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 路振华 著 9787513049856 知识产权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问题研究 路振华 著 9787513049856 知识产权出版社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5.79 6.1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路振华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49856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556529

上书时间2023-12-20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路振华,男,1982年出生,山西阳泉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土地规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向的科研教学工作。

目录
第一章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问题
1.1城市化进程
1.1.1城市与城市化
1.1.2中国城市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2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关联分析
1.2.1城市化进程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资源
1.2.2城市面积扩张快,但土地利用效率低
1.2.3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生态问题
1.3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1.3.1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特点与问题
1.3.2未来城市产业用地发展面临的形势
1.4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
预警问题研究
1.4.1研究意义
1.4.2研究目标与内容
1.4.3技术路线
第二章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概念界定
2.1.1产业用地
2.1.2集约
2.1.3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2.1.4产业用地集约利用内涵与集约度
2.1.5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1.6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
2.1.7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其他相关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2.2基础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地租理论
2.2.3土地规模利用理论
2.2.4产业结构理论
2.2.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6区位理论
2.3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
2.3.2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3.3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第三章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方法研究
3.1问题的提出
3.2产业用地类型划分及其面积分摊技术路线
3.2.1关于产业用地类型的划分
3.2.2面积分摊技术路线
3.3面积分摊与计算方法
3.3.1产业用地内部混合面积分摊方法
3.3.2产业与非产业用地混合面积分摊方法
3.3.3产业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3.4合肥市产业用地面积分摊实证分析
3.4.1研究区域概况
3.4.2基础数据
3.4.3推算分摊系数
3.4.4产业用地面积
3.4.5产业用地分布
3.5本章结论
第四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规模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3结构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4强度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5布局适宜度含义及评价指标
4.6本章结论
第五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构建
5.1标准体系
5.2标准构建
5.2.1经济关联指标标准
5.2.2独立性指标标准
5.2.3空间关联指标标准
5.3与相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的比较
5.4本章结论
第六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构建
6.1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6.2模型构建
6.2.1计算评价指标标准
6.2.2单因素评价
6.2.3权重计算
6.2.4适宜度计算
6.3总体集约度计算
6.4评价结果表达
6.5本章结论
第七章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7.1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7.2预警标准构建
7.2.1经济关联指标
7.2.2独立指标
7.2.3空间关联指标
7.3预警模型构建
7.4预警结果表达
7.5本章结论
第八章实证研究
8.1数据获取与分析
8.1.1经济结构
8.1.2产业用地
8.2评价结果与分析
8.2.1评价结果
8.2.2评价结果分析
8.3预警结果与分析
8.3.1预警结果
8.3.2预警结果分析
8.4本章结论
8.4.1结论
8.4.2政策建议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结论
9.1.1构建面积分摊模型、掌握各类产业用地面积
9.1.2构建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模型
9.1.3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预警实证研究
9.2创新点
9.2.1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模型
9.2.2规模、结构、强度、布局适宜度评价
9.2.3经济关联指标标准
9.2.4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研究
9.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内容摘要
本书以城市化进程中很活跃的产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和土地调查数据,构建各类产业用地面积分摊模型;从规模、结构、强度、布局四个方面建设评价体系,进行适宜度评价;通过构建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标准模型提高标准的通用性;同时提出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模型,为未来产业用地指明方向。

精彩内容
城市土地本身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土地能否合理利用将直接决定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适宜程度。遗憾的是在过去长时间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总是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而这一基本原理往往被忽视,因此各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城市的大拆大建,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逐渐消失,原始的森林、草场、河流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取代,城市的绿色景观只是作为点缀象征性地在城市零星散布,原有的生态净化机制被破坏,城市生态不断恶化,并最终威胁得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城市布局缺乏合理性与长远性,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混乱,各种城市功能都混杂在这里,带有污染性质的工矿企业布局在城市中心与政府、医院、学校、住宅等混杂在一起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生活休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或空间错配。而城市郊区土地不断被征用,原有的农用地被开发为建设土地,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撑的要素要素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产业结构也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城市化初期和中期主要通过工业化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造成工业用地规模偏大,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平均达到了27.5%,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一般为15%左右。同时每年的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也向工业用地类型倾斜,根据《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建设用地供应31.9万公顷,而工矿仓储用地占到1/3以上(如图1-5所示),并且这一数据在2005-2009年处于比较稳定的高位水平。工业用地的优先供应代表着商服、金融、住宅、园林绿化等用地类型供应的减少,能够维系生态平衡的用地类型规模不断消减,因此城市产业结构的落后也会带来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下降,并最终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生态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