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旅游地理 胡敏主编 9787567427068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旅游地理 胡敏主编 9787567427068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16.57 3.4折 49 全新

库存28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敏主编

出版社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427068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1638828

上书时间2024-08-18

建德书局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敏,女,出生于1979年8月,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现就职于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发表核心期刊4篇《以旅游外交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心理认同》《基于亲景度与竞争态的入境客源市场时空态势对比分析——以新疆、甘肃为例》《重大事件对入境游客旅游动机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案例研究》《乌鲁木齐市民冰雪旅游消费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发表教研论文5篇,参编教材及著作《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案例集》《旅游管理概论》《中国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研究》《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模式与策划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旅游客流空间格局

第一节旅游客流产生背景

第二节旅游者空间行为

第三节┄旅游客流空间移动规律

第二章旅游景观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自然旅游景观

第三节人文旅游景观

第四节┄旅游景观鉴赏

第三章旅游地概述

第一节旅游地的类型与分布

第二节旅游地评价

第三节旅游地生命周期

第四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

第五节旅游地空间结构

第六节┄旅游地环境容量

第四章 旅游地规划

第一节旅游地规划分类及内容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

第三节交通规划

第四节解说系统规划

第五节 住宿设施选址规划

第六节游客中心规划

第五章旅游目的地营销

―节旅游地形象概述与塑造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与营销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建设

第六章我国旅游地理

第一节我国旅游地理概述

第二节 华北旅游区

第三节 东北旅游区

第四节 华东旅游区

第五节 华中旅游区

第六节 华南旅游区

第七节西南旅游区

第八节 西北旅游区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摘要

第一章旅游客流空间格局

旅游客流的空间特性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分析了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客流产生的背景,揭示以旅游活动顺序为线索的旅游者行为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中国国际旅游省份差异的时空交互特征、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波动等。

第一节旅游客流产生背景

旅游者(旅游主体)的产出、流向、规模及其行为特征等有着深刻的地理背景,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群体,流动着的或者有流动意向的旅游者出于不同动机到世界各地去寻求不同体验;同时,又由于受到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如原居住地的生活环境、年龄、性别、目的地的旅游环境等),表现出不同的旅游行为。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对旅游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特征等。因此,旅游者的行为趋向甚至决定着地区旅游业的兴衰,而旅游行为的产生源于人的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的产生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是客观条件,包括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这里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指除学习、工作、生活等必要的时间外可用来休闲等消费的时间,而“可自由支配收入”指的是除生活花销、存款等日常开支外可用来消费的金钱。另外一个是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如果客观条件具备,但是主观上没有出游的愿望或者动机,那么也只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也最终不会产生旅游行为。因此,对旅游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旅游行为,从而有效地进行旅游预测或引导旅游消费。

(一)动机与旅游动机

1.动机

要弄清楚“什么是旅游动机”,首先我们要解决“什么是动机”这一问题。动机与需

要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行为的直接力量。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通俗地讲,动机就是激发人们实现未被满足的需要的主观因素。它的诱因非常复杂,一直以来,关于它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及不同的看法,因而也就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界著名的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促成人们采取某种行动或做出某种行为的心理因素大多是无意识的。他相信,在人类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欲望会受到抑制。而这些被暂时抑制的欲望既无法消除也无法完全被控制,他们会出现在梦中、无心之语或其他的意念活动中,因此个人没有完全地了解自己的动机。如果人们外出度假旅游,他们会称自己是为了暂时逃离繁重的工作的桎梏;在深层次上,可能需要旅游放松心情,以便回来后更加高效地投入工作;在更深的层次上,需要旅游也许是希望回来后高效地工作获得更高的报酬。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得到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是激励因素了。社会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人已经不再关注温饱问题,而是更高层次的社交、受尊重和自我价值需要,而这些旅游活动均能满足,只是具体动机就因人而异了。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促成了人类某种特定行为的产生: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凡是与某种特定行为本身或内容有关的能促使人们产生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凡是与环境或其他条件有关的,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意感的另一类因素为保健因素。

2.旅游动机

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是为了实现某些未被满足的需要而进行的。虽然存在形形色色的个体差异,但对旅游行为的产生最具说服力的解释还是旅游动机。它是由旅游需要催生、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直接决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旅游动机是激发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们处于某种积极状态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动力,是直接推动和指导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




精彩内容

本书基于“时间一空间”维度,力图从“点”(旅游景观、旅游地)→“线”(旅游线路)→“面”(旅游区划)视角,剖析、推演旅游客流空间格局、旅游地空间结构嬗变、旅游地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等,以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中国和世界各旅游区的基本概况、主要文旅资源和区划概况,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