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正版 反攻 李金明,魏鹿兮 著 9787511539458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04-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正版 反攻 李金明,魏鹿兮 著 9787511539458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04-01

新华书店直发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开票联系客服

28.56 6.0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金明,魏鹿兮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39458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03734

上书时间2023-07-05

建德书局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金明,有名军旅作家、军史专家。著有中篇小说集《小城三怪》、纪实文学《陷寇》《燕赵惊雷》《燕赵扫残》《华北野战军征战纪实》《黄埔对决》《新中国剿匪反特大纪实》《陆航雄鹰》、散文集《山的回忆》、传记《百战将星——孟庆山》等16部专著。曾获解放军图书奖、全国图书奖。部分著作在海外出版。
魏鹿兮,空军某部女干部。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所撰写的《粟裕四战黄伯韬》在《湘潮》杂志刊登后,被《人民网》《新华网》等120余家网站转载,广受好评。2010年受邀为纪实文学《中国共产党交通大战略》一书撰写关于军史部分的相关章节。

目录
引子
第一章日本侵略军最后的疯狂
东条英机亲笔写下“一号作战”命令
河南会战:战区丢尽了脸
长衡会战丢长沙
失陷的衡阳和投降的军长
桂柳之战和“领路军”
国统区的军队和人民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
大溃败后的迁都风波
第二章延安与广袤的敌后根据地
熬过艰难的防御相持阶段
优选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战斗在渤海、鲁中——第115师和山东军区
晋绥劲旅——第120师
太行雄师——第129师和晋冀鲁豫部队
江南奇兵——新四军
南粤孤旅——琼崖纵队和东江纵队
第三章陪都重庆:蒋介石的敌、我、友
赫尔利帮蒋介石挤走史迪威
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从重庆急飞延安
对赫尔利说“要他当联合国民政府”
重庆派人与日本各方秘密谈判
美国转向国民党政府
第四章盟军与中国战场
繁忙的航空港
芷江保卫战
缅北大捷
德、意法西斯失败,敲响了日本帝国败亡的丧钟
《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第五章黎明前的不和谐音符
国民党军与日军的秘密谈判
蒋介石的心情三起三落
中国失去了156万平方公里土地
第六章1945年的胜利曙光
重庆与延安的两个新年祝词
会期最长的七大
苏联向日本宣战——苏军出兵东北
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
山田乙三司令官和关东军末日
美军的冲绳岛登陆战
美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
“小男孩”和“胖子”从美军飞机上投向日本
“天皇”裕仁忍痛做出“圣断”
第七章胜利喜讯频频传来
神州大地喜惊雷
沦陷区的人民从暗喜到公开欢庆
汪伪“国民政府”代被枪毙
汪伪“行政院”院长入死监
众汉奸普遍遭清算
第八章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大反攻
昼夜不息起草七道命令,发出号作战令
夺取张家口
进攻北平、天津等大城市
曾克林出关进沈阳
山东大反攻
胶东半岛上凯歌高奏
晋绥军区大反攻
晋冀鲁豫军区大反攻
新四军的压轴戏
第九章日本战败前后各方激烈博弈
国共两党见面
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的幻想
侵华日军悲咽烧毁军旗
从芷江到南京
“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庄重签字
美国大兵逮捕东条英机等战犯
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第十章抗战胜利后亚洲出现新格局
60万日本战俘被押往西伯利亚
日本“开拓团”和侨民被遣返日本
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归于苏联
台湾地区回归祖国怀抱
日本解除武装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李金明、魏鹿兮编著的《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战场纪实)》是部队中青年两代军旅作家,以全新的视角描述抗日战争很后一年,中国军队和日军浴血奋战的纪实文学作品。
1945年是抗战的很后一年,也是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转折之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以惨败、惊恐的情绪进入了这一年。美国政府从调解国共矛盾到支持蒋介石的一边倒,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
苏、美、英等国需要中国坚持抗战,以确保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很后胜利;中国也需要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配合和支援,以有效打败日本侵略者。蒋介石尽失民心,为日后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垮台铺就了必然之路。
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广泛的人民战争,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削弱敌寇、发展我军、缩小沦陷区、扩大解放区”的号召,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作战。
美、苏在结束欧洲战事后,迅速转回东方战场。发出号召:开展对日寇的很后一战;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在极大压力下,日本天皇被迫发表“诏书”宣布投降。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作者作为军人,能够跳出军事战场的拘囿,从政治、文化、外交以及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作用、细节对历史的影响方面诠释这场战争,很好难能可贵。回顾、审视、反思这段历史,正是本书的鲜明特点。

