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正版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 第2版 李瑞波,吴少全 编著 9787122327567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
29.79
4.4折
¥
6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李瑞波,吴少全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7567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5575204
上书时间2024-10-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前言笔者2014年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一书,至今已四年多了。实事求是讲,此书有点“另类”,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其受关注受欢迎的程度,在当下的涉农书籍中也是罕见的。有鉴于此,应广大读者要求,当出版社提出希望修订再版时,我欣然答应配合。正好这几年又经历了很多实践,获得了许多新经验,产生了不少新认识,正好可利用编写第二版的机会补充进去。相信这也是新老读者们所期待的。第二版与版相比,有如下变化:(1)章节重新编排,使作品条理更清晰,层次更合理。(2)将土壤功能和土壤修复的相关内容放在章,力图使从事农业的人们重视研究土壤,关注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碳养分。文中重点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对于土壤修复而言,碳不是的,但缺了碳是万万不能的。(3)修改了一些重要概念:给碳正名确位。碳是生命之本,水是生命之源。但传统理论对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排序,将碳与氮、磷、钾同列为“大量元素”。这背离实际,主次不分,造成农业理论和技术方针的诸多失误。应该为碳正名,称其为“植物必需的基础元素”。版把有效碳英文简写表达为EC,此简写与“电解质”的英文简写重了,可能引起理解偏差,经与多位学者交流,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表达为“有效有机碳”,英译为available organic carbon,中文简称仍为“有效碳”,英文简写为AOC。(4)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概念和新规则。将“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编入书中,希望以此图及其衍生的公式w=w02RMEF,取代已经过时的植物养分“木桶法则”,作为造肥用肥的指导原则。研究农业生态应秉持“系统论”思维。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又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各系统的运行都遵循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一旦平衡被打破,系统就会崩溃。而维系“阴阳平衡”运动的能量物质就是碳。提出了“富碳农业”技术方针。富碳农业包括“天补”和“地补”。“天补”就是提高农作物环境CO2浓度和补光能,“地补”就是对耕地实行多渠道多层面的碳覆盖。“天补”加“地补”配合,农作物产量可翻番。(5)对我国肥料产业结构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就是制造以碳为母体的“阴阳平衡肥”。(6)第二版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着墨较多。论证了农业循环经济关系到土壤修复,关系到环境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和食品健康,还关系到乡村振兴。农业的物质循环核心内容就是碳循环,而碳循环的关键技术就是碳转化,使有机物中的有机质向小分子有机碳转化。(7)提出了农业碳循环的三项战略性思考。① 以国家意志介入,强制大养殖场必须兼办有机肥料厂,由国家按成本价采购,利用西行的大量货运空车皮,把有机肥“东肥西调”,去西部农村沃土扶贫。此举予以制度化,坚持几十年,永断西部农村之穷根,彻底改变西部的农业生态,实现中华民族“圣人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② 动员社会力量到盐碱地去办大型养殖场,将大量畜粪和污液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肥液去改造盐碱地,盐碱地便可种植饲料作物反哺养殖业。逐渐把几亿亩寸草不长的盐碱地变成米粮仓、动物蛋白生产基地。③ 利用有机碳菌技术推广简易的有机废弃物转化模式,推动农村建立种养结合的合作社,种牧草养牛羊,解决占农村人口1/4的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就业致富,充实乡村振兴的内涵。(8)论证了有机碳肥技术的历史性贡献,希望引起重视,合力创建富碳农业,为高速运行的“中国列车”打造坚实的底盘。几年来我国农业界碳“温度”升得相当快。现在学碳知碳讲碳用碳的人数,像滚雪球式地增长。所以这本关于有机碳肥的著作修订,应该会得到读者们热烈的欢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正迎来一场亿万人参与的、波澜壮阔的土壤修复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需要广大农业从业者深刻地认识碳,系统地了解土壤肥料,理性地掌握和应用有机碳肥技术。因此本次修订再版就显得很及时、很有价值。李瑞波2018年8月版前言自本人的第二本“生物腐植酸”著作——《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与应用》出版后,来电来人咨询交流不断,这说明生物腐植酸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同时也说明该书在理论阐述方面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两年多来,我们技术团队又开发了几个生物腐植酸新肥种。