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汉语新文学通论 朱寿桐 978710806026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汉语新文学通论 朱寿桐 978710806026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40.07 4.1折 98 全新

库存258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寿桐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266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9155170

上书时间2024-08-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寿桐,男,笔名郑舍农。1958年出生,江苏盐城人。民进成员。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专著《酒神的灵光》《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殉情的罗曼史――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新月派的绅士风情》,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合作)等。其作品曾获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科很好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很好成果二等奖。

目录
绪论
?
内? 涵? 论
一? 汉语新文学的概念建构
(一)新文学的学术张力
(二)汉语新文学的理论优势
(三)汉语新文学学术实践的价值
(四)汉语新文学概念唤起的学科审视
二? 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学术优势
(一)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学术整合力
(二)理论比较中的汉语新文学概念
(三)学术呈现及其可能的尴尬
三? 汉语文学与汉语新文学的学术维度
(一)面向古典文学的“中国”理解
(二)面向少数民族的中华论域
(三)面向世界文学的汉语语种
(四)面向汉语新文学的学术掘进
四? 汉语新文学的文化伦理意义
(一)汉语新文学的引申义
(二)文化伦理的理论范式
(三)文化伦理与心理情结
(四)汉语新文学研究的文化伦理意识
五? 世界性文学格局中的认知
(一)新文学世界性倾向的本然意识
(二)世界性倾向与中国新文学的自我定位
(三)汉语新文学: 世界性取向的表达
六? 论汉语新文学的文化归属感????????? 
(一)汉语新文学概念对国族文学概念的弥补
(二)汉语新文学的故国归属感及其必然性
(三)汉语新文学文化归属感的学术意义
(四)汉语文学、汉语新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
范? 畴? 论
一? 汉语新文学的语言学矢向
(一)废灭汉字: 关于新文学世界性的表层反思
(二)拼音化: 关于汉语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三)全与美: 汉语文学表现的深层构架
二? 汉语人文学术的原语价值与汉语文学研究规范
(一)汉语人文学术与西方人文学术
(二)汉语学术与汉语语言优势
(三)汉语人文学术的原语价值分析
三? 翻译文学与汉语新文学
(一)翻译作为传播方式:
其文本重构的意义
(二)翻译作为资源凭借,重新编码与定型
(三)翻译作为语言创造的途径,变革汉语新文学文本
(四)汉语新文学对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包容性
四? 汉语新文学的“雅”“俗”分野
(一)雅与俗的相对与互涵
(二)雅俗文学与汉语语言
(三)雅俗分野与汉语文化伦理? 
五? 汉语新文学的空域背景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汉语新文学家的空域意识
(二)汉语新文学空域背景的性
六? 汉语新文学的评论形态与当代发展
(一)文学评论的文明建构
(二)文学评论的功能价值
(三)汉语新文学评论文体的多样化
传? 统? 论
一? 五四新文化与汉语新文学传统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汉语新文学的思想传统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汉语新文学传统的复杂性
二? 汉语新文学传统建设中的科学因素
(一)科学: 外在于新文学传统建设的“理想类型”
(二)科学概念在新文学传统运作中的漫漶与变异
(三)科学与新文学传统的理论关系
三? 汉语新文学传统建构中的古典主义影迹
(一)工具理性的克服
(二)价值理性的引退
(三)意念理性的建构
存? 在? 论
一? 鲁迅传统及其对汉语新文学的多面体贡献
(一)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
(二)作为文学行为主体的鲁迅
(三)鲁迅传统中的批评本体意义
(四)鲁迅论战传统中的意气因素
二? 从鲁迅到王蒙: 汉语新文学中的文学存在
(一)从鲁迅到王蒙: 文学存在的意义
(二)发现文学存在主体:
汉语新文学“创研率”命题及学术意义
(三)文学的全与美: 王蒙之于汉语新文学的意义
(四)汉语新文学批评本体的暗昧
(五)《闷与狂》等自传系列作品的汉语新文学意义
三? 莫言的文学存在及其汉语文学意义
(一)社会拥有与文学存在
(二)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三)莫言文学: 历史的哈哈镜
(四)莫言文学之于汉语新文学的意义
四? 汉语新文学概念与金庸研究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评价中的意义张力
(二)汉语新文学视角对意义张力的规避
(三)汉语新文学之于金庸研究的可能性
文? 体? 论
一 ?汉语新文学学术概念的延展性及文体呈现
(一)新文学概念文体延展的优势与劣势
(二)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延展性与文体应用
二? 汉语新文学文体炫张理论
(一)当代汉语小说的炫张体征及其理论思考
(二)汉语新文学中的小说操作
三? 汉语新文学与汉语新诗的学术辩证
(一)汉语新文学中的汉语新诗
(二)汉语新诗主体地位的必然性
(三)“常”“变”逻辑关系中汉语新诗的价值审视
(四)汉语新诗的倡导及创作实践
(五)《当代诗坛》: 汉语新文学世界的诗梦
四? 郭沫若的汉语诗性与诗兴传统
(一)汉语新文学论题中的郭沫若
(二)《女神》风格与汉语新诗传统的开辟
(三)郭沫若的诗性与诗兴传统
五? 戏剧本质体认与汉语新剧的经典化运作
(一)汉语新剧经典化要素中的戏剧本质体认
(二)面对传统: 汉语新剧本质体认的偏颇与回归
(三)走出经典: 戏剧本质的反思与影响
外? 延? 论
一? 汉语新诗发展格局中的香港新诗
(一)汉语新文学中新诗运作机制的完备
(二)现代主义汉语诗歌的复兴基地
(三)都市诗歌与南国情愫
(四)走向世界的汉语新诗
二? 汉语新文学视阈中的澳门文学
(一)从“澳门文学”概念说起
(二)引进汉语新文学视野
(三)汉语新小说的澳门面影
三? 汉语文学与民族语文学
(一)民族文学的论述层次
(二)民族语文学概念的优势
(三)汉语文学与民族语文学
(四)民族语文学的可能性
结语: 21世纪文学的平庸化走势与汉语新文学的可能
附录:? 
一、汉语新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宏观认知
二、汉语新文学视野中的台湾文学
三、翻译文学之于汉语新文学建构的意义

内容摘要
 朱寿桐著的《汉语新文学通论》分内涵论、范畴论、传统论、存在论、文体论、外延论、附录等七部分,系统论述了“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学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
上,以“汉语学文学”作为宏观架构,重新参照和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翻译文学、雅俗分野、批评形态、小说、戏剧、诗歌等诸多论题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可以说,本书稿最大的亮点是突破了学界主流的文学史认知和既有的学科体制,有一定的理论创建。

主编推荐
本书稿*的亮点是突破了学界主流的文学史认知和既有的学科体制,有一定的理论创建。 

精彩内容
      本书分内涵论、范畴论、传统论、存在论、文体论、外延论、附录等七部分,系统论述了“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学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以“汉语新文学”作为宏观构架,重新关照和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翻译文学、雅俗分野、批评形态、小说、戏剧、诗歌等诸多论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