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追影:真名士自风流 史飞翔 9787224110975 陕西人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追影:真名士自风流 史飞翔 9787224110975 陕西人民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1.99 4.0折 29.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飞翔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10975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23519738

上书时间2024-10-18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书中记录的是百年来数十位中国文化、艺术、科研、政坛等领域内大师级名人的逸闻趣事,作者博览群书,于浩瀚的人文海洋里钩沉史实,拂去岁月灰尘,还原历史真相,于娓娓说道中剥离垢茧,活检出一个个名人的真性情与真面目,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读着他们的“八卦”故事,或许会忍俊不禁,或许会瞠目结舌,或许会哭笑不得,然而掩卷沉思,又不得不被大师们的学养才情、处世品德、傲世风骨所感动和震撼。正是这些大师们的独特存在,才构成了那个逝去时代的独特风景。文章活泼耐读,真实有趣,故事还原生动,每每于细节处见精彩。

 



作者简介
史飞翔,“70后”新锐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供职于某高校,致力于文化、人物研究与写作,文章在各种纸媒与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历史的面孔》、《学问与生命》《读书与冥想》、《有一种沉默叫惊醒》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逸 事
 辜鸿铭的心态  
 章太炎逸事  
 风流名士数黄侃  
 刘师培:读书人的种子  
 蔡元培的人情底线  
 胡适少读禁书  
 胡适写诗戏悼钱玄同  
 胡适与蒋介石的一次交锋  
 陈寅恪逸事  
 马一浮:自建生圹的国学大师  
 民国奇人吴稚晖  
 钱穆的最后一课  
 潘光旦逸事  
 梁启超的激情讲演  
 梁思成的困惑  
 怕死学者罗尔纲  
 狂狷钱锺书  
 沈从文的自负  
 刘文典:不只是狂傲  
 周一良作弊上大学  
 怪才丁文江  
 容庚的收藏之道  
 馋嘴傅斯年  
 于右任的人品与书品  
 郑振铎戏言成真:“这次我是真的走了”
 吴晗宁愿挨打也要买书 
 王元化与熊十力 
 李叔同遗事  
 黄万里拒绝申请当博导  
 华罗庚的最后一次演讲  
 狂儒牟宗三  
 狂生张五常 
 好名学者于省吾  
 王选淡泊名利  
第二章 趣 闻
 章太炎为何拒聘清华国学院 
 鲁迅是怎样对待金钱的  
 鲁迅误会蔡元培  
 鲁迅与林语堂因何失和  
 胡适晚年太好名 “白活30年”  
 冯友兰:“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  
 沈从文是怎样对待名利的  
 金岳霖:哲学是一场严肃的游戏  
 钱锺书:“我不需要出名” 
 李健吾批巴金  
 牟宗三与梁漱溟的恩怨  
 余英时评冯友兰:犹在“功利境界” 
 周汝昌:一生为华夏招魂  
 曹禺:戏剧天才的白痴
 南怀瑾的传奇人生  
 金庸:抠门的“大侠”
第三章 从 政
 陈布雷之死  
 王世杰:书生的执拗  
 徐道邻劝蒋介石下野  
 马寅初的“狮子吼” 
 郭沫若的自省 
 李宗恩:誓死捍卫学术尊严  
 贺麟:当学术遇上政治  
 向达:耿介孤傲一书生 
 宋春舫:做官是职业也是学问  
第四章 婚 恋
 章太炎征婚 
 大龄青年陈寅恪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  
 梁漱溟悼妻  
 梁实秋与女明星闪婚  
 马寅初与两个妻子  
 周汝昌的爱情观  
第五章 养 生
 马一浮的“养生四诀”  
 林语堂的“半字哲学”  
 梁漱溟的人生态度  
 熊十力与吃  
 蒋介石的饮食习惯  
 施蛰存:“不死就是胜利”  
 李泽厚谈人生 
 杨绛:人生边上的烤火人  
 钱谷融的人生智慧  
 袁伟时的养生之道 



内容摘要
书中记录的是百年来数十位中国文化、艺术、科研、政坛等领域内大师级名人的逸闻趣事,作者博览群书,于浩瀚的人文海洋里钩沉史实,拂去岁月灰尘,还原历史真相,于娓娓说道中剥离垢茧,活检出一个个名人的真性情与真面目,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读着他们的“八卦”故事,或许会忍俊不禁,或许会瞠目结舌,或许会哭笑不得,然而掩卷沉思,又不得不被大师们的学养才情、处世品德、傲世风骨所感动和震撼。正是这些大师们的独特存在,才构成了那个逝去时代的独特风景。文章活泼耐读,真实有趣,故事还原生动,每每于细节处见精彩。

 



主编推荐
史飞翔,“70后”新锐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供职于某高校,致力于文化、人物研究与写作,文章在各种纸媒与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历史的面孔》、《学问与生命》《读书与冥想》、《有一种沉默叫惊醒》等著作。

  



