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文中子中说 (隋)王通著 9787573812513 中州古籍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文中子中说 (隋)王通著 9787573812513 中州古籍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32.81 5.0折 65 全新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隋)王通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812513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17221828

上书时间2024-08-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本书由郑春颖注译。郑春颖,女,197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史学博士。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长春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东北亚历史与考古研究,中国历史文献学。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社会科学东北亚问题学科专家、吉林省出版物审读专家、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3部,编著、译注和校注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1部专著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度业内读者关注图书”、第十一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1篇论文被评为第十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前言


《文中子中说》序


卷第一 王道篇


卷第二 天地篇


卷第三 事君篇


卷第四 周公篇


卷第五 问易篇


卷第六 礼乐篇


卷第七 述史篇


卷第八 魏相篇


卷第九 立命篇


卷第十 关朗篇


《中说》外一篇


叙篇


文中子世家


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


东皋子答陈尚书书


录关子明事


附 王氏家书杂录



内容摘要

第一卷 王道篇


文中子曰:“甚矣,王道难行也!吾家倾铜川①六世矣,未尝不笃于斯②,然亦未尝得宣其用③。退而咸有述焉,则以志④其道也。盖先生⑤之述曰《时变论》六篇,其言化俗推移之礼竭矣。江州府君⑥之述曰《五经决录》五篇,其言圣贤制述之意备矣。晋阳穆公⑦之述曰《政大论》八篇,其言帝王之道著矣。同州府君⑧之述曰《政小论》八篇,其言王霸之业尽矣。安康献公⑨之述曰《皇极谠义》九篇,其言三才之去就深矣。铜川府君⑩之述曰《兴衰要论》七篇,其言六代之得失明矣⑪。余小子获睹成训,勤九载矣⑫。服先人之意,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人,帝王之道,昭昭乎⑬!”




【注 释】


①铜川:阮逸注“上党有铜堤县”,释“铜川”为“铜堤”。龚鼎臣注云,隋初所置铜川县是忻州秀容。王应麟《困学纪闻》据《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所记:“定襄郡秀容县,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十八年置忻州,大业初州废,又废铜川。”认为龚注正确。


②斯:指王道。阮逸注云:“斯文”。


③然亦未尝得宣其用:施展抱负。阮逸注云:“不遇时”。


④志:记录。阮逸注云:“志记”。


⑤先生:王通六世祖,名王玄则,字彦法。《文中子世家》记:“秀生二子,长曰玄谟,次曰玄则。玄谟以将略升,玄则以儒术进。玄则字彦法,即文中子六代祖也。仕宋,历太仆、国子博士,常叹曰:‘先君所贵者礼乐,不学者军旅,兄何为哉?’遂究道德,考经籍,谓‘功业不可以小成也’,故卒为洪儒;‘卿相不可以苟处也’,故终为博士;曰先‘师之职也,不可坠’,故江左号‘王先生’,受其道曰‘王先生业’,于是大称儒门,世济厥美。”


⑥江州府君:王通五世祖,名王焕。


⑦晋阳穆公:王通四世祖,名王虬(428—500),因南齐萧道成代宋,于齐高帝建元元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奔至北魏,任并州刺史,始定居河汾。《文中子世家》记:“先生生江州府君焕,焕生虬,虬始北事魏,太和中为并州刺史,家河汾,曰晋阳穆公。”《录关子明事》记:“先是穆公之在江左也,不平袁粲之死,耻食齐粟,故萧氏受禅而穆公北奔,即齐建元元年,魏太和三年也,时穆公春秋五十二矣。奏事曰:‘大安四载,微臣始生’,盖宋大明二年也。既北游河东,人莫之知,惟卢阳乌深奇之曰:‘王佐才也’。太和八年,征为秘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以谓孝文有康世之意,而经制不立,从容闲宴,多所奏议,帝虚心纳之。迁都洛邑,进用王萧,由穆公之潜策也。又荐关子明,帝亦敬服。谓穆公曰:‘嘉谋长策,勿虑不行。朕南征还日,当共论道,以究治体。’穆公与朗欣然相贺曰:‘千载一时也。’俄帝崩。穆公归洛,逾年而薨。”


