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雄文献辑刊(16开精装 全38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扬雄文献辑刊(16开精装 全38册)

19072 6.4折 29800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俊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14292

出版时间2020-05

印刷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00元

货号2123

上书时间2021-12-30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扬雄生平:扬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历任黄门郎、太中大夫,不仅是一位以擅长词赋和精通方言而闻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更是承继孔孟之道的一代大儒,有『西道孔子』之称,与李白、杜甫等一起被评爲四川十大历史名人。扬雄一生主要经历了成、平、哀及新莽四朝,而这也是豪族壮大、外戚专权、皇权衰落的政治剧烈动荡时期,他虽然爲人简易恬淡,不汲汲于富贵,但也难免随时局的变化而升降沉浮。他的一生大致可用四个阶段来概括。
在蜀生活和学习阶段。扬雄虽然家境贫寒,但少有大志,好圣贤之学,不逐富贵,不忧贫贱。他曾拜博学而德高的严君平爲师,治学不拘泥于章句,好博览群书和方言奇字,虽有口吃但爱静默沉思。他喜欢词赋,因仰慕乡贤司马相如而仿其赋,后又因发现屈原之文远过相如而悯其人、悲其文,并做《反离骚》《广骚》《畔牢愁》以表达对屈原的哀悼以及自己的志向。他在蜀地生活了四十年,也许正因爲远离朝廷以及蜀地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得他能够摆脱当时盛行的官方经学的桎梏,不以谶纬、章句或词赋求取功名利禄,可以独立地思考,遥继孔子,成爲两汉少有的具有独立思想的纯儒。
以赋名动京师的阶段。元延二年(公元前十一年),扬雄四十三岁,至京师,因蜀人杨庄推荐而爲待诏,出入成帝左右。成帝每出行幸,皆令扬雄作赋,两三年中就上奏有《甘泉赋》 《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名赋。此四赋虽奉命而作,不免有歌功颂德之嫌,但构思巧妙,对成帝的铺张奢侈亦有所讽谏。可惜的是,成帝虽爱其文,却并不爲其讽劝所动。
由赋转文,潜心研究和著述的阶段。四赋既奏,成帝大好之,使扬雄任黄门郎。然扬雄因『赋劝而不止』,开始认爲词赋乃雕虫篆刻之技,壮夫不爲,于是潜思天道人道之根本规律。他接受浑天说,并将其原理(天道)与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政治(即人道)相结合,仿《周易》而作《太玄》。继《太玄》之后,扬雄爲驳诸子非议,阐明孔子之正道,于是仿《论语》对人们常有的疑问一一作答,以爲法则,是爲《法言》。另外,又因成帝允许扬雄可在朝廷各处活动,他便利用此机会,查閲石渠秘书、访问各地使者,然后整理成《方言》一书,这也达成了他喜欢搜集方言奇字的旨趣。在此其间,扬雄还写有抒发其情感的《解嘲》《逐贫赋》《酒箴》等很有特点的散文。
侍莽阶段。王莽称帝以后,授扬雄太中大夫,于天禄阁校书。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一一年),刘歆之子刘棻有罪,扬雄因曾教其奇字而受牵连,害怕死于牢狱乃从天禄阁跳下,几乎摔死,后得赦免。元太后死,扬雄奉王莽命作《元后诔》。其后,扬雄又仿司马相如《封禅文》作《剧秦美新》篇,批判秦政之残暴而宣扬新朝之功德。天凤五年(公元一八年),扬雄卒于长安,享年七十一岁。