精彩内容
蔡元培的人情底线
  常言道,皇帝也有穷亲戚。中国人历来讲究人情世故,所以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某某人重乡情、某某人念旧恩、某某人肯为亲戚朋友办事这样的赞誉;相反对于那些薄情寡义、刻薄寡恩的人,人们则加以贬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人情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不得不有所顾忌。蔡元培,这位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大贤面对人情同样也是难以免俗。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任国府委员、监察院院长、司法部部长、教育总长、大学院院长、中研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多重职务,可谓"位高权重",然而他并不习惯这种生活。他说:"不知每天要见多少不愿见的人,说多少不愿说的话,看多少不愿看的信,想腾出一两个钟点看看书也做不到,真是痛苦极了。"为此,他发布了一个"三不启事":不兼职、不写稿、不介绍职业。启事发布后,很多人认为蔡元培"不通人情"。在强大的世俗面前,蔡元培的"三不启事"成为一纸空文。对于兼职,尽管他先后辞去了23个职务,但依然有许多重要头衔辞不掉;说到写稿,蔡元培"有求必应",凡是著一本书请他作序或题签,他没有不答应的;至于介绍职业,更是来者不拒,以至于有人认为他的八行推荐书近乎泛滥。
  蔡元培之所以在人情上不能免俗,原因在于社会世俗的力量太强大。他自己虽然俭约自励,但对于故旧亲戚却无法真正地拒绝,所以他只能尽力周济扶助,且自以为合乎中庸之道。但是,如果因此就以为蔡元培在人情上是毫无原则的,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对于那些前来找他推荐工作的北大毕业生,蔡元培的确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但蔡元培也绝非毫无原则。他写介绍信有两种情况不写:真正无把握的不写,有把握的也不写,愿意写的是"有""无"之间的这种。而且蔡元培写介绍信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亲笔的,一种是签名盖章的。亲笔的信他主观上是冀其必成的;签名盖章的信虽负介绍之责,但录用与否,在客观上还请受信的人予以权衡。事实上,蔡元培写的多的是后一种信。
  对于自己的那帮故旧亲戚托他谋事,蔡元培一般都会尽力为之。但是,蔡元培为他们找的工作多半都是办事员、书记、科员或编译之类的小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去实干苦干。实在干不下去了,他再另行设法予以解决。即便如此,蔡元培还是会说"不"。有一位马君,北大俄文系毕业,与蔡元培是表亲。他幼年丧父,赖蔡元培养育得以成才。有一年,此君忽遭失业。那时蔡元培兼任国民政府委员,按规定每位委员可随带一位秘书。马君知道蔡元培尚无秘书,于是向蔡元培提出:"鹤卿表伯,听说每位国府委员都可以用一个秘书,我现在正在赋闲,为您方便起见,可否将这个秘书赐给我。"谁知,蔡元培听后大怒:"你每次来谋事,我没有一次不给你想办法,但你也不可硬枝枝地要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啊!"
  见蔡元培时常苦于为亲戚谋事,夫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总计绍兴、苏州以及江西的亲戚们经常来此谋事而又无法拒绝的充其量不过十几个人,在这十几个人中,也不乏可以造就的。何勿择其中秀的替他谋一独当一面的事,其余的由他负责去安顿好了。免得他们不时来麻烦你,而你也可以免了老拿面子向人家前面碰撞。"蔡元培听完夫人的话,先是不吭一声,过了一会儿又说:"不可。"夫人问:"为何?"蔡元培说:"学生都是人才,亲戚都是庸才。"可见,蔡元培在人情这个问题上是有他的底线的,那就是无论是举荐人才,还是替亲戚谋事,他都是本着一颗公心。
  胡适晚年太好名"白活30年"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胡适是一个"箭垛式"的标志性人物,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建立起了不凡的建树。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师、巨擘式的人物,却同样难以摆脱传统文人好名的痼疾。
  胡适早在少年时代便显露出好名之心。胡适的二哥胡觉(绍之),是影响胡适思想的一个重要人物。1905年胡适与澄衷学堂总教白振民发生矛盾后,胡觉写信规劝胡适:"弟所以致此者,皆好名之心为之,天下事实至名归,无待于求。名之一字,本以励庸人,弟当以圣贤自期,勿自域于庸人也。"由此可见,胡适当时好名已很严重了。此后,胡适自己在日记中也一再痛责自己"好名",说这是他一生大病根之一,而欲痛改。
  1917年尚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凭着一篇《文学改良刍议》一夜成名。此前的1916年,胡适的好友梅光迪就曾直言胡适好名邀誉,"皆喜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豪,皆喜诡立名字,号召徒众,以眩骇世人之耳目,而己则从中得名士头衔以去焉"。爆得大名之后的胡适处处以名士自居。他每礼拜日会客,无论何人,概不拒绝,不管来客是学生、商人还是强盗、乞丐,他都热情接待。问学的他指导门径,穷困的他解囊相助,求职的他修书引介,整个一"万金油"。至于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上至总统、主席、达官、贵胄,下至司厨、贩夫、卖浆、走卒,简直到了泛滥的程度。这种状况到了晚年更加严重。
  胡适晚年越来越爱虚名。内心喜欢热闹,喜欢被人追捧,有一种成为偶像的渴望。为此,他不断地制造社会声望,好像自己很亲民。胡适晚年在台湾做"中央研究院"院长,每天高朋满座,迎来送往,根本不能治学。他在中研院公开宣称,星期天任何人都可以来看他,开车的、做生意的,都可以排队去看他。对于胡适的这种"非学者的生活方式",台湾学者韦政通颇不以为然,他甚至这样评价胡适:"胡适40岁死了完全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他后面的30年差不多等于白活。他中年以后学术上几乎没有任何新的成就。"岳南先生在《从蔡元培到胡适:中研院那些人和事》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他说,直到中研院院长选举之时,国人并不清楚胡适以中国驻美大使身份,在国外领受了多少博士学位。不过从胡适一生在国外弄了35顶博士帽子推断,这个时候恐怕已有30多顶博士或相关名誉博士帽子戴在头上了。除此之外,胡适弄到的"外国会员"头衔更是不计其数。这个时候国内有不少人对胡适在驻美大使的位子上,"只好个人名誉事,到处领学位"的行径颇为不满。王元化先生生前说过,"胡适做人太好名"。胡适连给人写信都要誊抄一份留下来作为底稿,胡适的日记明显看得出来主要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且是为了日后发表。李宗仁也说胡适"爱惜羽毛"。就连唐德刚先生也不得不承认,胡适看重身后之名。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