精彩内容
引  子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占领了中国东三省,也是基于一种惯性思维,即他们认为每一次侵略中国,都能轻而易举地得逞。随后,日本于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中国东北施行殖民统治。满洲省委遵照中央指示,积极组建抗日游击队。1933年5月至1936年春,相继组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6个军。各军建立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向日伪军出击。1935年11月第3军师第2团政委、女英雄赵一曼在左撇子沟战斗中负伤被俘,次年8月英勇就义。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日本关东军的残酷镇压,不惧强敌,不怕牺牲,坚决作战。
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3年1月,日军突破山海关防线,将侵略魔掌伸入关内,并于两个月内侵占了热河省。1935年,日本又策动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五省和北平、天津两市在内的“华北自治运动”,操纵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对华北进行渗透和“蚕食”。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宛平城外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把战火烧向整个华北,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帷幕。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华北的危急局面,对日妥协退让,奉行不抵抗主义,激起爱国官兵的强烈反抗。国民党政府提出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中国守军一步步弃守后退。蒋介石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不是奋起抗争,以实际行动反击侵略,而是诉诸国联,鼓吹“以公理对强权”,幻想“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靠前公理之判决”。
国民党政府怯战,除了政治、文化、资源等以及蒋介石的个人因素外,也与当时中国的实力有很大关系。中国无论在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方面,都处于劣势。1937年,中国约有4万万5千万人口。现役常备军170余万人。其编成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还有少量特种兵部队。
七七事变前日本的总人口为9000万人,常备军兵力38万人,编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以及若干个守备队。战争爆发后,兵力迅速扩编,超过448万,约占总人口的5%。日本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站到世界前列,既可以利用朝鲜、东北到华北的铁路网,又掌握中日之间的海权优势,兵力动员后的投送效率也很好高。因此,日军在七七事变后,确定了以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这迫切要求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各阶级、阶层民众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央即发出通电,向全国呼吁:“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这次会议上,讨论最多、时间最长的是八路军出征以后的作战方针问题。高屋建瓴,他在发言中说,同日军作战,不能用同国民党作战的老套子,硬打硬拼是不行的,由于蒋介石奉行的错误政策,日军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优势, 我们集中力量打胜了这一仗,不一定能打胜下一仗,要准备打持久战。因此,要发动群众,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展开山地游击战,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为促进国共合作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经过多次谈判,1937年8月25日,中央革命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军共计4.6万人。此后,、聂荣臻率八路军第115师挺进到敌后五台山地区。聂荣臻率部分部队留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敌后优选的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第115师主力则转战山东,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关向应率第120师创建了晋绥根据地。、率第129师创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同年10月,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全军共计1.03万人。这支部队逐步发展成为华中抗战的生力军。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攻的气焰很好嚣张,他们沿着平汉路、平绥路、京浦路进攻,一路烧杀掳掠,势如破竹。日本大本营放出狂言“三个月内消灭中国”,1937年 12月13日,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被日军攻陷,失去人性的日本鬼子从将军到士兵大肆屠城。此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节节败退,从南京退到长沙,再退到重庆。日本大本营期望的像八国联军当年进攻北京那样的“城下之盟”没有发生。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山河湖汊地形复杂,来自东瀛岛国的日本军队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成为泡影。日本侵略军也认识到,消耗战对己方不利,如果进一步深入内地追击国民党政府,将是白白耗费资源。因此,他们的新战略是通过“内部分裂”促使中国抵抗的崩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侵略军不但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伪军、皇协军等汉奸部队,还加紧了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封锁和金融破坏。日本空军发动了一系列的疯狂攻击,他们的轰炸机不加区别地打击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几乎所有国统区的大城市,包括桂林、昆明和西安都受到了袭击,而重庆所受轰炸尤为严重。从1939年至1941年,日军出动飞机轰炸重庆268次,城市大部被毁,成千上万的人死去。随着战争的持续,国民党军队不仅承受着人员的损失,武器和装备的短缺也变得日益严重。补充物资是困难的,因为日本人的封锁截断了供应线。国民党统治区又出现了通货膨胀,起初上涨缓慢,但1940年后势头大增,严重地削弱了政府用于军队的开支,降低了军官和普通士兵的经济待遇。
