、取神于陶谢之间194
第七章唐诗的语言技巧204
一、超越语法207
二、词汇张力场219
三、远程交易223
四、声律谐美233
第八章唐诗阐释分论240
一、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特征240
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264
三、李白诗文中的鸟类意象281
四、李白作品中的“梦”296
五、李贺诗中的“辞”与“理”308
结语326
附编唐诗阐释举隅333
“破颜花”正诂333
“稻米流脂粟米白”考索339
劝酒新招342
国难时的体面与排场344
“点化”与“精彩数倍”347
谜问350
物候的炎凉353
月随人行的审美355
贵少们的生活356
入蕃和亲的公主358
啸傲359
赠剑与赠心361
“借问”中情网遂凭虚而下363
颂圣的模版365
幽处与隐心367
终南山的散点透视369
从空寂设色372
同题竞技373
在钟声中找寻禅376
主要参考文献379
陕版后记398
初版后记400
第二版后记402
增订版后记405
第五版后记407
本书酌采现代诠释学与中国古典阐释学的理论方法,侧重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唐诗艺术美进行现代诠释,分别从境界呈示、宇宙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书写、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文本进行细读。作者以“性原理”为圭臬,强调原典优先,故虽移形换步,但念兹在兹的仍是唐诗文本。本书初版于三十多年前,在推广经典阅读、建构经典阐释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有助于引导读者步入唐诗艺术美之堂奥。
本书原版曾先后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5年)、届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12年)等荣誉。
本书曾名《唐诗的美学阐释》,新版据实改为《唐诗的文本阐释》。新版同时广泛吸纳了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对相关内容也做了较多的修改订正。
李浩,陕西靖边人,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等。著有《唐诗的文本阐释》《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摩石录》等学术类著述,另有《怅望古今》《行水看云》《课比天大》《野生涯》等随笔类作品。
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对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规定,离开境界就无法对诗歌发展史上许多概念的产生、发展、深化、定型做出历史与逻辑的阐释,更无法捕捉住那“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诗魂。可以这样说,境界是理解古典诗歌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美学的纽结,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必将会促成我们对唐代诗歌艺术丰富内涵的进一步体会,同时也能使我们纲举目张,直探底蕴,领悟作者微妙深奥的诗心。
境界理论由先秦《易经》与老庄哲学对“象”的阐发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给中国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翻译家与寺僧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给“境界”这一固有的语词充入新的内涵,使其由实体概念转化为非实体范畴,由具体变为抽象,由世俗名词变为佛学的术语。
另一方面,齐梁时的刘勰遥承先秦,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窥意象而运斤”,使“象”转化为“意象”,并取得了意与象、隐与秀、风与骨的多种规定性。到了唐代,意象作为标识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了,殷璠等人还进一步提出“兴象”作为意象组合中的重要方式来加以强调,于是,兴象玲珑、兴象深微、兴象天然等词语便成了人们品评唐诗的一个话头。
但实际上,唐代诗论家与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意象”“兴象”的认识阶段上,而是用经南北朝以来被佛学家反复使用的“境界”或“境”这一概念来揭示诗歌的美学本质。在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甚至戴叔伦、刘禹锡等人的诗文中,都有对境界的探讨,虽不过片言只语,却能启人心智。
境界的基本美学规定是“境生于象外”。换言之,它是由具体实像辐射出的虚像,是由实景跃入的艺术虚空,是从有限超越到了无限,从对具体形象的观赏把玩领悟到了宇宙本体和自然元气。“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对西山之“特立”的体认,正好借来说明唐诗境界的高妙。
唐人不仅在理论上对境界的构成、特点、类型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关于境界学说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创作出许多境界浑融、兴象高妙、神韵悠然的杰作,成为后世作家追摹的范本。
本书对唐诗的文本阐释以此为开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