这些用植物有机营养的精华要素“组装”出来的新型肥料,单位面积用量比化肥还少,却能产生较好的应用效果,这用传统的肥料理论已经不能解释。于是我们一次次向传统的化学植物营养学发问,不断发现该理论体系的缺陷。170多年前由西方学者创立的化学植物营养学理论,以及几十年来我国大量学者据此演绎阐述而成的土壤肥料学经典,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生物腐植酸沿用矿物腐植酸理论,是不是走岔了路子?这两个大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许多领域相应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理论创新更为稀缺。这不但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发展不科学、不平衡产生的负面作用不断积累。这种积累是一种“负能量”,会对社会产生破坏力。变革就是经常性的局部调整,以舒缓消解“负能量”的积累,使社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在农业领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而带来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转变,也积累了太多“负能量”,产生了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这就是所谓“化学农业综合征”。可是当人们痛定思痛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时,许多人把眼光转向有机农业。一种否定和排斥化肥的倾向出现了。有机农业被解读为纯有机种植,这可能使我们走入另一误区。农作物的问题在土壤,土壤的问题在肥料,土壤肥料问题路在何方?这既是农业专家们的焦虑,也是政府部门领导者们的求索。我们力图通过对生物腐植酸肥料的深入研究,找到植物营养中有机与无机和谐之道,并把其贯彻到肥料的生产技术和施肥技术中去。我们不但制造并验证了几种有机肥力相当于普通有机肥10倍以上的“超级有机肥”,而且找到了标示和检测其肥力的量化指标——有效碳(EC),制定了世界上套有机碳肥的技术标准。这就为和谐施肥、科学施肥直至信息化计量施肥,找到了新的精细高效的有机营养肥种。这是一个著述与科研同步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一个个预期研发目标的实现,理论上的认识也一步步深入。回头一望,发现生物腐植酸只是一道桥梁,走过了它就是有机碳肥的世界!用植物有机碳营养这盏明灯,可以照亮探索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真谛的崎岖小路。我们开始了建立植物有机碳营养理论体系的尝试。当植物有机碳营养“二通道说”清晰起来时,当第三本“生物腐植酸”浮现出“有机碳肥”这条主线时,我们可能离真理更近了。如果我们真的撬开了一扇藏宝阁之门,我们多么渴望更多的人共同来探寻挖掘和分享里面的财宝。因为这将是全人类的无价之宝!本书后章节提出了基于“物质大循环”理念的“城市型农业”和“农业型城市”的构想,这既是对建设美丽中国伟大事业的衷心祝愿,也作为我们与读者继续交流的一组新命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存寿教授多次对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观点表达支持,还把他力作《有机全营养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全文发给了我。该文广博深邃,对植物营养和肥料理论有多项独到的创新观点,对本书的立论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对有机碳肥的研发工作,受到了我国农业界老一辈德高望重的领导郝盛琦老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情鼓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段瑞春会长欣然为本书作序。我们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中国农业科学院朱昌雄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廖宗文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周霞萍教授都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关心和指导。另外,于天夫、刘昱杞先生也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协助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李瑞波2013年8月于福建诏安
导语摘要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阴阳平衡”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商品简介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阴阳平衡”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李瑞波,福建省诏安县绿洲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客座研究员、福州大学客座教授,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一直从事腐植酸技术的研究、建厂、销售等工作,长期致力于生物腐植酸肥料的生产、研发与推广应用。先后自主获得本专业二项发明专利、一项发明专利被受理正在公开期。在《腐植酸》、《磷肥与复肥》、《现代化工》等刊物和全国性行业学术研讨会发表专业论文九篇,被选举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客座研究员、福州大学客座教授。由其研发的独特而先进的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工艺已在我国广东江门、广西南宁、云南曲靖、新疆等地的合作厂推广应用。
目录
章 概述001
节土壤的成分002
第二节土壤的分类和土壤质量的评判005
第三节土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07
第四节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010
