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传习录 王阳明 9787514613896 中国画报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传习录 王阳明 9787514613896 中国画报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8.25 2.8折 30 全新

库存45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阳明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3896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4136861

上书时间2024-10-18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作者简介
(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有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影响巨大的“**”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目前罕见的大儒。作为思想巨匠,的“**”理论有效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受历代读书人崇拜,并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许多后世名人。其学说更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当时的维新西乡隆盛将视为精神偶像。日本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对的思想也是推崇备至。

目录
上卷

  徐爱录

  徐爱跋

  陆澄录

  薛侃录

中卷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钱德洪跋

  答欧阳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下卷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附录

  朱子晚年定论

  序

  答黄直卿书

  答吕子约

  答何叔京

  答潘叔昌

  答潘叔度

  与吕子约

  与周叔谨

  答陆象山

  答符复仲

  答吕子约

  与吴茂实

  答张敬夫

  答吕伯恭

  答周纯仁

  答窦文卿

  答吕子约

  答林择之

  又

  答梁文叔

  答潘叔恭

  答林充之

  答何叔景

  又

  又

  答林择之

  答杨子直

  与田侍郎子真

  答陈才卿

  与刘子澄

  与林择之

  答吕子约

  附子约复书

  答吴德夫

  答或人

  答刘子澄

  附吴草庐说

  跋

 


 



内容摘要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精彩内容
徐爱问道:“对于‘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指‘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这好像与您的看法不一致。” 先生说:“从具体事物上去探求至善,是在本体之外。至善是内心的本体。只是彰显人人本有的内心光明德行到了至精至纯的地步,便能做到至善。然而这也没有离开具体事物。这个注所说的‘穷尽天理,不带一丝一毫的私欲’,是说对了。” 徐爱又问:“至善只是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与理吧。” 先生说道:“心就是理。天下哪里有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呢?” 徐爱说:“像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里边就有许多理在,恐怕不能不细察。
” 先生感叹说:“这种观点蒙蔽人们很久了,一两句话怎么能使人们想明白呢?现在仅就你的问题来谈一谈。比如事父.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得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从君主那里求得忠的道理;交友和治理百姓,不是从朋友和百姓那里求得信和仁的道理。孝、忠、信、仁,在各自的心中。心就是理。没有被私欲所蒙蔽的心,就是天理,不用到心外强加一点一滴。用这颗纯粹是天理的心去做任何事,事父就是孝,事君就是忠,交友就是信.治民就是仁。所以只要在心上去私欲存天理就行了。” 徐爱说:“听了先生这番话,我觉得有些明白了。但以前的旧说仍然在胸中纠缠,没有完全明白。例如事父,那些嘘寒问暖、早晚请安的细节,不知道是不是也需要讲求呢?” 先生说:“怎么能不讲求呢?但要有宗旨。在自己心中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比如让父母冬天暖和.只是要尽心去尽孝,就怕夹杂着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让父母夏天凉爽.只要是尽心去尽孝,就怕夹杂着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所以凡事就是要讲求内心的纯洁。如果内心没有私心杂念,天理纯粹。
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便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便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这些正是诚恳孝敬父母的心表现出来的。但是必须有诚恳孝敬父母的心,然后才会有这些表现。就像树木,这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就是树根,表现出来的那些就是枝叶:必须先有树根才能有枝叶,而不是寻找到枝叶才去种下树根。《礼记》上说:‘有深爱父母的孝子,一定有和气;有和气的人,一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气色的人,一定有美好的表现。’必须有深爱之心作为根本,就自然会这样了。”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日:“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日:“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辩之功。” P(6-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