但是,无论是空袭还是封锁都未能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日本高层在1940年7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除非获得使用东南亚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权利,否则,在中国的成功将仍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西方列强正全神贯注于欧洲战场,因此,他们把侵略的范围扩大到中国战区以外,这一决定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亚洲战场的格局。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美国、英国、中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国民党军1939年至1940年的惨败,使蒋介石相信国民党军队无力发动攻势作战,悲观地放弃了对日进行攻势作战的念头。拥有300多个师的国民党军队无能力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致使国内外政治家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消极和腐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此时,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有且只有于维持现存战线。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22次会战,其中1944年之前的21场会战,败多胜少,国民党军没有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丢失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让数以亿计的国民在日军刺刀下毫无尊严、胆颤心惊地生活,许多人受尽屈辱地死去,无数家庭家破人亡。当日军被共产党抗日武装拖住、缺少兵力被迫停止全面进攻后,国民党军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攻,以收复失地解救百姓,更谈不上支援在日军“扫荡”下苦战的共产党抗日武装。国民党军队抗战专享的硕果,就是各地的军阀都不再与蒋介石争夺地位,蒋介石个人的威望达到优选。
在此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逐步成为全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1940年8月至12月的八路军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极大震慑,日本舆论惊呼:“势力扩大到这种程度,日本方面是没有想到的。”1941年2月25至26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今后“肃正的重点,仍然在于剿共” ,“除计划扫清黄河以北敌军外,主要应对共军根据地进行歼灭战”。此后,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了多次残酷“扫荡”。
 1941年5月,日军在中条山战役一举击溃国民党军队20多万,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将这些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参战部队纠集起来,加上补充的部队共7万多人, 从四面八方扑向驻北岳区的晋察冀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疯狂采取“烧光”“杀光”“抢光”的法西斯政策,妄图将根据地军民消灭。在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下,抗日军民不畏强暴,宁死不屈。9月25日,军分区团7连5名战士与日伪军激战一天,弹尽援绝后毅然跳下万丈悬崖,这就是有名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次“扫荡”持续了两个月,据日军截至10月17日的战果报告是这样的:“敌方损失?? 遗尸5616具、俘虏3769人??”日军的“战果”有很大的夸张成分,经常把杀害的老百姓也作为八路军“遗尸”统计。但是,从这样的数字里,也能够看到根据地军民所做出的牺牲。 据晋察冀军区的统计:??这次大“扫荡”青壮年被抓走两万多人,另死伤4500多人,损失粮食5800万斤。敌人修筑碉堡113个、公路1100里,挖封锁沟320里,在冀晋边界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北岳、平西根据地面积缩小4000多平方公里。
1942年5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日伪军5万余人,对冀中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在藁城、无极县杀害群众150多人,在定县北疃村,日军用毒气杀死妇孺800多人。在两个月的大“扫荡”中,八路军作战272次,毙伤敌伪1万1千多人,八路军主力部队伤亡4671人。区、县游击队伤亡5300人,被杀害抓走的群众达5万多人。据日本防卫厅公布的资料,冀中大“扫荡”中,“??敌军遗尸9098具,俘虏5197名(另捕嫌疑者20568名),交战286次,敌方兵力58338人。缴获山炮5门、迫击炮209门、重机枪7挺、轻机枪59挺、步枪9101支??我方战死161名,伤323名” 。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总部机关和部队被日军包围在太行山区时,挺身而出指挥部队,不幸中弹牺牲。
在日军占领的大片地域,坚持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面对日伪军的“蚕食”“扫荡”,各中央局和军区都把“敌进我进”作为本地区的对敌斗争方针,派出主力连、武工队、游击队到被敌人“蚕食”的地方开展工作、消灭敌人。到1943年上半年,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蚕食”已基本被粉碎。进入1944年,坚持敌后长期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央和提出的方针和任务,普遍开始攻势作战,并在战略反攻中迅速恢复和发展自身的力量。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2卷293页记载,“??至1944年11月,人民军队的数量和抗日根据地人口由同春的47万和8000余万,发展到67万和9000余万”。
1944年在日本执政的是军人战时政府——东条内阁。被称为战争狂人的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首要战争罪犯。他为了拯救败相已露的日本帝国主义而孤注一掷,决定在中国实施“一号作战”,正是“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写照。
本书就从东条英机和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最后的疯狂开始叙述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