第五节各类土壤病及其原因011
一、贫瘠病011
二、“富肥病”012
三、腐败病012
四、缺氧病012
五、重茬症013
六、线虫病013
七、土壤酸化014
八、盐碱害014
九、化学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014
十、生土015
第六节有机营养理论的盲区016
第七节传统植物营养理论的重大错漏019
一、对碳的定位错误019
二、学说的机械性021
三、对植物碳营养吸收途径的误判022
四、对土壤微生物的漠视022
五、关于植物矿物质营养“离子说”022
第八节有机营养与“阴阳平衡动态图”023
一、有机营养与农作物的关系024
二、有机营养与矿物质营养的关系025
三、“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的应用028
四、有机营养与农业生态的关系029
第九节寻觅“理想之肥”030
一、纯化肥030
二、纯有机肥031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031
四、农民自制有机肥032
五、秸秆还田033
六、叶面喷施肥033
七、微生物肥料035
八、粪坑、化粪池、沼气池液037
九、各类缓控释化肥037
十、“大三元”肥038
十一、液态全营养冲施肥038
十二、植物工厂的水培营养液039
十三、特殊新肥种040
第二章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原理042
节生物腐植酸概述043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的“双核”050
第三节植物碳营养二通道053
第四节碳营养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057
第五节碳营养是无机营养的组合者057
第六节碳营养对农作物全方位的重要作用060
第七节农作物的缺碳病及其危害064
一、缺碳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065
二、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病害068
三、缺碳病造成的巨额损失和严重后果070
四、缺碳病的特殊严重性072
第八节用“碳思维”分析农作物百态072
一、阳光下瓜菜蔫与不蔫的现象073
二、速生桉的“冠顶绿”和“自然整枝”现象剖析074
三、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特别甜的原因074
四、让果树环割(环剥)成为历史075
五、是水浸还是缺碳075
六、七天根系多了一半的启示076
七、农作物亚健康和DNA表达077
八、同是危机抢救,作用机理不同079
九、有机碳肥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实例分析080
十、从产沼气到无土栽培营养液里的黑根081
十一、有机碳肥在“肥地”的作物应用中效果不明显如何解释082
十二、富硒与不富硒083
十三、葡萄大量灼伤的原因084
十四、葡萄“走水”084
十五、关于“中医将要毁于中药”的警告084
十六、工厂化水培蔬菜口感差的原因085
第九节有机碳营养和它的“碳核”085
第十节根吸有机碳营养的形态和检测方法088
第十一节有机碳营养的功能和作用机理091
第三章 用“碳思维”分析有机肥料095
节有机肥料现行理论和标准存在哪些问题096
第二节有机肥的“粗、重、慢、臭”问题098
第三节高效有机肥的“双核”100
第四节有机肥料质量的简易鉴别法101
第五节怎样正确使用有机肥103
第六节有机肥料行业新标准该怎么订106
第四章 有机碳肥品种及其制造技术108
节有机碳肥的创新点109
第二节有机碳肥的主要类型和制造技术路线111
第三节怎样制造高碳有机肥112
第四节固体有机碳肥120
一、有机碳菌剂的技术指标和主要特性121
二、有机碳菌剂的功能及其机理122
三、有机碳菌剂的使用方法及其意义124
第五节液态有机碳肥128
第五章 有机碳肥的应用技术136
节人类施肥观念的演变137
第二节肥料体系“阴阳平衡”的真义139
第三节配制“阴阳平衡”新型肥料141
一、有机肥料厂配制“阴阳平衡”肥142
二、化肥厂配制“阴阳平衡”肥143
三、农户自配“阴阳平衡”肥144
第四节有机碳肥的使用目的与土壤修复145
一、使用目的145
二、土壤修复146
第六章 有机碳肥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151
节有机污染要强调源头治理152
一、10万头猪场猪粪、沼渣、沼液生物技术处理工程方案154
二、利用沼液生产液体有机肥及其配套条件157
三、关于特大型养猪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新模式159
四、循环农业示范小区规划166
第二节种养结合而不是种养分离174
第三节糖业产业废弃物治理和循环经济模式181
一、糖业产业废弃物情况182
二、糖业有机废弃物是生产有机碳肥的优质资源183
三、糖业有机废弃物利用转化是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85
四、有机碳肥为糖业领域农工一体化解决了技术障碍185
第四节其他大宗有机废弃物治理概述186
第五节县域农业物质循环187
第六节构建物质大循环的“城市型农业”190
第七节实行对耕地多渠道多层面的碳覆盖194
第八节农业生态系统的阴阳平衡与富碳农业197
一、农田生态系统197
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199
三、植物碳养分“二通道说”199
四、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原则200
五、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200
六、建立“富碳农业”大系统201
第九节有机碳肥技术的历史性贡献204
一、创新理论204
二、破解难题205
三、改变传统210
四、推动变革214
附录 国内从事生物腐植酸和有机碳营养研发单位信息217
参考文献218
内容摘要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阴阳平衡”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主编推荐
李瑞波,福建省诏安县绿洲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客座研究员、福州大学客座教授,20世纪70年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