二 扬雄著作
扬雄的文章大多深奥晦涩,且多用奇字,尤以《太玄》爲甚。这不仅是他好方言奇字的旨趣的体现,而且与他『好古而乐道,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的志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桓谭所言,扬雄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閲贤知,爲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汉书·扬雄传》)。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下扬雄著作在后世的流传情况。
成书类。扬雄的著书主要有《太玄》《法言》以及《方言》。《太玄》(又名《太玄经》)成书后,扬雄自己又做了解释此书的《太玄经章句》,但至隋时已亡佚。此后,比较重要的《太玄》注疏性著作有晋范望《太玄经解赞》十卷、宋司马光《集注太玄经》六卷(后四卷未完成)、明叶子奇《太玄本旨》九卷、清陈本礼《太玄阐秘》十卷等。不同于《太玄》在汉代的隐而不显,《法言》一书在班固时已大行于世。后世流传的《法言》版本主要分两个系统,一是以晋李轨《扬子法言注》爲主的十三卷本,二是以司马光《扬子法言集注》以及合李轨、柳宗元、宋咸、吴祕、司马光注解的《纂图互注扬子法言》爲代表的十卷本。在《法言》的注疏类著作中,清人汪荣宝的《法言义疏》旁征博引,荟萃了历代名家的研究成果,并加入大量的校释和论述,可谓集大成之作。《方言》又名《輶轩使者絶代语释别国方言》,虽不见《汉书》着録,但据历代衆多学者考证,应属扬雄之作。后世流传的关于《方言》的重要著作包括晋郭璞注《方言》十三卷、清戴震《方言疏证》十三卷、钱绎《輶轩使者絶代语释别国方言笺疏》十三卷等。另外,扬雄还有史学著作《蜀王本纪》以及小学著作《训纂篇》,但皆已亡佚,唯清人有辑本。
词赋、箴、诔等散文(诗文类)。扬雄的文集在新、旧两《唐书》中皆有着録,但至宋时已佚,谭愈取《汉书》及《古文苑》所收共四十余篇,编爲《扬雄集》五卷,今亦不存。其后,明汪士贤《汉魏六朝诸家文集》中收《扬子云集》三卷,郑朴编《扬子云集》爲六卷,梅鼎祚辑《扬雄文纪》一卷,张溥《扬侍郎集》一卷,近人丁福保又有《扬子云集》四卷等。

三 辑刊编纂目的及特点
关于扬雄的著作,已有《扬雄集》《太玄》《法言》《方言》等的校注本出版,爲扬雄研究提供了较爲可靠的文献版本和校注。但同时也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校注本难免有缺陷,研究者没有衆多底本可供参閲、纠正;二是缺少对扬雄文献全面而系统的梳理,限制了学者从整体视域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我们编纂了这套《扬雄文献辑刊》。
本辑刊的编纂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加入了评传类文献,从而共分爲三个部分,即扬雄评传类文献、扬雄成书类文献、扬雄诗文类文献。评传类文献主要包括《汉书·扬雄传》及桓谭、苏轼、曾纪泽等人对于扬雄的评论。《扬雄传》是据扬雄自序而作,不仅内容丰富、全面,而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是了解和研究扬雄的基本资料。桓谭是扬雄的好友,其《桓子新论》(今有辑本)中对扬雄多有记述,其史料价值亦不可忽视。至于收録的其他后世关于扬雄的评价,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古代儒学与政治、知识分子与政府的复杂关系。例如,扬雄不仅性情清净恬淡,不喜功名利禄,而且是继承孔孟之道的大儒,所以在致力于复兴儒家道统的北宋,受到柳开、司马光等人极高评价。另一方面在朱熹等人看来,晚年侍莽、投阁、《剧秦新美》则是扬雄的人生污点,因此多有批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作爲晚清的外交官,在内外交困现实与儒家理想的冲突下,扬雄的境遇也许引起了他的共鸣,除本辑刊所收《扬雄论》外,还着有《拟解嘲》一篇,这两篇也是他仅有的体现其思想的文章。另外,由于陈本礼《太玄阐秘》后附有曾巩、王世贞等人对扬雄的评论,此部分便不作重复收録。
本辑刊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扬雄的著作类文献(包括成书和诗文)部分,不仅收録了扬雄自身的著作,而且还搜集了历代对这些著作的注疏、论述性文献,以及它们的重要版本。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年代久远,关于扬雄著作的版本本身就具有差异,而且各版本都是与相应的注疏合爲一书的;二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呈现扬雄的哲学、文学思想以及历代对扬雄的研究,爲当代学者研究扬雄提供全面而丰富的可靠资料。比如,司马光的《集注太玄经》版本衆多,但其中有四个最重要的底本,即明正统道藏本、明张士镐刊本、附有许翰注的明抄本,以及包含司马光、胡次和、陈仁子、林希逸注的永乐大典抄本,本辑刊皆有收録。
在编纂《扬雄文献辑刊》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准确、全面并便于读者使用。不过,由于学识有限,难免有错讹、不当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批评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