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数控加工工艺 第2版 贺曙新 9787122098924 化学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数控加工工艺 第2版 贺曙新 9787122098924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4.99 7.1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曙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9892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201783238

上书时间2024-03-27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1
1.1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1
1.1.1切削所需要的运动1
1.1.2切削所产生的表面1
1.1.3切削用量三要素2
1.2刀具组成及几何角度2
1.2.1刀具组成2
1.2.2参考坐标平面3
1.2.3刀具几何角度的基本定义4
1.2.4刀具的工作角度5
1.2.5切削层参数6
1.3金属切削过程7
1.3.1切屑的形成过程和切屑种类8
1.3.2积屑瘤9
1.3.3鳞刺10
1.3.4已加工表面的变形11
1.4刀具材料11
1.4.1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11
1.4.2工具钢12
1.4.3高速钢13
1.4.4硬质合金14
1.4.5硬质合金涂层刀具15
1.4.6陶瓷刀具18
1.4.7超硬材料刀具19
1.5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20
1.5.1切削力的来源21
1.5.2切削分力及其作用21
1.5.3影响切削力的因素21
1.5.4切削功率及主切削力的估算23
1.5.5切削热与切削温度24
1.6刀具磨损和寿命25
1.6.1刀具磨损形式25
1.6.2刀具磨损过程和磨钝标准26
1.6.3刀具寿命27
1.6.4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和合理寿命27
1.7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切削液29
1.7.1切削加工性的概念和衡量指标29
1.7.2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30
1.7.3合理使用切削液30
1.8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32
1.8.1前角32
1.8.2前面的形状及选择33
1.8.3后角选择33
1.8.4主偏角、副偏角选择34
1.8.5刃倾角功用及选择35
1.8.6过渡刃形状及参数选择35
1.9切削用量的选择36
1.9.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36
1.9.2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37
1.9.3选择切削用量实例39
1.9.4高速切削用量的选择42
复习思考题42
第2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44
2.1概述44
2.1.1生产过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4
2.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44
2.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45
2.1.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和步骤46
2.2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47
2.2.1基准的概念47
2.2.2定位基准的选择47
2.3工艺路线的拟定49
2.3.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9
2.3.2加工阶段的划分51
2.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52
2.3.4加工顺序的安排53
2.4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53
2.4.1加工余量的概念53
2.4.2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54
2.5工艺尺寸链55
2.5.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和特征55
2.5.2尺寸链的组成及做法56
2.5.3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式56
2.5.4工艺尺寸链的应用57
2.6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与工艺文件61
2.6.1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61
2.6.2工艺文件62
2.7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64
2.7.1时间定额64
2.7.2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65
复习思考题65
第3章机床夹具67
3.1机床夹具概述67
3.1.1工件装夹的实质67
3.1.2工件装夹的方法67
3.1.3夹具的组成69
3.1.4夹具的功用69
3.1.5夹具的分类70
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71
3.2.1工件定位基本原理72
3.2.2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73
3.3定位误差82
3.3.1定位误差的组成83
3.3.2工件以圆柱面定位时定位基准位移误差的计算83
3.3.3工件在V形块上定位时定位误差的计算84
3.3.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实例87
3.4工件的夹紧88
3.4.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要求88
3.4.2斜楔夹紧机构89
3.4.3螺旋夹紧机构91
3.4.4偏心夹紧机构94
3.4.5夹紧机构的设计原则96
3.5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97
3.5.1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97
3.5.2夹具设计步骤97
3.5.3夹具总图上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98
3.5.4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的精度分析99
3.5.5夹具的制造特点及其保证精度的方法100
复习思考题100
第4章零件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103
4.1概述103
4.1.1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103
4.1.2表面质量104
4.2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106
4.2.1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106
4.2.2原始误差107
4.2.3加工原理误差107
4.2.4机床几何误差107
4.2.5刀具误差110
4.2.6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111
4.2.7工艺系统中传动力、惯性力、夹紧力和重力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16
4.2.8工艺系统的热变形119
4.2.9工件内应力(残余应力)120
4.2.10其他原因120
4.3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途径121
4.3.1减小误差法121
4.3.2误差补偿法121
4.3.3误差分组法122
4.3.4转移误差法122
4.3.5就地加工法122
4.3.6误差均分法123
4.4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123
4.4.1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123
4.4.2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125
4.4.3机械加工后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127
4.5提高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130
4.5.1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131
4.5.2改善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134
4.6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135
4.6.1受迫振动(强迫振动)136
4.6.2自激振动(自振)137
复习思考题139
第5章数控车削加工工艺141
5.1数控车床概述141
5.1.1数控车床分类141
5.1.2数控车床结构特点142
5.2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142
5.3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143
5.4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145
5.4.1零件图工艺分析145
5.4.2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夹具的选择145
5.4.3刀具的选择146
5.4.4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149
5.4.5工序的确定149
5.4.6加工顺序的确定150
5.4.7进给路线的确定151
5.4.8切削用量的选择155
5.5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57
5.5.1轴类零件157
5.5.2套类零件158
5.5.3盘类零件161
复习思考题163
第6章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加工工艺165
6.1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165
6.1.1数控铣床165
6.1.2加工中心166
6.2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特点168
6.2.1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特点168
6.2.2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特点168
6.3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169
6.3.1平面类零件169
6.3.2变斜角类零件169
6.3.3曲面类(立体类)零件170
6.3.4孔和孔系170
6.3.5螺纹170
6.4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的制定171
6.4.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71
6.4.2加工方案的确定175
6.4.3加工工序的划分179
6.4.4装夹方案和夹具的选择181
6.4.5数控铣刀的选择181
6.4.6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185
6.4.7加工路线的确定186
6.4.8切削用量的确定190
6.4.9填写数控工序卡片191
6.5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92
6.5.1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192
6.5.2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198
复习思考题203
参考文献206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基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床夹具、零件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各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思考题。本书在对数控加工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典型零件,从本质上进行分析介绍,使读者理解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实质。本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并注重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与结合,便于自学。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数控和机电类专业教材,还可作为职工大学、培训机构、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相关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行业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等自学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