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朱子学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458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代朱子学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458册)

289500 6.4折 450000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松涛 編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821

出版时间2019-12

印刷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50000元

货号2123

上书时间2021-12-28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朱子学是南宋朱熹及其门人在继承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的一大学说,它『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集宋代道学(理学)之大成,也代表了古代儒学发展的又一次高峰。朱子学最初虽然在民间十分繁荣,然由于其思想本身的宗教性及政党纷争等原因,常常被斥爲僞学,在庆元党禁中朱熹被斥之爲『僞学魁首』,其门人也备受打压。韩侂胄死后,朱熹等理学家得以平反,理宗淳佑以后,程朱理学更是被视爲儒家正统,以至于『数十年来,朱文公之说行,祠宇东南,各以《四书》爲标准,毫杪摘抉』(袁桷《送陈山长序》)。由宋入元,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统治者对朱子学的态度完成了从『排斥、冷漠』,到『思考、接纳』,再到『支持、崇尚』的转变,而在恢复科举制以后,以朱子学爲代表的理学成爲官方学说。与此同时,以赵复、姚枢、许衡、刘因、北山学派以及新安学派的朱子学者,对元代的朱子学传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民族矛盾、社会秩序较爲严重的元代,朱子学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政治统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这也爲朱子学成爲明清两代的官方学说与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方面防止儒者以古非今,一方面又深知儒学有辅于治道,尊孔读经、制礼作乐、宣扬仁义。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颁布的《科举成式》规定,『《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子传义』。明永乐年间,朝廷又命胡广等以程朱等宋儒传注爲主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使之成爲开科取士的标准。由此可见,《四书》及朱子学相关学说与典籍的权威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襄助朱元璋成就帝业或开国后受其重用的儒士,多以朱子学爲宗。如朱升、汪克宽,出于新安理学之门;宋濂、王袆、胡翰、苏伯衡、许元、吴沉、章溢等与金华朱学又有很深的渊源,而金华之学出于朱熹弟子黄干,其后学『纯然得朱子之学髓,而柳道传、吴道传以逮戴叔能、宋潜溪一辈,又得朱子之文澜』(宋元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王袆亦说『朱氏之道至金氏、许氏而益尊用,使百年以来学者有所宗向』(《王忠文公集·拟元儒林传》)。随着官学化的不断深入,朱子学也逐渐渗透于士大夫官僚、民间知识分子、普通社会民衆等各个阶层,从而对明代社会産生了深远影响。如罗伦、蔡清皆尊奉朱子学,身爲朝廷官员,爲官清正、淡泊名利,不仅精习理学,更是着力于讲学和民间教化。蔡清的学生陈琛、易时中、王宣、林同、蔡烈、李墀、张元玺、赵録等皆卓有成就。在理论方面,明初也先后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朱子学者,如方孝儒、曹端、 薛瑄、 吴与弼、 胡居仁等,他们虽然以程朱爲宗,但也有所发展。曹端修正了朱熹『太极不自会动静』观点,认爲理与气的关系犹如活人乘马,理也是具有能动性的。薛瑄则对『理在气先』提出了质疑,强调『四方上下,往来古今、实理实气,无丝毫之空隙,无一息之间断』(明儒学案·河东学案)。吴与弼开『崇仁之学』,注重涵养,强调『主静』。胡居仁爲吴与弼弟子,主张『理乃气之理,气乃理之气,二之则不是』(《居业録》)。陈献章虽与胡居仁同学于吴与弼,早年也尊崇朱学,但后来主张以『求之吾心』『静坐然后见心之体』。自此,学者的重心逐渐由『理气论』转向了气论、心性论以及工夫论,进一步推进了元代以来的朱陆合流,爲心学的出现以及中后期朱子学的『气学』转向的前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