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 4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马鸣谦 等 译 9787020132348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华正版 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 4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马鸣谦 等 译 9787020132348 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 4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马鸣谦 等 译 9787020132348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34.13 5.8折 59 全新

库存20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马鸣谦 等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2348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2292957

上书时间2024-04-01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格雷厄姆·格林(1953) 陈焱/译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60) 温哲仙/译

W.H.奥登(1974) 马鸣谦/译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78) 朱杰/译

E.L.多克托罗(1986) 柏栎/译

威廉·特雷弗(1989) 管舒宁/译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90) 魏然/译

艾丽丝·门罗(1994) 梁彦/译

若泽·萨拉马戈(1998) 王渊/译

萨尔曼·鲁西迪(2005) 林晓筱/译

哈维尔·马里亚斯(2006) 蔡学娣/译

大卫·格罗斯曼(2007) 唐江/译

大卫·米切尔(2010) 唐江/译

米歇尔·维勒贝克(2010) 丁骏/译

内容摘要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Review)最持久、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主编推荐
推荐理由:
文坛秘辛,写作圣经,《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继续带你进入当代伟大作家的文学生活。

媒体评论
《巴黎评论》是二十世纪——以及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少数几个真正重要的文学杂志之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每期《巴黎评论》我都有,我非常喜欢上面的访谈。如果把它们编成书,那将是伟大的书,对《巴黎评论》本身也很有益。
——欧内斯特•海明威

几乎从记事起,我就被《巴黎评论》的访谈所深深吸引。它们汇集在一起,构成对“文学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优选的、最现成的探究。从许多方面看,问文学是“怎样的”比问“为什么”更有意思。
——萨尔曼•拉什迪

在我写首部长篇小说时,每次卡住,我都会本能地从桌旁站起来,在那个烟雾缭绕的房间里,重读《巴黎评论》对福克纳、纳博科夫、多斯•帕索斯、海明威或者厄普代克的访谈,努力找回对写作的信念,找到我自己的路。……多年后,在我自己也出现在《巴黎评论》上之后,再度重读这些访谈,是为了唤醒自己写作初期的希望和焦虑。三十年过去了,读这些访谈时我仍带着当初的热情。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引入歧途:我比以往更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学带来的欢乐和苦恼。
——奥尔罕•帕慕克

《巴黎评论》的访谈总是从很好的视角切入大作家们的内心和写作伦理。你独自坐在沙发上集中阅读它们,就能获得艺术硕士(MFA)创意写作课程的训练。
——戴夫•艾格斯

应该在酒会、朗读会、婚庆、狂欢等各种各样的热闹场合把《巴黎评论》的这些访谈集派发出去。它们也非常适合从高中一直到艺术硕士课程的各级学校课堂使用,事实上,我曾用这些访谈开设整整一个学期的创意写作课。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让我找到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和他们说过的智慧、荒唐、愤怒之言,并把它们带进课堂呢?这些访谈精彩纷呈,令人激动,不可或缺。
——科伦•麦凯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