⑧同州府君:王通三世祖,名王彦。《文中子世家》记:“穆公生同州刺史彦,曰同州府君。”王绩《游北山赋序》:“同州悲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全唐文》卷一三一)言其后迁家至黄河边的龙门。


⑨安康献公:王通祖父,名王一(?—581),又有王杰说,见《邵氏闻见后录》卷四引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彦生杰,官至济州刺史。”曾任济州刺史,受田于龙门,始定居。王一(杰)精于礼,曾作龙门禹庙碑。贞观年间,绛州刺史杜之松请王绩讲礼乐,王绩曾在信中以王一(杰)所述家礼以对。《文中子世家》记:“彦生济州刺史一,曰安康献公。”《录关子明事》记:“开皇元年,安康献公老于家。”王绩《游北山赋序》:“始则晋阳开国,终乃安康受田。”


⑩铜川府君:王通父亲,名王隆,字伯高,曾教授弟子千余人。隋代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曾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帝称善。后出为舞阳郡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县令,再迁忻州铜川县令(今山西忻县西),故被称为铜川府君。《文中子世家》记:“安康献公生铜川府君,讳隆,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传先生之业,教授门人千余。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时国家新有揖让之事,方以恭俭定天下。帝从容谓府君曰:‘朕何如主也?”府君曰:‘陛下聪明神武,得之于天,发号施令,不尽稽古,虽负尧舜之姿,终以不学为累。’帝默然曰:‘先生朕之陆贾也,何以教朕?’府君承诏著《兴衰要论》七篇。每奏,帝称善,然未甚达也。府君出为昌乐令,迁猗氏铜川,所治著称,秩满退归,遂不仕。”


⑪其言六代之得失明矣:言明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六代的成就与败绩。阮逸注云:“自先生至铜川《文中子世家》言之备矣;《时变论》至《兴衰要论》今皆亡;六代,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也。”


⑫勤九载矣:王通于大业初年(605)始作《续六经》,历时九年完成。阮逸注云:“大业九年自长安归,著六经,至九年,功毕。”《文中子世家》记:“大业元年,一征又不至,辞以疾,谓所亲曰:‘我周人也,家于祁。永嘉之乱,盖东迁焉。高祖穆公始事魏,魏、周之际有大功于生人,天子锡之地,始家于河汾,故有坟陇于兹四代矣。兹土也,其人忧深思远,乃有陶唐氏之遗风,先君之所怀也。有敝庐在,茅檐土阶撮如也。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而已。’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


⑬昭昭乎:指明亮、光明。语出《楚辞·九歌·云中君》:“烂昭昭兮未央。”王逸注:“昭昭,明也。”阮逸注云:“因祖德考圣师而明”。


【译 文】


文中子说:“王道太难推行了!我家从先生至铜川府君六代人,无不致力于此,却从来没有机会施展所学。他们隐居后皆有著述,用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先生著有《时变论》六篇,论述移风易俗的道理已很详尽。江州府君著有《五经决录》五篇,论述圣贤编修和传述礼乐的意图已很完备。晋阳穆公著有《政大论》八篇,言帝王之道已很明白。同州府君著有《政小论》八篇,言王霸之业已很透彻。安康献公著有《皇级谠义》九篇,言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已很深入。铜川府君著有《兴衰要论》七篇,论述从晋到隋六个朝代的得失已很明了。我有机会看到先人著述,勤勉钻研已经九年了。领会先人的思想,考求孔子的心意,于是天人之事、帝王之道,都通达明晓了!”



精彩内容

《文中子中说》是隋末名儒王通的言行录,由其子福郊、福畴仿《论语》体例整理而成。正文十卷,分别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后有附录六篇。王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渴望尧舜在世,实现天下一统,社会安定。文学思想上,主张“文以明道”,文学创作应以说明事理,服务于国家社会为要务。哲学思想上,关注人同世界的关系,认为天、地、人三才同等重要,不能替代。文中子这些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开启产生重要影响。本书以《续古逸丛书》本为底本,对勘《四部丛刊初编》本、《汉魏丛书》本和浙江书局本,同时参校各家注释而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