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四卷) 乔晓光 主编 9787555269977 青岛出版社 2019-08-30
  • 新华正版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四卷) 乔晓光 主编 9787555269977 青岛出版社 2019-08-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第四卷) 乔晓光 主编 9787555269977 青岛出版社 2019-08-30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77.62 6.2折 45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乔晓光 主编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69977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0元

货号1202125225

上书时间2023-07-06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剪纸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但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剪纸和世界剪纸的具体关联和影响。中国古代*早的剪纸实物的考古发现,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墓葬群中,发现了南北朝时期用于丧俗的剪纸团花残片;在甘肃敦煌的洞窟中发现了唐代与佛教习俗相关的剪纸塔与双鹿,发现了彩色纸花、纸钱与幡形剪纸;在陕西宝鸡陇县原子头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陶塔式罐上,发现了张贴在陶腹上的方形与圆形团花式剪纸。这些早期古代剪纸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剪纸形态,也看到了早期剪纸与信仰和生死观念的紧密关联。 

中国古代早期剪纸的考古发现在中国西北地区形成了与丝绸之路相连的分布区域,在这个区域我们也进行了初步的田野摸底调查,以了解现在与丝绸之路相关地区活态的民族剪纸分布。在新疆首先我们发现的是吐哈盆地维吾尔族剪纸的传统,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今天剪纸仍在维吾尔族的刺绣传统中使用着。随后我们发现了伊犁和哈密地区哈萨克自治县的哈萨克剪纸。辽宁锡伯族的剪纸濒危了,但我们在迁徙到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堆齐牛录乡看到了他们的传统剪纸。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也有与刺绣相关的剪纸传统,新疆桑皮纸也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这都为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提供了可能。在河西走廊地区我们发现了裕固族的刺绣剪纸,但由于时间及经费的原因,河西走廊的剪纸调查还没有真正开始。 

中国剪纸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是明显的,在东亚地区的日本还保留着中国唐代时期的剪纸实物。日本也有自己的传统剪纸习俗,同时也是现代剪纸十分活跃的国家。在东南亚地区信奉小乘佛教文化的国家,寺庙中的剪纸纸幡及刻纸金水漏印使用得比较普遍。中国云南一些民族今天仍保留着传统的民间造纸术。关于中国造纸术和剪纸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跨境田野调查和相关历史文献查阅,去发现其传播踪迹和关联性。剪纸不仅在亚洲,在美洲、欧洲也都有着各自的传统。至今在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美洲的墨西哥,欧洲的波兰、瑞士、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还有剪纸传统的遗存,但欧洲国家的剪纸已经是工业化时期的现代剪纸形态了。 

从世界剪纸的文化背景看中国剪纸,首先是中国剪纸比较完整地延续了农耕时代的剪纸文化传统,保留了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剪纸文化物种,使我们今天仍可以看到一个活态的剪纸文化形态,这在世界剪纸领域是个奇迹。北欧的一位剪纸艺术家告诉我,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是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向往到中国来办剪纸展。中国多民族日常生活形态中的传统剪纸遗存,成为世界剪纸领域有文明认知意义的经典范例,也是认知中国本土文化多样性的代表性个案。事实即如此,在我十多年的海外中国剪纸互动推介中,不同国家的成年人与儿童都表现出对中国剪纸极大的热情,中国剪纸*的魅力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了剪纸的丰富多彩,更主要的是剪纸会和每一个参与互动者发生联系,用中国剪纸可以讲世界的故事。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村寨里的纸文明——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为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前后历时十五年之久不间断地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工作,记录整理的抢救性档案成果。全书共计8卷本,首次收录了藏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调查文本,共计200多万字,近万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剪纸艺术的多样性。本书为第四卷,介绍了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水族的剪纸。

作者简介

乔晓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教学。从事油画、现代水墨、现代剪纸多媒材艺术创作及教学。

【媒体评论】
弥补少数民族剪纸学术空白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作为纸文明传统的中国剪纸 

二、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传统 

三、中国剪纸研究的历史及其方法 

四、村社活态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五、《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项目工作原则 

侗族 

*部分 侗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侗族剪纸概述 

二、调查村庄概述 

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剪纸的类型与纹样 

二、剪纸的技艺 

三、剪纸的传承 

第三部分 村社调查小结 

一、侗族服饰剪纸的相关问题 

二、侗族巫俗剪纸的相关问题 

彝族 

*部分 彝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彝族剪纸概述 

二、调查村庄概述 

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剪纸的类型 

二、剪纸的纹样 

三、剪纸的技艺 

四、剪纸的传承 

第三部分 村社调查小结 

白族 

*部分 白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白族剪纸概述 

二、调查村庄概述 

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剪纸的类型 

二、剪纸的纹样 

三、剪纸的技艺 

四、剪纸的传承 

第三部分 村社调查小结 

一、海东白族绣花剪纸的市场需求 

二、海东白族绣花现有传承模式 

三、海东白族绣花剪纸的可行性及保护模式 

纳西族 

*部分 纳西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纳西族剪纸概述 

二、调查村庄概述 

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剪纸的类型 

二、剪纸的纹样 

三、剪纸的技艺 

四、剪纸的传承 

第三部分 村社调查小结 

水族 

*部分 水族剪纸及调查村社概述 

一、水族剪纸概述 

二、调查村庄概述 

第二部分 村社剪纸调查 

一、剪纸的类型 

二、剪纸的纹样 

三、剪纸的技艺 

四、剪纸的传承 

第三部分 村社调查小结 

附录 

后记

主编推荐

该书的突出特色是从视觉文化遗产的角度,比较恰当地梳理出了口述调查以及图像记录的主要田野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剪纸类型研究的文化背景和一些基础文化分布相关信息,构成了此书文图并茂、活态文化信息直接丰富的图书特色。另外,此前学术界对汉族地区剪纸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剪纸研究处于一种间断的状态,本项目图书为少数民族剪纸研究*次完整的、综合的、弥补空白的成果,为今后各少数民族剪纸的深入调查与研究提供了路径和窗口,也是少数民族剪纸研究全新的、前沿的、科学的呈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特点、个性了不起的证明,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