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集版本丛刊(16开精装 全145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东坡集版本丛刊(16开精装 全145册)

88320 6.4折 138000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金柱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876

出版时间2019-12

印刷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000元

货号2123

上书时间2021-12-30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蘇軾(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的文壇巨匠,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廣爲人知的文學家之一。蘇軾一生仕途起伏波折,他于嘉祐二年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黄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作爲北宋中期文壇領袖,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著作浩繁,流傳甚廣,自其身後,整理刊刻其集者甚夥,自兩宋至明至清至民國乃至今日,蘇集都是文人書商刊刻出版的熱門書目,因此,蘇集版本之複雜亦可想而知。據其弟蘇轍所撰《墓志銘》,可知蘇軾生前就整理編定的詩文全集乃《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詩》四卷,凡六集九十二卷。北宋末年,蘇集遭到禁毀,至南宋弛禁後,蘇軾全集内涵稍有變遷。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中著録:『蘇子瞻《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詩》四卷、《應詔集》十卷。』這即是聞名後世的『東坡七集』的首次著録,反映了南宋初期蘇軾全集的編刻情况。相較『六集』,此種增添了《應詔集》十卷,可見『七集』是『六集』的補編,但仍保留著分集編訂的體例。《應詔集》之補,據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所考,『杭、蜀本同,但杭本無《應詔集》』,可知蜀本當是一個較早收有《應詔集》的版本,所謂蜀本,即是蘇氏眉山功德寺所刻大小二本,本書收録有宋眉山刻大字本《蘇文忠公文集》,惜其散佚嚴重,僅存一卷。『東坡七集』自南宋至元,無大變更,而至明初,宋版『七集』已屬罕見。明成化四年吉安知府程宗據『宋時曹訓所刻舊本及仁廟所刻未完新本重加校閲,仍依舊本卷帙,舊本無而新本有者,則爲《續集》并刻之』,這是今人所見刊刻最古、保存完整的『東坡七集』,其實已非宋版原貌。程式刻本以《續集》取代了原有的《和陶詩》,增補了一些未收録的蘇軾詩文。明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重刊本『七集』,《續集》系重編。而清光緒三十四年重刊明成化吉州刻本,經繆荃孫校跋,改正了原刻本許多疏漏。其後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據繆本排印,流布漸廣。『七集』之脈絡大致如此,本書盡可能蒐集以上提及之版本,希望有助于讀者梳理研究。
除『東坡七集』外,宋以來另有分類合編的『東坡大全集』,相關著録可見于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陳氏稱『麻沙書坊又有《大全集》』,胡仔之《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可爲旁證:『東坡文集行于世者其名不一,惟《大全》《備成》二集詩文最多。』宋版『東坡大全集』屢見稱引,然因其中有贗作,入明後逐漸散佚。蘇軾全集在宋代傳本頗多,至今仍存的卻不多見,本書收録了四種,其中不乏配補本及卷帙不全者,雖然非全本,但仍然珍稀,是研究蘇集不可多得、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而宋刊蘇集的詳細情况,可以參看劉尚榮先生的著作《蘇軾著作版本論叢》,本文不贅。
值得一提的是明萬曆三十六年康丕揚維揚府署所刻的《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八十六卷,此書成書以來褒貶不一,錢謙益、查慎行諸人對其尤其推重,而《四庫提要》則斥之爲依託者。《外集》編于南宋,有鈔本流傳,至明萬曆年間方得刊行,它的出現對蘇軾全集而言有不小的意義。此書補衆本之遺缺、校諸本之疏誤,亦可提供編年之助,但其誤收、重出、漏輯之失亦需謹慎對待。
入明之後,蘇集在明初並不受當朝及文人青睞,然而明中葉以後,出現以李贄爲代表的反道學的思想,文壇上以茅坤、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爲主力的唐宋派,以袁宏道爲中堅的公安派,以及鐘惺、譚元春的竟陵派先後反對復古,他們多推崇蘇軾,而晚明盛行的小品文,亦以蘇文爲樣板。這一時期,雕版印刷業發展迅速,明人又甚好選本,是以各種東坡詩文集層出不窮。明代蘇軾集,大致可分爲三類。其一,是綜合性選本,此類蘇集本書收録的即有明萬曆二十六年福寧府刊本《蘇長公集選》二十二卷《艾子雜説》一卷、明萬曆二十七年大梁刊本《宋蘇文忠公集選》三十卷、明萬曆二十八年陳氏繼志齋刻本《坡仙集》十六卷等;其二是專題性選本,諸如《蘇沈良方》《東坡志林》《仇池筆記》等,卷帙相對不大,多見于各叢書中,較少有單行本,故本書並未輯録;其三即地域性選本,本書收録的明崇禎四年黎遵指刻本《蘇文忠先生寓惠全集》、明刻《蘇文忠公膠西集》、明萬曆二十三年儋州知州陳榮選刻清順治十八年王昌嗣重修本《宋蘇文忠公居儋録》五卷等均屬此類。
入清之後,蘇軾集仍有刊刻,但其規模遠不如明,清代乃至民國所能蒐集到的蘇集,本書亦收録入册,至此,自宋至清末民國,蘇軾集的面目亦可稍稍明晰。本書以刊刻年代爲綫索,共收録蘇東坡集宋本四種、明本二十餘種,其餘清本及民國版本不足十種。編輯工作中或有疏漏,還望讀者不吝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